“听民意解民忧”第十一季启动 “一把手”接听后马上现场调研

514日,由北京市各区“一把手”接听市民来电的“听民意 解民忧”活动今年迎来第十一季。今年的活动围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将接诉即办工作作为践行新时代群众路线的有效路径,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本季活动的主题为“倾听百姓心声,解决急难愁盼”。活动在5月中旬至9月中旬开展,持续推进重点、难点民生事项解决。

本季活动启动当天,东城区委书记孙新军带队走进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现场值守12345市民热线,接听来电。“您好,我是东城区委书记孙新军,欢迎您的来电,请问您有什么问题反映?”市民热线话务大厅内,孙新军戴着耳机,耐心倾听居民诉求。体育馆路街道市民步女士来电反映,其所居住的葱店二巷属于老旧平房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较少,希望增加充电桩的数量和密度。“您反映的问题我们都了解了,我们会尽快核实情况、妥善解决问题。感谢您的信任!”孙新军一边说一边在电话记录单上仔细记录下相关内容。

树木遮挡阳光、租房合同纠纷、道路路面破损……从上午9点半至10点半,一个小时的时间内,东城区领导及各部门、街道负责人共接听市民来电41件。其中,对于10件咨询类事件,相关负责人当场给予了回复。

下午2时许,在接听完市民来电后,东城区相关部门及负责人便分赴各个点位,就市民反映的问题进行现场走访。葱店二巷位于体育馆路街道的一片密集平房区的中部,胡同最窄处仅有1米宽,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是周边居民外出时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步女士告诉记者,葱店二巷内共有两座简易楼以及多个平房院,虽然巷子内设有4组总计12个柜门的充电柜,但在高峰时段还是会出现充电设施紧张的情况。“充电柜使用时是锁着的,只有等车主取出电瓶后我们才能继续使用,所以在晚上充电高峰大家等着充电的情况时有发生。要是能有充电桩,别人充满后我们无需等待能拔掉插销接着充就好了。”

施工人员正在拆除闲置煤棚。

据了解,葱店二巷及周边区域的52户居民共有32辆电动自行车。因胡同内空间有限,周边区域的充电设施也以充电柜为主。能否为步女士寻得一块区域安装充电桩,如果周边空间不足以安装充电桩又该如何增设充电柜便成为了体育馆路街道工作人员商讨的重点。

施工人员正在安装充电桩。

经过实地走访,工作人员在两座简易楼间找到了两个煤改电后便闲置下来的煤棚,如今这些煤棚里堆放着旧门板、沙发垫等杂物上面落满了灰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沟通,煤棚的使用者同意腾空杂物拆除闲置煤棚并在该处增建充电桩。当天下午施工人员就开始进场对煤棚内的无用杂物进行清除并着手进行拆除。与此同时,充电桩运营公司的工作人员也来到了现场对线路走向及场地平整度进行勘察。根据前期估算,煤棚拆除后可在该片区域新增8个充电桩,与现有充电柜配合使用能够满足周边居民晚高峰时段的充电需求。

截至5月16日,葱店二巷内的充电桩已安装完成,周边居民在充电时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陈圣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