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达成了重要共识;即将发布【联合声明】,超出市场预期!
事件:新华社报道,5月10日至11日,中美双方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经贸高层会谈。会谈氛围是坦诚的、深入的、具有建设性的,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达成了重要共识。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就各自关切的经贸问题开展进一步的磋商。中美双方将尽快敲定有关的细节,并且将于5月12日发布会谈达成的联合声明。
何立峰副总理称中国准备好与美国【弥合分歧、加强合作、“做大蛋糕”】。美国方面表示“这是非常富有建设性的两天”、“我们能够如此迅速地达成协议,这反映出分歧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点评:
1、中美发布联合声明,这在外交上是一个很正面且很强的信号。此前,市场预期普遍为会有新闻发布,但是不会有联合声明,市场上也存在不少“谈崩”的悲观预期。鉴于有联合声明(在外交中属于级别较高文件)再加上双方的积极表态,我们认为结果是【大超预期】的。
2、这个结果表明美国在关税方面一定已对我方做出了初步让步。本质上,这次是一个准备谈判的谈判。我们判断框架性的贸易协议有望在年内谈成,细节性的完整版协议仍将是“持久战”。
3、我们的预判是美国对中国征收的税率预计将降至50-60%区间之下。前几天,特朗普表示“对中国征收80%的关税似乎是正确的,取决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鉴于这次谈判的成功,税率一定会降至低于80%;加上50-60%为实际禁运的分界线,我们预计可能也会低于这个水平。
具体预测:1)以芬太尼为借口的20%的加征税率可能被取消;2)10%的基准关税加征不可避免,这由美英协议可看出;3)对等关税里高于10%基准的部分预计将大幅下降;4)针对产品层面的惩罚性关税,以及232调查结果,将构成后续的重要变量。
今年11月在韩国举办的APEC会议,中美领导人的见面将促进贸易协议的达成。若在此之前,中美最高领导人能见面,将构成更大的利好。
4、谈判超预期的本质原因在于特朗普团队日益加剧的超大压力。
1)美国的策略是【尽快打尽快谈尽快签】,越往后拖对美国越不利。明年2月特朗普要发表一周年的国情咨文,明年11月是中期选举的投票日,需要有“政绩”。因此,特朗普希望在今年7月前(豁免到期前)部分达成与18个主要贸易伙伴的框架性贸易协议,在年底前达成全部框架协议。另外,美国消费品的库存周期带来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即将冲击商品价格。
2)中国的策略是“对等反制、积极谈判”,边打边谈,以打促谈。我们打得越好,谈得就会越好,比如印巴冲突一定起到了正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