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社科院拉美所副所长岳云霞:卢拉此次访华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化中拉合作创造关键契机

2025年05月13日01:32:09 国际 1173

“巴西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也是首个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拉美国家。近年来,中巴关系始终不断提升,为推动全球南方国家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5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岳云霞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说道。

据中国外交部消息,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卢拉于5月10日至14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对此,岳云霞表示,此次访问不仅将推动中巴双边关系发展,也为深化中拉合作创造了关键契机。“当前,中拉合作正处于关键推进阶段。巴西作为拉共体的重要成员,其领导人此时访华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巴西将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和联合国气候大会(COP30),成为全球尤其是全球南方的关注焦点。岳云霞表示,卢拉此次访华将是中巴作为全球南方主要国家加强沟通、增进共识的良好时机。

专访社科院拉美所副所长岳云霞:卢拉此次访华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化中拉合作创造关键契机 - 天天要闻

岳云霞。资料图

中巴关系不断深化,两国合作超越双边范畴

《21世纪》: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卢拉将于5月10日至14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怎么看此次访问的时机?此行将有哪些看点?

岳云霞:卢拉此次访华的主要目的是出席中国—拉共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并对华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问不仅将推动中巴双边关系发展,也为深化中拉合作创造了关键契机。

当前,中拉合作正处于关键推进阶段。巴西作为拉共体的重要成员,其领导人此时访华具有重要意义。历届中国—拉共体论坛均有拉美国家元首出席,始终受到中拉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卢拉总统出席此次论坛,体现了持续推动中拉合作的积极意愿,也表明论坛在中巴双方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巴西今年将承办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和联合国气候大会,成为全球尤其是全球南方的关注焦点。此次访华,也是全球南方国家加强沟通、增进共识的良好时机。

《21世纪》:去年,在中巴建交50周年之际,两国关系被提升为“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你对此如何解读?加强对巴关系,对中国来说有怎样的重要性?

岳云霞:去年,中巴关系被提升为“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再一次彰显了两国关系的前瞻性和引领性。实际上,巴西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也是首个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拉美国家。近年来,中巴关系始终不断提升,为推动全球南方国家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一新的定位体现了中巴关系的双重特性:一方面,两国将继续深化双边合作。在高度政治互信的基础上,双方在传统经贸领域持续合作,并拓展至社会、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如航空航天、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双方开展了面向科技未来的广泛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另一方面,中巴关系已经超越双边范畴,在多边层面也有突出的意义。

中巴同为全球南方的重要国家,两国的合作不仅着眼于双边关系,更致力于在全球层面发挥积极作用,共同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可持续的国际秩序。双方在多边机制中密切协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发展。

外部挑战或成中巴扩大经贸合作的新机遇

《21世纪》:尽管远隔重洋,但两国贸易关系却一直稳定发展,中国已经连续10多年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这背后的主要推动因素是什么?

岳云霞:近年来,中巴合作持续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果。巴西已成为中国在拉美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和最重要的投资市场之一。这一合作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几个关键因素:第一,双方经济结构具有高度互补性,市场需求推动合作不断深化。第二,在元首外交的引领下,中巴建立了高度的政治互信,为经贸关系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第三,双方在多个领域建立了稳定的合作机制。例如,去年,双方签署了数十项合作协议,机制保障不断强化。

在当前全球格局变化的背景下,中巴合作面临更多发展空间。一方面,面对某些国家推行的出口限制贸易壁垒,中巴两国都面临实际困难,这促使双方积极寻求替代市场,拓展新的合作机会。另一方面,双方也在努力构建更稳定、安全和有韧性的供应链和产业链。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两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也为投资合作开辟了新的领域。随着产业合作的深入,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纳入合作议程,进一步带动了金融领域的协同发展。

可以说,在当前外部压力加大的形势下,中巴经贸合作不仅具备内在发展动力,也因外部挑战而形成了新的驱动力。这对双方而言,或许是一个扩大经贸合作的重要机遇。

《21世纪》:中国也一直是巴西主要外资来源国之一。中国企业在巴西投资呈现出哪些新的趋势?

岳云霞:近年来,中国对巴西的投资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尽管个别年份存在波动,中国对巴西的投资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投资存量稳步增长,反映出中巴经贸关系的持续深化。其次,中国在巴西的投资与双方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一方面,中国资本寻求海外稳定、可持续的收益与市场;另一方面,巴西提出“再工业化”目标,欢迎制造业与高技术产业的投资。因此,中国对巴西的制造业、科技及信息通信技术服务领域的投入明显增加,体现出对全球产业流动趋势的响应。再次,中国企业在巴西的本土化水平不断提升,在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更好地满足了巴西本地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使投资项目整体推进较为顺利。

展望未来,中巴之间在投资上的供需契合仍然存在,为投资扩展提供了内在动力。从供应链角度看,巴西已成为中国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尤其在中巴贸易中间产品方面的比重不断上升,其地位预计将持续提升,变得愈发关键。

《21世纪》:去年,中巴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巴西发展战略对接合作规划。这为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展开合作开辟了怎样的空间?

岳云霞:去年,在中巴两国元首的见证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巴西的国家发展战略实现了深度对接,标志着巴西正式成为“一带一路”全球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拉美地区具有关键意义。这一对接对中巴合作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战略对接进一步增强了两国之间的政治互信,为双边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这一合作框架为中巴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五通”领域——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金砖合作对于推动国际秩序变革有重要意义

《21世纪》:中巴同为金砖国家成员。在全球经贸格局发生剧烈变动之际,怎么看金砖国家可以发挥的作用?在美元信用危机之下,怎么看金砖国家推动更多本币使用的前景?

岳云霞:作为“全球南方”最具代表性的新兴组织,金砖国家在推动国际秩序变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巴在金砖机制下的合作是双方重要的合作内容之一。通过金砖国家共同发声,有助于提升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金砖机制自成立以来,十多年来在参与全球治理中作用日益突出,对于维护全球南方利益、推动更加公正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美元信用危机背景下,金砖国家开展了多项合作尝试。尽管部分机制尚未全面落地,但在全球金融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这些方向性的探索对于未来建立更加稳定、可预见的货币与金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提升金砖国家在全球经济与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保障自身正当利益。

《21世纪》:当地时间4月28日至29日,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据外交部消息,在2025年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巴西的推动下,外长们在主席声明中重申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平等,更具代表性的国际和多边体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致力于推进全球治理改革。中方一直主张在国际金融架构改革的讨论中放大全球南方声音。在你看来,这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岳云霞:巴西在全球治理改革中的发声,与其去年担任G20轮值主席国期间的主张是一脉相承的。作为主席国,巴西在里约G20峰会上提出的三大主张之一就是全球治理机构的改革,这体现了其一贯支持国际秩序改革的立场。

这一主张与中方立场具有高度一致性。中方长期倡导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主张扩大全球南方国家的声音和影响力。双方共同强调,为全球南方国家创造一个可持续、透明、可预见的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霸凌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推动全球治理改革,对于切实维护全球南方国家利益,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中巴绿色发展合作有巨大空间

《21世纪》:在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受到全球关注的背景下,巴西将主办2025年COP30大会。你如何看待中巴在可持续发展、绿色转型和生态治理方面的合作前景?

岳云霞:在绿色转型和清洁能源方面,中巴两国都做出了碳中和的承诺,并积极履行大国责任。从全球治理层面看,双方在推动绿色发展、打造可持续发展空间方面有高度一致的立场,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诉求也有共同关注。双方主张,在推进绿色转型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利益,保障其公平发展的权利。

从多边到双边层面,中巴在绿色转型领域的合作空间非常广阔。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电动车的最大销售和出口国,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中国在推动绿色转型的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相对低成本的可行路径。因此,从合作角度来看,中国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

从巴西的角度来看,卢拉政府将绿色转型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不仅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也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福祉。巴西对绿色转型有明确诉求,同时也致力于推进工业化。这使得中巴双方在绿色发展领域具备较强的互补性:中国具备相关技术和产品的供给能力,巴西则有实际发展需求,二者供需匹配。此外,中巴在绿色发展中的合作基础是平等的。中国在多个绿色技术领域具有先发优势,而巴西在生物燃料等技术方面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双方可在技术交流、优势互补、成本控制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合作空间非常广阔。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俄土外长通话讨论俄乌谈判问题 - 天天要闻

俄土外长通话讨论俄乌谈判问题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资料图)当地时间12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西方国家要实现俄罗斯与乌克兰间为期30天的停火,目的是使乌方获得喘息之机,以恢复军事潜力并继续对抗俄罗斯。此外,俄罗斯外交部12日发布公告称,俄外长拉夫罗夫当天同土耳其外长费丹通电话,双方讨论了与俄总统普京倡议于5月15日...
古特雷斯欢迎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积极成果 - 天天要闻

古特雷斯欢迎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积极成果

当地时间5月12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在回答央视记者提问时表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欢迎中美双方在日内瓦的会谈成果。△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资料图)迪雅里克表示,联合国欢迎中美两国在瑞士举行的关于贸易的直接对话,这对世界经济来
欧洲多国发表联合声明 支持乌克兰30天停火呼吁 - 天天要闻

欧洲多国发表联合声明 支持乌克兰30天停火呼吁

当地时间12日,据英国政府消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西班牙等国外交部长和欧盟高级代表在伦敦进行会晤,就乌克兰问题和加强区域防务合作进行会谈。 会后,与会国发布联合声明称,“与会各国将与乌克兰一道,呼吁立即、全面、无条件地停火30天,为关于公正、全面和持久和平的谈判创造空间。”(总台记者 杨兢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