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凌晨2点时分,中国外长王毅乘坐的专机抵达北京,结束了为期3天的美国之行。挥戈注意到,美方不仅高规格地接待了王毅,而且处处体现着谦逊与礼貌,一改往日的霸道嚣张。就拿26日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第一次会谈来说,面对媒体的采访,布林肯的开场白非常简短,就是欢迎王毅的到访,并没有按照惯例,阐述美方的主张与看法,然后就把剩余的时间全部交给了王毅。
在王毅讲话的过程中,布林肯双手交叉在身前,专心地听讲,频频点头回应,最后以“我非常同意王毅外长的发言”这种方式,结束了首场记者会。在挥戈看来,美方现在有求于中国,最为现实的就是11月15日举行的旧金山APEC峰会。有消息说,美国无意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那么中国领导人是否参会,就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旧金山APEC峰会是否成功的重大标志。
在王毅访美期间,美方不仅再次表达了希望中国领导人出席APEC峰会的愿望,还单独委托王毅带回一份请柬,希望中美两国元首能够举行一次正式会晤。当王毅与布林肯结束第一轮会晤,双方一致同意为中美元首的旧金山会晤共同努力时,美方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为了展现诚意,当地时间10月27日,美国总统拜登提前一天在白宫会见了王毅。拜登强调,美方乐见中国成功,两国需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竞争不是两国关系的全面,双方应负责任地管控竞争。
以王毅出访为契机,中美双方互相给足了面子,至少为中美关系带来3点变化。一是中美关系出现了“解冻转暖”的迹象。今年2月的“气球风波”,让中美关系受到严重冲击。此后,包括国务卿、财政部长、商务部长在内的多位政府内阁高官陆续访问中国,国会议员代表团、加利福利亚州的州长也加入了访华的队伍。政府高官、议员代表、地方一把手都在努力,此次王毅的出访,也算是对美方的一次积极回应。
二是中美交流开始恢复。经过双方的努力,中美经济工作小组、金融工作小组首次会议已经结束,美国国防部代表应邀出席了北京香山论坛,外交磋商即将启动。美方宣布,增加中美往来航班的数量,中方撤销了一名美国议员在香港无牌持枪的起诉,这都是双方相互给台阶的具体体现。
三是双方同意为促成中美领导人会晤共同努力。王毅强调,通向旧金山的道路并不是一马平川,双方需要抓紧时间,切实“重返巴厘岛”,排除干扰、增进共识,才能为元首会晤的达成创造积极因素。
对比过往的霸道嚣张,现在美国态度出现了反转的迹象,这显然有点出人意料。考虑到两国关系的复杂性,在挥戈看来,这不过是美方被逼到墙角、迫不得已的一种表现。未来到底如何,让我们继续听其言,观其行。
环顾全球局势,东欧、中东、东亚三个方向,现在的美国顶多能摆平一个。一个乌克兰已经掏空了美欧的军火库,现在又多了一个以色列,唯一的结果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东亚地区的任何变数,很可能成为压垮美国的最后一根稻草。对此,拜登政府不得不对中美关系有所调整。
有国外军事学者认为,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跟乌克兰千差万别,美国在此选择跟中国对峙,绝对是一个战略错误,因为中国消耗的成本远低于对方。一旦美国自乱阵脚,中国就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实现国家的最终统一。挥戈祝愿这一天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