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对赖清德冠以极高称谓,国民党高层秒懂,台专家:赖清德完了

2025年05月25日02:52:04 国际 1715

大陆对赖清德冠以极高称谓,国民党高层秒懂,台专家:赖清德完了 - 天天要闻

近日,大陆对赖清德冠以极高称谓,瞬间引发岛内政坛震动。国民党高层对此反应迅速,显然已洞悉其中深意。

与此同时,台湾专家直言,赖清德的政治前途或已陷入绝境。

这场微妙的称谓变动,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不为人知的政治暗流?

大陆对赖清德冠以极高称谓,国民党高层秒懂,台专家:赖清德完了 - 天天要闻

民意逆转与政治孤立

赖清德就职满一年的民调数据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机。

TVBS民调显示其不满意度高达55%,满意度仅32%,而《联合报》的民调同样显示不满意度为53%,满意度为37%。

这一数据创下了1996年以来台湾地区历任领导人施政一年时不满意度最高的纪录,标志着民进党传统"四成基本盘"的松动。

赖清德原本依靠的医师背景和南部根基,在面对台海紧张局势时显得力不从心。

成大医院的从医经历和哈佛公共卫生硕士学位,曾为他积累了专业声誉。

大陆对赖清德冠以极高称谓,国民党高层秒懂,台专家:赖清德完了 - 天天要闻

如今民调下滑反映出台湾民众对其执政能力的深度质疑,特别是在处理两岸关系和经济发展方面的表现。

对于赖清德未来的施政表现,有信心比例降至38%低点,而没有信心比例增加至57%高点,首度超过五成。

这种信任危机的根源在于其执政策略的偏颇和对民意的误判。

台湾社会正在经历一种政治疲劳,民众对于意识形态操作和政治对抗感到厌倦。

大陆对赖清德冠以极高称谓,国民党高层秒懂,台专家:赖清德完了 - 天天要闻

对抗政策的多重后果

2025年3月13日,赖清德总统公开指称"中国是台湾的境外敌对势力",认为中国正在渗透台湾,挑拨台湾社会内部的安定。

这一表态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后果。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表示:赖清德此举展现的"台独"立场之顽固、挑衅对抗之猖狂,再度证明其人是不折不扣的"两岸和平破坏者""台海危机制造者"。

大陆方面的反制措施迅速跟进。

大陆对赖清德冠以极高称谓,国民党高层秒懂,台专家:赖清德完了 - 天天要闻

2025年4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再次开展大规模联合演训,组织舰机多向抵近台岛,重点演练海空战备警巡、夺取综合制权、对海对陆打击、要域要道封控等科目。

这种军事压力的常态化,使得台海局势持续紧张。

赖清德推出的"17项策略"进一步加剧了两岸关系的恶化。

这些政策措施涵盖了教育、文化、军事等多个领域,试图在各个层面与大陆"脱钩"。

大陆对赖清德冠以极高称谓,国民党高层秒懂,台专家:赖清德完了 - 天天要闻

在教育领域,相关政策对军校课程进行调整,削减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文化层面的"去中国化"举措更是引发了社会争议。

这些政策不仅没有提升台湾的安全感,反而加深了内部分歧。

在军事采购方面,赖清德当局正考虑向美国提出大规模军购案

台湾可能要求采购多达60架F-35战机、4架E-2D"鹰眼"预警机、10架退役军舰及400枚"爱国者"导弹预估总价值可能超过150亿美元。

这种巨额军购计划引发了台湾民众对财政负担的担忧。

大陆对赖清德冠以极高称谓,国民党高层秒懂,台专家:赖清德完了 - 天天要闻

内政困局与社会分化

台湾内部的政治生态在赖清德执政期间变得更加复杂。

国民党等在野力量加强了对其政策的监督和批评,形成了明显的政治对立。

马英九等前政要的表态,以及朱立伦为首的国民党新领导层的政策主张,都与赖清德的路线形成鲜明对比。

经济层面的挑战同样严峻。台湾的半导体产业虽然仍保持领先地位,但在全球供应链重组的背景下面临新的竞争压力。

新台币汇率的波动,以及与美国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都对台湾经济造成了冲击。

大陆对赖清德冠以极高称谓,国民党高层秒懂,台专家:赖清德完了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对台湾的安全承诺问题仍然拒绝明确表态,对台湾的防卫支出仍然不满意,仍在继续施压台湾将防卫预算提升到5%甚至10%。

社会层面的分化也在加剧。不同政治立场的民众在两岸政策、经济发展路径等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民调数据显示,相当比例的民众认为台湾社会变得更加分裂,这种社会撕裂对台湾的长远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赖清德政府在处理内政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司法改革进展缓慢,民众对司法公正的信任进一步下降。

大陆对赖清德冠以极高称谓,国民党高层秒懂,台专家:赖清德完了 - 天天要闻


信息来源:

· 中新网报道 (2025年5月20日)

· TVBS民调数据 (2025年5月)

· 《联合报》民调结果 (2025年5月)

· 国务院台办新闻发布会记录 (2024年10月16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声明 (2024年1月15日、2024年12月1日)

· 证券之星财经频道分析 (2025年5月19日)

· 中国台湾网评论文章 (2025年5月19日)

· 光明网时评文章 (2025年4月1日)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3万余株野生兰草有了新“家” - 天天要闻

3万余株野生兰草有了新“家”

运用短视频平台直播采挖场景,售卖时使用暗语,采挖、加工、直播、发货由专人负责,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2024年4月,湖北省随州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侦破15件非法销售野生兰草系列案。经查,2022年以来,该系列案犯罪嫌疑人非法销售野生兰草1万余单,涉案兰草数量达
特朗普称普京“在玩火”,克宫回应:俄罗斯不会牺牲自己的国家利益 - 天天要闻

特朗普称普京“在玩火”,克宫回应:俄罗斯不会牺牲自己的国家利益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当地时间5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再次发文批评俄罗斯总统普京,他宣称:“普京没有意识到的是,要不是因为我,俄罗斯早就发生很多非常糟糕的事情,我的意思是非常糟糕……他正在玩火!”他没有说明“糟糕的事情”是什么,也没有提出任何具体威胁。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对于特朗普的言论...
日本网民热议:外国人上了中国的厕所,受到了“文化冲击” - 天天要闻

日本网民热议:外国人上了中国的厕所,受到了“文化冲击”

最近,日本一网民发帖吐槽了“中国厕所”。该网民晒出了某外国网民发布在视频平台上的短视频,视频中,博主称在中国受到了“文化震撼”(Culture shock,文化冲突,文化冲击)。他看到公共厕所里所有的单间竟然都是没有门的,大便的时候完全可以
日本学历贬值30年:博士批量失业、大学生无奈啃老 - 天天要闻

日本学历贬值30年:博士批量失业、大学生无奈啃老

十年苦读付流水,一代人的血与泪。作 者丨大南华商韬略出品丨ID:hstl88881222万——这一创纪录的数字,是今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数量。正在奔赴职场的他们组成了“史上最大应届生求职潮”。与这一庞大求职群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4届硕士及博士毕业生offer获取率为44.4%,不仅同比下降12.3%,更是低于本...
英国利物浦汽车冲撞人群事件致65人伤,事发细节公布 - 天天要闻

英国利物浦汽车冲撞人群事件致65人伤,事发细节公布

当地时间5月26日,英国利物浦市中心发生一起汽车冲撞人群事件。英国警方28日发布消息称,事件造成包括儿童在内的65人受伤,其中50多人在不同医院接受救治。警方在发布会上表示,事发时约有100万人聚集在利物浦街头,庆祝该市球队赢得英超联赛冠军。事发前一名救护人员正在对一位突发心脏病的患者进行急救,有关路障因此被临...
社会思想的混乱,是当前中国社会最显著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 天天要闻

社会思想的混乱,是当前中国社会最显著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国家反腐败的不断推进,一些政府官员、国有企业的高管纷纷落马。面对这种反腐高压态势社会上有一些人对这种现象竟不以为然,认为做官不搞点钱,谁去做官。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种思想混乱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正日益凸显,对社会的稳定、发展与进步造成了严
美国又出幺蛾子:停发国际学生签证!细品之下,背后有2个原因 - 天天要闻

美国又出幺蛾子:停发国际学生签证!细品之下,背后有2个原因

这两日,想要留学美国的留学生们,头有点大。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竟然通知各领事馆:停发任何学生签证。让人很不明白的是,美国依靠留学生,每年多收入几百亿美元。这么大一笔钱,说放弃就放弃吗?美国到底打的什么算盘,安的什么心?第一,特朗普政府认为,国
资讯很有聊|以色列总理声称 加沙没有人因饥饿而消瘦 - 天天要闻

资讯很有聊|以色列总理声称 加沙没有人因饥饿而消瘦

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因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和长时间封锁而陷入人道灾难。世界粮食计划署日前曾发布消息称,加沙地带有超过7万名儿童面临严重的营养不良。挑战世界的谎言:加沙没有人因饥饿而消瘦? 针对国际社会批评以色列政府将饥饿作为武器。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以总理内塔尼亚胡5月27日居然声称,以军在安全检查中拍摄的被拘...
韩国首尔市中心发生火灾,伤亡暂不明 - 天天要闻

韩国首尔市中心发生火灾,伤亡暂不明

央视新闻援引韩联社5月28日报道,韩国首尔市中心乙支路一带当天发生火灾,目前人员伤亡情况不明。来源:央视新闻编辑 杜海锋 审核 蒋波 谢珂编辑 杜海锋 审核 蒋波 谢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