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话音刚落,莫迪突然表态,不会善罢甘休,印度果然按捺不住了

2025年05月24日11:22:10 国际 100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莫迪站在讲台上,话还没说完,镜头已经扫到了他紧握话筒的手。话语刚出口,印度媒体便像打了鸡血一样开始狂欢:“我们不会让巴基斯坦继续享受我们的水!”

中方话音刚落,莫迪突然表态,不会善罢甘休,印度果然按捺不住了 - 天天要闻

这句话不只是一个外交信号,它是一次蓄谋已久的投石问路。就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刚发生大爆炸的第二天,莫迪选择了这个时间点公开发声,不是巧合,是算计

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莫迪政府每次在外交上碰壁、国内经济踩雷、社会矛盾爆发,就会把枪口抬向邻国。

这一次,爆炸发生在巴方境内,莫迪却像踩了尾巴一样跳得比谁都高。他不是要解决问题,而是要制造问题。印度国内通胀、失业、教派冲突,哪一样不比巴基斯坦更急?可他偏偏选了这个时机,拿水资源开刀。

中方话音刚落,莫迪突然表态,不会善罢甘休,印度果然按捺不住了 - 天天要闻

水,是印巴之间最敏感的神经。1960年签订的《印度河水协议》,本该是两国之间最坚实的底线。

六十多年过去了,这条底线被印度一次次试探、一次次逼近红线。从2016年乌里袭击事件之后的“断水威胁”,到如今的再度发声,莫迪的算盘从未变过——用水资源当作外交的扳手

这一次不同的是,不是巴基斯坦先动的手,是印度主动挑起的火。

俾路支的爆炸事件尚未查明真相,印度媒体却已经一口咬定是“恐怖主义”,而且不惜用最刺激的字眼,将矛头直指伊斯兰堡。

中方话音刚落,莫迪突然表态,不会善罢甘休,印度果然按捺不住了 - 天天要闻

莫迪的发言不是偶然,而是一次设计过的舆论引导。他知道国内需要一个外部替罪羊,而巴基斯坦永远是那个最方便的角色。

别忘了,就在莫迪发言前不到二十四小时,中国外交部刚刚对印巴局势表达了“高度关注”,呼吁保持克制。

中方话音未落,莫迪就立刻上台表态,这不仅仅是对巴基斯坦的挑衅,更是一种对中国立场的“对冲”

他在赌,中国不会因为一次表态就出手干预;他也在赌,巴基斯坦爆炸事件足够吸引眼球,可以掩盖他国内的焦头烂额。

中方话音刚落,莫迪突然表态,不会善罢甘休,印度果然按捺不住了 - 天天要闻

印度突然派出商业代表团访问台湾,签署了一纸毫无实际意义的“合作备忘录”

这不是经济动作,是政治动作。印度想通过台海议题刷存在感,顺便恶心一下北京。可全世界都看得出来,这种动作的实质意义几乎为零。台湾并不能给印度提供什么实质性资源或市场,反倒是印度的“友台表演”正在不断撕裂它与中国的边界温度。

这些动作连在一起看,就很清楚了:莫迪在打“一盘大棋”——不是对巴基斯坦一国,而是对整个南亚格局的重新布局

可惜的是,这盘棋看起来热闹,实则漏洞百出。一个国家如果连国内基本秩序都难以维持,还要靠外部冲突来维稳,那它的所谓“战略主动”,不过是墙上画饼。

中方话音刚落,莫迪突然表态,不会善罢甘休,印度果然按捺不住了 - 天天要闻

印度空军的尴尬战绩,更是这场表演的底色。最近一次印巴空中交火中,印度空军被传“0:6败北”,虽然这数据并无权威认证,但它在印度社交平台上却被广泛传播。

这类传闻之所以能广泛流传,恰恰因为它击中了印度民众内心的痛点——对军事实力虚张声势的失望。莫迪政府当然明白这一点,所以才必须靠“断水”这种看似强硬、实则廉价的手段来转移视线。

再看印度军方近期的动作,开始逐步淘汰西方武器系统,转向国产武器,例如“阿斯特拉”空对空导弹的部署,表面上是“自主国防”,实质上是“无可选择”。

西方对印度军购越来越谨慎,而国产军工又尚未成熟,印度军队此刻正处于一个“换装不如旧装”的尴尬阶段

中方话音刚落,莫迪突然表态,不会善罢甘休,印度果然按捺不住了 - 天天要闻

这时候挑起外部摩擦,是为了转移军方内部的不满,同时也是向选民证明“我们还在进步”。

最近印度媒体高频率提及所谓“朱砂行动”,虽然外界对这一军事或安全行动知之甚少,但能肯定的是,这是一次舆论塑形工程

印度政府在努力营造一种“主动出击、正义反击”的叙事,而不是被动应对。这种策略在2019年印巴冲突之后就开始尝试,如今被再次复刻。

而所有这些操作,最终都需要一个“敌人”来完成闭环。这个敌人过去是中国,有时候是穆斯林世界,现在则换成了巴基斯坦。

莫迪需要不断地制造“对抗”,来掩盖“无能”。他不能解决失业问题,就制造安全焦虑;他不能平衡财政赤字,就制造民族主义狂欢。

中方话音刚落,莫迪突然表态,不会善罢甘休,印度果然按捺不住了 - 天天要闻

但真正值得警惕的是:水资源问题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1960年的《印度河水协议》之所以能维持这么久,是因为它是区域稳定的“底线工程”。

一旦印度真的采取单方面行动切断水流,那不只是外交事故,那将是一次系统性崩盘。届时,国际仲裁、联合国介入,再到地区国家选边站队,南亚将再次被推向边缘。

对中国而言,这一切不能视而不见。

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战略伙伴,中巴经济走廊一旦牵涉到俾路支的安全不稳,那不仅是巴基斯坦的事,更是中国西部战略安全的事。而印度这种“多线出击”的姿态,注定是高风险的赌博。

中方话音刚落,莫迪突然表态,不会善罢甘休,印度果然按捺不住了 - 天天要闻

印度想在中巴之间玩“夹缝外交”,图的是短期话语优势。但现实不会惯着它。

中方不会在原则问题上让步,巴方也不可能对水资源让渡。印度真要动这一口水,就等于亲手撕掉了它与邻国之间最后的信任底线。

莫迪想赌,不妨让他赌。只是风一旦起,不是所有人都能骑在上面飞。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外媒:美国关税政策导致英国汽车产量降至194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 天天要闻

外媒:美国关税政策导致英国汽车产量降至194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6月27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受美国征收汽车关税影响,今年5月英国汽车产量降至1949 年以来最低水平(不包括 2020 年)。外媒称,在美国对汽车进口征收 25% 的关税后, 包括阿斯顿·马丁、莲花和捷豹路虎在内的多家汽车制造商暂停了对美国的发货。数据显示,与 2024 年同期相比,5月英国新车产量下降了...
美国汽车业集体发声:NHTSA监管滞后扼杀自动驾驶行业创新 - 天天要闻

美国汽车业集体发声:NHTSA监管滞后扼杀自动驾驶行业创新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6月27日消息,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负责发布汽车行业的召回和监管规定,但其正受到主要汽车制造商和其他安全测试机构的抨击。行业组织表示,NHTSA 的不作为正在扼杀自动驾驶行业创新,而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则表示,该机构“需要更强有力的领导力”。美国汽车创新联盟首...
山东2市发布最新人事任免 - 天天要闻

山东2市发布最新人事任免

威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3号)威海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根据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刘辉的提请,决定任命:梁琪琪为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审判员。免去:王继业、郎冰的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审判员职
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7月或有较强台风北上影响我国北方地区 - 天天要闻

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7月或有较强台风北上影响我国北方地区

6月27日,中国气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6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未来十天天气预报、7月气候趋势预测及气象灾害防范提示。拍摄:张奥光核心阅读6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回顾:今年6月(截至6月25日)我国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降水“东多西少”差距拉大;有两轮高温过程影响华北、西南地区;台风显著生成偏晚,登陆较早。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