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可考虑的重点新举措

2025年05月22日15:13:09 国际 1770

5月19日,《北京日报》第九版理论周刊发布文章《在“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将面临新的形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将发生一系列变化——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的根本遵循》,作者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二级研究员杨宜勇、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黄燕芬。


全文如下——


“十五五”规划可考虑的重点新举措 - 天天要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指出,“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对各方面的目标任务,要深入分析论证,确保科学精准、能够如期实现。”“十五五”规划作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以后历次全会的重要精神。这些精神为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科学研判“十五五”期间

世界经济的基本发展态势


展望“十五五”时期世界经济走势,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但新兴市场国家和部分发达经济体仍将保持较高增长。地缘政治紧张、贸易保护主义和技术竞争等因素将增加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数字化转型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各国将加快布局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各国将加大对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的投入。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对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福利体系带来挑战。人口迁移将继续影响部分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更加显著,各国将加大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国际社会将加强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推动全球绿色转型。


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


在“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将面临新的形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将发生一系列变化:一是高质量发展这个核心主题进一步升华。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实施,我国经济将逐步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在“十五五”期间,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更加明确的主题,这要求在经济增速合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


二是围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将被继续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


三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战略任务。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通过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面貌将为之一新。在“十五五”期间,国内大循环将更加畅通,国内市场将更加活跃,消费潜力将持续释放。同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止,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五是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深化各领域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六是民生福祉持续改善。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屋、养老等,将是“十五五”期间的重点工作。


七是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八是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实现发展目标的前提。需要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总之,“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需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十五五”规划可考虑的重点新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


根据我们的理解,可考虑以下几点:


准确把握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比例关系。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各地区之间相互依存关系量的对比。合理调整和优化这些比例关系,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完成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方向发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大对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二是需求结构调整。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外贸质量和效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强消费能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投资。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三是要素投入结构调整。优化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投入结构,提高要素使用效率。


四是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收入。完善税收制度,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优惠和支持。


五是城乡区域结构调整。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建设,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围绕2030年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目标,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一是推进科技和制度创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二是提升人力资本。完善教育和培训体系,提高劳动力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完善教育体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完善职业培训体系,提高劳动力素质。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三是优化资源配置。打破垄断,促进公平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强反垄断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鼓励民营企业进入更多领域。完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效率。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大力培育我国产业未来发展新赛道新优势。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我国产业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因势利导,提出培育新支柱产业、塑造竞争新优势的主攻方向、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建议。


一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技术不断突破,应用场景日益广泛,推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创新发展。


二是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清洁能源技术不断进步,储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减少碳排放,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三是生物技术。基因编辑、细胞治疗、合成生物学等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推动医药健康、现代农业、生物制造等领域的创新发展。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总之,新支柱产业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业链布局、强化市场应用、完善政策支持、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可以有效培育新支柱产业,塑造竞争新优势,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和举措得到有效落实。


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全面审视世界货币格局的历史演变及其未来趋势,结合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新特点,以及数字货币发展的新态势,综合分析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可能遇到的新机遇与风险挑战,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总体思路、时序目标及重点举措。


“十五五”期间,我们必须坚持稳慎推进原则,以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为基础,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短期目标是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中期目标是扩大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使用;长期目标是逐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为此,一要加强政策沟通,深化双边和多边货币金融合作;二要推动金融市场开放,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框架;三要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币跨境清算效率;四是推动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使用,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


构建国有和民营企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新格局。“十五五”期间,要推动形成国有和民营企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新格局的改革思路,一是在宏观上实现生态协同。围绕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着力打破市场准入壁垒,确保各类所有制企业在市场准入、融资、用地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优化政策支持体系,出台支持国有和民营企业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公平的政策支持环境。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


二是在中观上实现产业链互补。着力提升民营企业在产业链上的配套能力,鼓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合作,形成互补效应。支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共同参与产业链的现代化改造,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支持国有和民营企业共同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市场份额。


三是在微观上实现要素平等使用。确保各类所有制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使用上享有平等权利。支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共同参与技术创新,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国有和民营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体系。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关键。未来五年,我们要不断优化社会治理机制、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基层社会治理。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升治理效能。


二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三是坚持依法治理。完善社会治理领域的法律法规,为社会治理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有效性。针对社会治理的新要求,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填补法律空白。


四是坚持科技支撑。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加强数据共享和交换,提升社会治理的协同性和整体性。推进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建设,提升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


另外,“十五五”期间,我们还应明确优化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比如,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促进人口与劳动力流动等。

来源:“长安街知事”

编辑:胡雅诗(见习)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印度刚要“强硬”,就挨了特朗普一棍 - 天天要闻

印度刚要“强硬”,就挨了特朗普一棍

作者 | 荣智慧编辑 | 向现唯物的中国芯片产业深度观察印度突然对美强硬,这是过去几天颇具戏剧性的新闻。据印度《经济时报》13日报道,印度政府12日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议,拟对部分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以此回应美国以“保障措施”为由对印度钢铝产品征收的25%关税。全世界都有点懵,许多观察者认为这是看到中国决...
日美第三轮关税谈判在即,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放话:我们不会进行单方面让步 - 天天要闻

日美第三轮关税谈判在即,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放话:我们不会进行单方面让步

【环球网报道】据日本广播协会(NHK)22日报道,针对即将举行的日美第三轮关税谈判,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当天表示,日本不会进行单方面让步的谈判。据报道,赤泽亮正计划于23日前往美国华盛顿,出席新一轮的日美关税磋商。赤泽亮正表示,与美国发展经济关系对双方都有益,但同时也表态称,“我...
南非总统的“破冰之旅”为何成“伏击现场”? - 天天要闻

南非总统的“破冰之旅”为何成“伏击现场”?

当地时间5月21日,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踏入白宫,本欲为近期因政治分歧陷入低谷的南美关系“破冰”,却未料遭到一场突如其来的“伏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会谈中突然播放视频,指控南非存在“针对白人的种族屠杀”,随即引发双方激烈交锋,使得本就跌至冰点的美南关系再添新伤。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左)在美国白宫与美国总统特...
深度 | 特朗普上演“白宫伏击2.0”,这次的对象是南非总统拉马福萨 - 天天要闻

深度 | 特朗普上演“白宫伏击2.0”,这次的对象是南非总统拉马福萨

争吵、关灯、放视频……当地时间5月21日,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到访白宫,在椭圆形办公室遭遇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外交伏击”。特朗普当着两国高官和媒体记者的面,指责南非发生“对白人的种族屠杀”。现场气氛骤然紧张,拉马福萨表情略显尴尬。分析人士认为,这场白宫闹剧是特朗普政府蓄意抹黑、打压南非的有计划行动。在“...
王毅:中荷两国合作长期走在中欧合作前列 - 天天要闻

王毅:中荷两国合作长期走在中欧合作前列

王毅同荷兰外交大臣费尔德坎普会谈2025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京同来华访问的荷兰外交大臣费尔德坎普举行会谈。王毅表示,荷兰向来是自由贸易的支持者,始终在国际舞台上坚守多边主义理念。
国际观察丨美伊谈判卡在哪里 - 天天要闻

国际观察丨美伊谈判卡在哪里

新华社德黑兰5月22日电 题:美伊谈判卡在哪里新华社记者陈霄 马晓成 沙达提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21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伊朗与美国之间的第五轮会谈将于23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自4月12日谈判启动以来,美伊已进行四轮间接会谈,未取得实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