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特朗普出台的“对等关税政策”遭到了中方严厉的回击,34%的关税被原封不动回应给美国,且中方还附加了出口金属管制和对美国企业的管制。此举也造成美国国内舆论哗然,当前美方对华依赖虽然比之前已经减少,但在很多“关键领域”还是非常大。美国媒体形容,对中国加的关税“绝大部分”要由美国自己花钱买单,除非他们能马上量产这些东西,或者寻找到新的卖家。而在关键金属等领域的投资,缺少中国更是不可能的。
特朗普在7日也改变了口风,不提对中国“进一步报复”,而是表示希望中方能补齐贸易逆差,这样中美才能谈判。这个节点上,美国开始关注起来印度这个合作伙伴。最新消息显示美方即将有新的动向,4月份美国即将派遣两名重磅官员即副总统万斯和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沃尔兹访问印度,目前还不知道具体行程。但带上了对中国非常不友善的沃尔兹,印度媒体瞬间就警惕了起来:特朗普这趟访问印度,似乎又是“有条件”拉拢印度政府对抗中国的,这件事不可不防。
因为在前段时间,印度做了一件令人迷惑的事情:面对美国的汽车关税敲诈,印度国内供应商却得到了一个不利的消息,莫迪政府计划降低电动汽车进口关税,新德里将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作为优先任务,未来还打算削减更多关税。在全球对抗美国关税的关键时期,莫迪此举无疑让很多人开始担忧:到底他们这么快就屈服美国,对美国大开门户的目的何在?据称印度国内还有不少企业劝莫迪不要如此做,否则他们会陷入绝境,但被莫迪全部无视了。
这趟美国访问印度,被认为是朝着“瓦解中印关系”的可能性而努力。媒体提及去年中印两国已经达成了很大程度的和解,莫迪明白中印双边贸易规模庞大,互补性强,中国在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优势与印度在服务业、信息技术领域的长处,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国际事务中,中印同为发展中国家,和平大于一切;但中国和印度和平,美国就失去了在印太地区制衡中国的最大一颗砝码;所以看到中印目前的现状,对于拜登政府而言,大概率是想打破局势的。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将手伸向印度,但莫迪“跟不跟”美方的策略还是两回事。印度消息人士也提及,两国的根本目的完全不一样。因为美国推行“印太战略”旨在巩固全球霸权,将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试图遏制中国的发展。而印度有着自身的大国抱负,希望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全球性大国。和菲律宾甘愿当美国的“牺牲品”不一样的事,印度追求的是自身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提升,不太可能为了美国粉身碎骨;上个月菲律宾拉拢印度加入对抗中国的组织,莫迪到现在都还没有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