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特朗普打完交道后,再次见到中国外长王毅的俄总统普京,表现得十分热情。
【王毅外长受到俄总统普京热情接待】
综合媒体相关报道来看,普京与王毅会面时有两个小细节尤为值得注意:其一,普京和王毅从刚见面到拍照,始终紧握双手,一直没松开。
其二,双方会谈现场的安排也很有意思。此前,普京在克宫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时,特意安排他们坐在一张长约六米的桌子对面,相关画面一度成为西方媒体的热门报道。
然而,在与王毅外长的会谈中,这张“六米长桌”并未出现。现场画面显示,普京神态轻松、笑意盈盈,与王毅面对面交谈,二人之间的距离不足两米。
普京对中方的热情态度,在特朗普对俄“变脸”的背景下值得细品。
近段时间以来,普京与特朗普联系密切,外界普遍认为美俄关系有所破冰。但不久之前,特朗普因为乌克兰一事对普京发出警告,公开称对普京质疑乌总统泽连斯基领导能力一事,他感到很生气和愤怒。此态度与前几天的殷勤夸赞截然相反。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对俄罗斯“翻脸”了。在其第一次担任总统期间,尽管嘴上对普京“你好我好”,但任内却实施了一系列对俄制裁,包括驱逐俄外交官、制裁俄寡头、限制俄高科技产业等。这次再度上演的“变脸大戏”,只是又一次让俄方见识到,美国尤其是特朗普政府的“不靠谱”。
相较之下,中国的外交政策始终保持高度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王毅外长在此次访俄时再次强调,中俄之间“永不为敌、平等相待、合作共赢、不结盟、不对抗”,并表示“中俄友好不是面向当下,而是着眼更长远的未来”。
【特朗普公开表示对普京“很愤怒”】
这番话实际上已经道破天机:在当前国际格局下,俄罗斯如果想要确保自身战略安全,最可靠的选择就是与中国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对普京而言,这一点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和科技封锁,而中国则一直坚持对俄经贸往来正常化,不仅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加强合作,还帮助俄罗斯稳住了国际市场的基本盘。这种务实而稳定的关系,正是普京所需要的。
有人可能会认为,普京的亲华态度只是暂时的,是因为目前俄罗斯在国际上陷入困境,所以才不得不拉近与中国的关系。但事实上,这种观点低估了俄中合作的深度和长期性。
首先,中俄之间有着广泛的经济互补性。俄罗斯是世界能源出口大国,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两国在能源合作上的紧密联系,使得彼此的经济联系难以割裂。此外,中俄在高端制造、科技合作、军工产业等领域的协同发展,也为双方提供了更多共同利益。
其次,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俄罗斯不可能单独对抗整个西方世界,而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盟友来维持全球影响力。
【中俄始终保持密切合作】
中国不仅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事务中拥有重要话语权。对俄罗斯而言,中国的支持不仅有助于缓解西方制裁带来的压力,也能在国际舞台上提供更多政治支撑。
最后,中俄合作不仅限于经济和政治层面,还涵盖安全和战略互信。近年来,两国军队举行了一系列联合军演,在军事合作上展现出高度默契。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这种战略互信无疑为俄中关系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从当前形势来看,中俄关系不会止步不前,而是会在未来几年内迈上新的台阶。
今年5月,中方将再次访问俄罗斯,预计双方将在经贸、能源、科技等多个领域签署一系列重要合作协议。而在国际事务上,中俄也将继续在联合国、上合等多边平台上加强协调,共同维护全球秩序的稳定。
普京已经看清,美国的外交政策缺乏长期可信度,尤其是特朗普这样的政客,随时会改变立场。而中国则始终奉行“伙伴关系而非对抗”的外交理念,愿意与俄罗斯展开长期合作。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普京已经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紧握中国的手,才是俄罗斯在全球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未来,中俄合作只会越来越紧密,而普京与特朗普的这一番博弈,正是让他彻底认清美国“靠不住”的最好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