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孟加拉国临时政府领导人尤努斯发声,印度东北部七邦遭孟加拉国环绕,缺乏出海口,孟加拉国可成为其出海关键节点,尤努斯还邀请中国参与该区域开发,借助中国力量将这里打造成经济前沿,辐射至印度洋。
这话一出,印度人心里就凉了半截,他们怀疑孟加拉国是不是在搞什么大动作,甚至可能想切断他们东北部的联系。
这种紧张可不是空穴来风,过去几年,孟加拉国和印度的关系已经跌到了谷底,之前哈西娜政府倒台,她跑到了印度避难,但孟加拉国新上台的势力,特别是孟加拉民族主义党(BNP),对印度可没什么好感。
他们一直想摆脱对印度的依赖,觉得印度既没能力带他们发展经济,还老是想当南亚的老大,这种情绪在尤努斯这次访华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他不仅欢迎中国投资,还希望中国帮他们管理蒂斯塔河,这条河可不是小事,它从喜马拉雅山流下来,穿过印度和孟加拉国,最后汇入布拉马普特拉河,是两国的水源命脉。
为什么孟加拉国会选择中国,而不是继续跟印度合作呢?说白了,还是经济账算不过来,印度这些年虽然经济有增长,但制造业发展不起来,周边国家跟着也吃不到什么甜头。
而中国不一样,过去几十年,中国靠着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带动了周边不少国家的发展,孟加拉国看中的就是这个,他们觉得跟中国合作,能学到真本事,比如怎么管理水资源、怎么发展经济。
尤努斯这次还跟中国签了雅鲁藏布江-亚穆纳河水文信息交换协议,这条河也涉及印度和孟加拉国,说明孟加拉国想在水资源问题上彻底摆脱对印度的依赖。
水资源在这片地区一直是个大问题,南亚国家之间为河水分配吵架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比如1996年,印度和孟加拉国曾经签过一个水资源共享协议,想解决蒂斯塔河的使用问题,但效果有限。
印度觉得自己是大哥,总想掌握主动权,但孟加拉国觉得这样不公平,资源被卡住,发展就受限。
现在孟加拉国转而找中国帮忙,背后其实是想让一个更强、更公平的伙伴进来平衡印度的影响力,中国在水资源管理上确实有经验,比如在国内搞了很多大工程,像南水北调,技术和管理都走在前头。
孟加拉国觉得,把蒂斯塔河交给中国管,至少不会像印度那样总拿资源当筹码。
印度这边当然坐不住,莫迪政府的经济顾问和国防专家都跳出来批评,觉得尤努斯这话简直是挑衅。
他们说,印度东北七邦的出海口问题很快就能靠卡拉丹河项目解决,根本不需要孟加拉国插手,但这话听起来多少有点底气不足,因为卡拉丹河项目拖了这么多年,进展一直不理想。
而孟加拉国的地理位置摆在那儿,印度东北七邦确实被它包围,少了孟加拉国的配合,出海口问题还真不好办,更有印度人担心,孟加拉国如果真跟中国绑在一起,说不定哪天会直接切断东北部的通道,那对印度来说可就是战略上的大麻烦。
这事儿的影响可不只是两国之间的小算盘,南亚地区本来就盘根错节,每个国家都在找机会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印度这些年一直推什么“大印度主义”,想在南亚当老大,但孟加拉国的举动显然让这个计划蒙上了阴影,如果其他国家也学孟加拉国,跑去跟中国合作,那印度在南亚的地位就更尴尬了。
比如巴基斯坦早就跟中国搞了中巴经济走廊,经济上靠得很近,现在孟加拉国又来这一出,印度觉得自己被挤到了角落。
更让人揪心的是,孟加拉国这次不仅在经济上靠拢中国,连战略布局上也开始调整,他们希望中国在印度洋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甚至愿意当中国的“桥头堡”。
印度洋对印度来说可是自家后院,他们一直想在这儿保持主导地位,但现在孟加拉国的态度让他们有点慌。
加上之前哈西娜政府倒台后,印度拒绝把她交出去,这让孟印关系雪上加霜。孟加拉国觉得,印度不讲理,他们只能另找靠山。
其实,印度也不是没机会挽回局面,但问题在于,他们得先解决自己的短板,经济发展不起来,制造业老是卡壳,周边国家自然不会买账。
而中国这边,“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让不少南亚国家尝到了甜头,比如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都从中受益,孟加拉国看中的不只是钱,还有中国那种务实合作的风格。
尤努斯这次访华还提到了,他们想学中国的经验,把这些经验用到自己国家的发展上,这背后是孟加拉国对未来的一个大赌注:他们觉得,跟中国合作,能让他们在南亚站稳脚跟,不再被印度牵着鼻子走。
当然,这一切都让印度感觉像是被人抢了地盘,他们的媒体和官员都在讨论,孟加拉国是不是在玩火,尤努斯这些话会不会让南亚局势更乱。
但从另一边看,孟加拉国的选择也挺正常,谁不想找个能帮自己发展的伙伴呢?印度如果真想稳住南亚的地位,恐怕得先把自己家里的经济和战略盘子理顺,而不是老想着靠霸主地位压人。
这整件事的走向,谁也说不准,但有一点很清楚,孟加拉国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他们不再把印度当唯一的选择,而是把赌注压在了中国身上。
未来南亚的格局,会不会因为这个决定而彻底改变?至少现在,印度人已经开始有点坐不住了,而孟加拉国和中国的合作,看起来才刚刚开了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