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2025年01月11日12:02:08 国际 1683

在非洲西海岸的加纳,挖到黄金比挖一口水井更容易。

拥有562公里的绵长海岸,用水问题却成为威胁到加纳生命安全的危机。

这里曾被殖民者誉为黄金海岸,源源不断地黄金通过大西洋运往欧美国家。

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 天天要闻

黄金带来的财富进入殖民者的口袋,给加纳人民留下的是困顿的生活。

矿石开采污染了地表水,气候变化让干净水成为紧俏的资源。

水资源短缺成为加纳的“致命杀手”,每天都有人因为水源安全问题患上疾病。

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 天天要闻

中国企业雪中送炭,援建1000口水井,彻底改变了加纳的用水问题。

干净的地下水成为加纳人的救命良药,解除了当地人的燃眉之急。

遍地是黄金的加纳,为何连水井都自己打不了?

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 天天要闻

每天要走1.5公里取水

现代家庭中每家每户都有自来水管,根本不需要考虑要去哪里找水的问题。

然而就在几年前,走好几公里去溪边找水,是加纳人每天都要考虑的事情。

生活在加纳北部的阿迪萨同时做裁缝和小商贩,还养育着5个孩子。

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 天天要闻

繁琐的工作结束后,阿迪萨就要步行到离家1.5公里的小溪里取水。

这条小溪早已浑浊不堪,混杂着沙石和泥土。

每到下雨天,小溪的水质情况会更加糟糕,雨水将两岸的生活垃圾和污水都冲进了河道。

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 天天要闻

尽管如此,这条小溪是附近居民唯一可以取水的地方。

肉眼看都觉得不卫生的溪水,是阿迪萨全家人一天的存水。

他们必须用这些水来解决饮用和生活的所有问题。

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 天天要闻

用水问题总是让阿迪萨很有压力,她每天都担忧自己的孩子会不小心感染上水里的细菌。

在加纳生活,没有感染过疟疾等传染病就像是中彩票。

污染的水源不仅是加纳人唯一能指望的生命源泉。

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 天天要闻

还是孕育各种病菌和传播病毒的蚊虫的生长天堂。

在这些疾病面前,儿童往往是最脆弱的,各种流行疾病让这些儿童身体瘦弱。

水资源短缺问题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安全、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

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 天天要闻

在加纳,饮水卫生安全问题成为致病的最大原因之一。

每天都有因为反复感染疾病而失去生命。

人们为了生存而被迫喝下加纳土地上不干净的水源,又因为这些污染水死亡。

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 天天要闻

加纳的缺水问题带来的危险成为一个无法打破的循环。

人们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找到干净的水源,但是他们却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水源用水问题还成为造成社会混乱的因素。

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 天天要闻

每天在取水的小溪或者水塘旁,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争吵。

人们以为争斗会都会使得他们能打到更优质的水,实际上这不过是心理安慰。

无论如何,加纳的水源安全问题,是笼罩在每一个生活在 这片土地上的人的阴影。

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 天天要闻

被誉为黄金海岸,却喝不上干净水

与水资源严重匮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加纳其实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

这是非洲西海岸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点亮光辉的是丰富黄金和金属矿产。

加纳被称为非洲的黄金海岸,几个世纪前欧美人将加纳的资源视若珍宝。

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 天天要闻

西方的船队不断驶入加纳的港口,带上满满的黄金和可可运送到全世界。

这里在当时就是掘金者的天堂,但是对被压迫的加纳人民来说却如同地狱。

加纳人祖辈生活的土地沦为欧美人赚钱的工具,加纳自己的生产发展却遭到破坏。

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 天天要闻

不甘被奴役的加纳奋起抵抗,夺回了对自己家园的控制权。

殖民者离开了,贫困却没有放过加纳人。

破坏殆尽的经济生产,还有落后技术水平,让加纳人无法走上正规。

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 天天要闻

加纳的黄金和钻石的产量在非洲位居前列,可可和木材出出口也是经济支柱。

然而却没有能力建设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设施,医疗服务也比较落后。

南邻大西洋,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加纳的自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

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 天天要闻

水资源在非洲大陆上属于比较丰富的那一档。

问题就在于加纳没有能力去挖掘深井,只能借助地表水来供给日常生活。

一个浅浅的大水塘就是几个村庄的水源,全靠雨季的积水过活。

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 天天要闻

每天打水的时候全家青壮年都上阵,每个人都顶着一个水盆。

就这样还需要至少来回三趟,才能打满够一家人一天的用量。

下雨意味着有水可喝,也意味着水塘会更污浊。

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 天天要闻

其实打回来的都是泥水,但是加纳人民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加纳的沃尔特水库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库,有效的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生活在距离水库较远地方的人们,用水问题依然是最大的困扰。

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 天天要闻

水资源缺乏与疾病

“池塘里的水喝起来是咸咸的”,这是加纳人对水源的普遍评价。

味道不正常的水,就是大范围疾病的安全隐患。

这些地表水大都没有经过处理,生活污水和日常用水混杂在一起。

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 天天要闻

闷热的环境加上肮脏的水源,加纳地区蚊虫泛滥。

这里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垃圾场,很多欧美市场废弃或消耗不了的垃圾 ,会被丢弃到加纳处理。

加纳并没有良好的垃圾处理设施和优秀的垃圾处理技术。

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 天天要闻

电子垃圾难以分解,就这么经年累月的污染土地和水源。

通过水循环进入到人们的生活用水中。

在卫生情况堪忧的情况下, 加纳人民轻则感染一些腹泻、疟疾的病菌。

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 天天要闻

严重甚至会患上艾滋病血液疾病,水源问题直接导致了很多人死亡。

加纳的医疗水平堪忧,城市还有勉强能应付急诊的医疗服务,农村要随时找到一位医生都困难。

免疫系统比较脆弱的儿童,因为污染的水源感染疾病的死亡率高居不下。

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 天天要闻

要想要彻底改善加纳人民的 生活状况,就必须找到干净的水源。

中国援建水井项目

中国和非洲人民的友谊由来已久, 在加纳生活在困苦中的时候,中国多次伸出援手帮助。

加纳将提高用水设施覆盖率作为头等大事,中国企业给加纳人民送来春风。

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 天天要闻

中国和加纳两国的地质专家就地下水资源进行考察探测。

详细规划了水井建造项目,2015年,中国企业帮助加纳建设用水设施。

在加纳的832个村庄找到多处优质的地下水,无偿建设了1000口水井。

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 天天要闻

每一口水井都有方便卫生的按压取水口,打出来的水干净又卫生。

这1000口水井,成为50万加纳人的“救命良药”。

加纳人再也不用喝着掺杂泥土、味道古怪水源,只需轻轻一按,好喝的纯净水就出来了。

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 天天要闻

便利的水井就在加纳人家门口,不需要每天好几口人走到危险的野外取水。

自从有了中国援建的水井之后,学校里因为腹泻、霍乱而缺课的学生减少。

以前学校里有一台大水箱,专门用来接雨水供学生饮用。

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 天天要闻

有了安全的水井之后,这台代表着过去水源匮乏的水箱已经被弃用。

加纳人民喝到健康水,多亏了热心肠中国人民的帮助!

通过水井紧密联系的友谊,也延续到了中国和加纳的经贸往来上。

中国为加纳打了1000口井,因为修的太好,成50万人的“救命药” - 天天要闻

加纳丰富的矿产资源也有开发的前景,中国从加纳进口了大量金属矿石。

源源不断水流,就如同联系着中加两国人民的纽带。

信息来源:不再喝泥水!1000口中国援建水井成50万加纳人的“救命药”2018-06-21 16:08:31来源:观察者网

锐参考 | 中国修建的1000口水井,成了50万加纳人的“救命药”2018年 6月21日参考消息网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 天天要闻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党的十八大一闭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制定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以徙木立信之举实现时代风气之变,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当代中国在政
三部门:全面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 - 天天要闻

三部门:全面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

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国家数据局发布关于全面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的通知,各省(区、市)专项信用报告应至少涵盖行政处罚(含简易程序作出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和刑事裁判(犯罪记录)等信息。
如果美国能够挺得过去,特朗普就不会说“降低中国关税”了。 - 天天要闻

如果美国能够挺得过去,特朗普就不会说“降低中国关税”了。

通过新加坡《联合早报》已经有了答案,就是“降低中国关税”这六个字。从4月11日以后几乎每天都说,有时还不只一次说,今天又有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说,他愿意在某个时候降低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因为当前进口税率已经高到令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几乎
中国金丝猴在法国博瓦勒动物园正式亮相 - 天天要闻

中国金丝猴在法国博瓦勒动物园正式亮相

当地时间5月7日,中国金丝猴在法国博瓦勒动物园正式亮相,与嘉宾和媒体记者见面。三只中国金丝猴于今年4月抵达博瓦勒动物园。法国博瓦勒动物园 供图当地时间5月7日,中国金丝猴在法国博瓦勒动物园正式亮相,与嘉宾和媒体记者见面。三只中国金丝猴于今年4月抵达博瓦勒动物园。法国博瓦勒动物园 供图当地时间5月7日,中国金丝...
榜样力量燃动现河采油厂 - 天天要闻

榜样力量燃动现河采油厂

5月6日上午,现河采油厂举行热烈庄重的欢迎仪式,迎接全国劳动模范孟向明载誉归来。厂领导及各单位党政正职列队欢迎。孟向明用32年扎根一线,将“全国劳动模范”勋章镌刻在现河发展里程碑上,激励全体干部员工对标先进、勇攀高峰。车辆驶入厂区,气氛沸腾
奋战二季度 确保“双过半”丨河南多举措支持企业“小升规” - 天天要闻

奋战二季度 确保“双过半”丨河南多举措支持企业“小升规”

本报讯(记者 陈辉)5月7日,记者获悉,省政府办公厅日前下发《河南省支持企业“小升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大力推动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新增、优化、延续了一批支持政策,从7个方面提出21条措施,为“小升规”企业卸包袱、
斯洛伐克总理:欧盟完全停止进口俄能源无异于“经济自杀” - 天天要闻

斯洛伐克总理:欧盟完全停止进口俄能源无异于“经济自杀”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资料图)当地时间5月7日,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表示,认可欧盟关于减少对第三国能源依赖的战略目标,但欧盟委员会6日提出的完全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石油和核燃料的提议,对于目前的斯洛伐克来说是不可接受的。菲佐强调,此举将严重损害欧盟和斯洛伐克的竞争力。菲佐在7日的一场发布会上表示,西方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