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2024年04月15日18:15:11 国际 1839

提到美国佛罗里达州,你会想到什么?阳光、海滩迪士尼,还是无穷无尽的奇葩新闻?

没错,这个被称为"美国之肾"的州已经因其居民的种种匪夷所思的行为以及高居全美之首的犯罪率而闻名于世。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也因此诞生,成为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一个热梗,就像国内的"河南井盖"一样,已经活成了一个传说。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样一个独特的地方?我们不妨从历史说起。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 天天要闻

19世纪初,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后,开始向西部和南部扩张。

1818年,美国军队占领了当时还属于西班牙殖民地的佛罗里达,这场军事行动的背后,是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的野心。

他认为,佛罗里达地区不仅拥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更是美国通往加勒比海拉丁美洲的桥头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杰克逊不惜违背当时的国际法,出兵佛罗里达,并任命自己的心腹担任军事总督

西班牙对美国的军事入侵感到愤怒,但碍于实力悬殊,无力进行反击。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 天天要闻

经过几年的谈判,西班牙终于在1821年被迫以500万美元的价格,将佛罗里达割让给美国。

这笔买卖在当时看来对美国十分有利,因为佛罗里达不仅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美国参议院以27票对4票的压倒性优势,批准了这项条约。

从此,佛罗里达州正式成为美国的第27个州。

佛罗里达州加入美国后,迎来了蓬勃的发展。

随着西部开发的深入,大量的移民从美国本土和世界各地涌入这里,寻求新的机遇。

其中既有来自欧洲各国的白人移民,也有逃离种族歧视的非裔人口和拉丁裔移民。

这些移民带来了多元的文化和技能,为佛罗里达州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 天天要闻

然而,移民潮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移民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冲突和摩擦。

语言障碍、生活习惯的差异、宗教信仰的不同,都可能成为引发矛盾的导火索。

更重要的是,大量移民的涌入,对当地的资源和就业造成了巨大压力。

原本就不富裕的佛罗里达州政府,一时难以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和就业机会,导致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尤其是在19世纪后期,随着美国南北战争的结束和黑奴制的废除,大批非裔人口从南部各州迁入佛罗里达,其中不乏一些缺乏谋生技能和教育背景的流离失所者。

他们大多聚居在迈阿密等大城市的贫民区,过着艰难的生活。

与此同时,拉丁美洲的动荡也导致大量古巴海地等地的难民涌入佛州,他们同样面临着语言不通、就业困难、融入障碍等问题。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 天天要闻

进入20世纪后,佛罗里达州的移民问题更加复杂化。

古巴革命导致大量亲美的古巴人逃亡至此,其中不乏一些有犯罪背景的分子。

20世纪80年代,古巴政府更是趁机将大批囚犯、精神病患者等"不受欢迎人士"遣送至佛罗里达,引发了所谓的"马列尔港事件"。

与此同时,苏联解体后的动荡,也导致一些俄罗斯犹太移民来到这里。

短短几个月内,迈阿密的犯罪率就急剧上升,抢劫、盗窃、走私案件层出不穷。

一时间,古巴黑帮横行街头,毒品交易猖獗。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佛罗里达州逐渐成为一个大熔炉,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社会治理挑战。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 天天要闻

各种族裔和文化背景的人在这里杂居,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

犯罪、贫穷、教育缺失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困扰佛州的顽疾。

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缓解社会矛盾,改善治安状况,但收效甚微。

与此同时,佛罗里达州在1967年通过了一项名为"阳光法案"的法律。

该法案规定,州政府的所有公共记录和会议都必须向公众开放,以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这一法案本意是好的,但在实践中却产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对于那些新闻工作者来说,佛罗里达州的"阳光法案"几乎提供了一个“巨大素材库”。

这意味着,记者们不必再像过去那样,费尽心思去挖掘新闻线索,而是可以直接从官方文件中找到大量的素材。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 天天要闻

于是,各种离奇、古怪的佛州新闻开始频频见诸报端,甚至成为一些媒体的专门栏目。

读者们惊奇地发现,佛罗里达州简直是一个魔幻的存在,这里每天都在上演一些匪夷所思的故事。

比如,有一个佛州男子,竟然为了给邻居家的猫剃个地中海发型,而在半夜潜入邻居的房子。

据警方调查,这名男子是一位宠物美容师,他与邻居素有积怨。

那天晚上,他喝了点酒,突发奇想,决定给邻居的猫来个"惊喜"。

于是,他带着专业的宠物理发工具,悄悄溜进了邻居的家。

正当他为猫剪发时,邻居醒了过来,发现了这一幕,当即报了警。

最终,这名男子因非法入侵住宅而被捕。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 天天要闻

又比如,佛州还有一名男子,为了给狱中的好友探监,竟然选择翻墙进入监狱。

这位狱友是他多年的好哥们,两人无话不谈。

自从朋友入狱后,这名男子几次去探监,都因故未能见到朋友,心里很是挂念。

一天晚上,他喝得酩酊大醉,突然决定要去见狱中的朋友。

于是,他开车来到监狱附近,趁夜色翻过了监狱的围墙。

谁知,还没等他找到朋友的牢房,就被狱警发现并抓获。

最后,他不仅没能见到朋友,反而因非法入侵监狱而被关了起来。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 天天要闻

还有一名佛州男子,为了证明自己的车技,竟然在高速公路上飙到200英里每小时(约合320公里每小时)。

当时,他驾驶一辆高性能跑车,在佛州的I-95公路上狂飙。

他把自己的"英勇事迹"拍成视频,传到了社交媒体上。

这条视频很快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经过调查,警方确认了这名飙车者的身份,并将其逮捕。

在法庭上,面对指控,他辩称自己只是想展示一下车技,并没有伤害任何人。

但法官显然不吃这一套,最终他因危险驾驶罪被判处了重罚。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 天天要闻

类似这样的奇葩事件,在佛罗里达州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渐渐地,"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的说法开始甚嚣尘上,成为网络上的一个流行梗。

人们调侃说,在这个州,你不疯狂一点,都对不起这里的"基本法"。

然而,在人们嬉笑怒骂的背后,佛州居民的真实生活状况却鲜为人知。

事实上,佛罗里达州一直是美国贫富差距最大的地区之一。

根据官方统计,佛州有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不乏一些工作多年的低收入者。

他们每天辛勤劳作,却难以维持体面的生活。

在迈阿密等大城市,贫困问题更加突出。

据统计,迈阿密的贫困率高达20%以上,许多居民挣扎在生存线上。

在这些城市的贫民区,你随处可见破旧不堪的棚户和简陋的公寓楼。

许多居民甚至无家可归,只能在街头公园露宿。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 天天要闻

毒品、犯罪、暴力问题在这里非常严重,许多年轻人因缺乏教育和就业机会而误入歧途。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佛罗里达州也是全美百万富翁最多的州之一。

在富人云集的棕榈滩基韦斯特等地,奢华的别墅和游艇比比皆是。

这些富人的生活奢侈而隐秘,与普通佛州民众仿佛隔着两个世界。

有分析指出,佛罗里达州之所以贫富分化如此严重,与其独特的产业结构有关。

旅游业、服务业在佛州经济中占据主导,而这些行业提供的多是低薪岗位。

与此同时,佛州又是富人的"避税天堂",许多富豪来此购置度假房产,享受阳光和海滩,却很少对当地经济和就业作出实质性贡献。

在这样的背景下,佛罗里达州的许多普通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长期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

他们面临着教育、就业、住屋、医疗等多方面的困境,而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扶助力度却远远不够。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 天天要闻

一些人在生活的重压下走向绝望,甚至铤而走险,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而这些事情,又成了媒体热衷报道的"奇闻异事",加深了外界对佛州的误解。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复杂多样。

除了移民和毒品问题,佛州的低工资和高屋价也是重要因素。

许多从事服务业的底层劳动者,虽然每天在高档酒店和餐厅里工作,却难以维持体面的生活。

他们不得不挤在简陋的出租屋里,或者干脆露宿街头。

社会福利的缺失,加剧了他们的困境。

近年来,佛罗里达州政府开始采取措施,试图扭转局面。

2023年出台的SB1718号法案,大大加强了对非法移民的管控力度。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 天天要闻

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犯罪,但也引发了争议。

批评者认为,这一法案针对的是佛州最脆弱的群体,而真正的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

毕竟,驱逐非法移民并不能缓解贫富分化,反而可能加剧劳动力短缺。

佛罗里达州的独特形象,既有其历史和人文的必然,也有媒体报道和网络放大的偶然。

在奇人异事的背后,是一个复杂、矛盾、亟待解决的社会现实。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火了,但佛州真的没有闲人吗?事实上,许多佛州人只是在艰难的生存线上挣扎。

他们不是"闲人",而是"无人问津的人"。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 天天要闻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加沙停火分三阶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这项决议 - 天天要闻

加沙停火分三阶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这项决议

(这是6月9日在加沙地带北部城市杰巴利耶拍摄的巴勒斯坦儿童。组图/新华社)8个多月过去,3.7万多巴勒斯坦人被夺去生命,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200万民众深陷前所未有的人道灾难。联合国安理会10日通过第2735号决议,呼吁在加沙地带实现“立即、全面和彻底”停火。该决议获得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中14个国家支持,俄罗斯弃权...
靠谱星光丨党建引领,创新驱动,普陀这家企业获得市级荣誉! - 天天要闻

靠谱星光丨党建引领,创新驱动,普陀这家企业获得市级荣誉!

在2024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表彰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普陀区企业哪吒合智(上海)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哪吒汽车”)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哪吒汽车全球总部大楼哪吒汽车坚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发展,不断探索创新党建工作形式,充分释放党
美媒披露人质营救细节:目击者称以军乔装成哈马斯武装人员和平民 - 天天要闻

美媒披露人质营救细节:目击者称以军乔装成哈马斯武装人员和平民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当地时间6月8日,以色列国防军在加沙中部展开特别军事行动,成功解救四名以色列人质。然而,这场营救的背后,加沙地带却经历了近几个月来伤亡最惨重的一天。以色列对包括努赛赖特难民营在内的多个地区的袭击,已造成至少27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698人受伤,国际社会纷纷谴责以色列针对巴勒斯坦平民的袭...
又有地方卫生官员被查,几天前还在省外学习考察 - 天天要闻

又有地方卫生官员被查,几天前还在省外学习考察

6月11日,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消息称,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杨慧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贵州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1973年出生的杨慧,最早是《贵州人口报》社助理记者、贵州省人口信息中心记者。2004年2月起,她分别转任贵州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贵州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江苏南京:离婚后,孩子就读私立高中的高昂学费谁承担? - 天天要闻

江苏南京:离婚后,孩子就读私立高中的高昂学费谁承担?

夫妻离婚时约定孩子教育费由父亲承担,孩子在高中时选择在私立高中就读,高昂的教育费是否继续由男方一人承担?近日,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抚养费纠纷案件,认定夫妻双方在决定孩子教育事务上均存在责任,为保障临近高考的未成年子女的切身利益,认定由夫妻双方按比
突发!马拉维副总统飞机失联 - 天天要闻

突发!马拉维副总统飞机失联

马拉维总统和内阁办公室10日发表声明说,马副总统奇利马当天上午搭乘的国防军飞机失联,机上除奇利马外还有9人。声明说,失联飞机于当地时间9时17分从首都利隆圭起飞,计划于10时左右降落在该国北部姆祖祖机场。途中,飞机从雷达上消失,此后航空部门未能与飞机取得联系。马拉维总统查克维拉已下令相关部门立即展开搜救,并...
中国工会代表魏地春当选国际劳工组织工人正理事 - 天天要闻

中国工会代表魏地春当选国际劳工组织工人正理事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6月10日,正在日内瓦举行的第112届国际劳工大会选举产生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中国工会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魏地春成功当选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工人正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