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3名初中生杀害同学,14亿人都在等判决结果!

2024年04月02日23:02:20 国际 3670

这次,恶魔有了一张未成年的脸。

3月10日,邯郸三个初中生,用铁锹,将被他们长期霸凌的同学活活打死。

这个案件疑点重重,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埋藏尸体的坑,有2米多深。

抖音有位博主,为了探寻真相,挖了近6个钟头,中间几乎不怎么休息,才挖了1米多深。这位博主1.8的大高个,于是有人质疑这个案子是否有成年人协同作案呢?

咱没有证据不敢瞎说,不过,基于常识可以判断,一种可能是有外人协助;另一种可能是这个坑可能是之前就存在。无论哪种可能,都让人细思极恐。

这个案子发生后,好多人呼吁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毕竟,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校园霸凌,这是刑事犯罪。

有网友说:全国的霸凌者,以及被霸凌者都在等那三个人的结果。

而更多的网友也在呼吁:爱吃流量的自媒体别闲着了,查一下这三害的个人信息家庭背景。

在此,我必须重申一点:自媒体不是官媒,只能维持住热度,不过这种事情能维持热度也是不容易的。

再说了,猫妹闭着眼睛都知道:现在还在乡镇念书的,能有啥背景,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

邯郸3名初中生杀害同学,14亿人都在等判决结果! - 天天要闻

法律设置的犯罪年龄处决是到14岁,这3个畜生是13岁,霸凌杀人、毁尸埋尸,样样在行。

法律只是底线,并不能解决霸凌,毕竟,砖家只会说:“他们还是孩子”。

邯郸这边还没有结果,另一边的梅州,一位13岁的男生猥亵女生,而最后官方的通报只是将男生送到专门学校进行训诫教育。

邯郸3名初中生杀害同学,14亿人都在等判决结果! - 天天要闻

说实话,我们的未成年保护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了。

这让我想到了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杀人犯》。

一个40岁的老男人,患有不老症,妈妈去世后,他只能依靠孩子的外貌继续谋生。每到一个新的收养家庭,就会把养父母的孩子卖掉,一次、两次,次数多了就没什么感觉了。

因为害怕自己身体的秘密被发现,他会定期更换收养家庭,继续靠卖孩子疯狂敛财。

没错,他还是最后连环杀人案的凶手。

这部电影与《孤儿怨》内核相似:人人内心,都是孤儿。

一对夫妻为了弥补逝去的孩子,就领养了实际年龄“33岁的孤儿”,来寻找些许感情寄托。

说实话,这两部电影里的坏小孩与伪萝莉,并没有高明的手段,儿童身份带来的保护功不可没,最终把大人骗的团团转。

还记得那个搞笑段子呢?

“七岁的小男孩是地球上最可怕的生物,他们有好奇心、行动力、破坏力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

可如果,有些恶童的内心早已成年呢?

邯郸3名初中生杀害同学,14亿人都在等判决结果! - 天天要闻

再次说回到邯郸杀人案,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于家庭教育,底层似乎又多了一个不生孩子的理由。

我们印象中:乡镇中学和小县城私立高中,是霸凌事件的高发地区。

猫妹回想小时候上学时,民风可一点也不淳朴,班上好多混混,不过他们基本不欺负同村的人,只欺负外地打工者的孩子。

再牛逼混混都知道,欺负同村的孩子,他们的父母第二天能带着全村的人,把他家门口给堵死。

再说说去年,我姐的孩子在晚托时,被高年级的孩子用足球踢伤了眼睛,如果踢得力度再大点,眼睛可能就毁了。

你可能以为这是乡镇学校,你错了,这件事情发生在一年学费超过20w的私立国际学校,名字我也可以大声告诉你们:诺德安达双语学校。

事情发生后,老师刻意隐瞒,霸凌学生的家长非常无所谓。

而且据其他住校学生反馈,很多高年级的同学会指使低年级的学生,在寝室里做这做那,你想想,这都是跟谁学的呢?

底层霸凌可以上热搜,那上层呢?

电影《二十二条》里,张译饰演一名资深严肃的教导主任,他的儿子瞒着他长期霸凌别人。你想想,是谁给他儿子这样做的勇气?

电影已经告诉答案了:“被霸凌的孩子不愿意承认,看见的孩子不敢站出来指认”

好在戏中的张译没有包庇儿子,可他却换了个更确定的理由去起诉被霸凌学生的家长,不觉得更恐怖吗?

很多人把问题归结于法律,本质上是没人愿意承担治理成本。

邯郸3名初中生杀害同学,14亿人都在等判决结果! - 天天要闻

今年两会,有代表建议:加快推进0至3岁普惠性托育服务。

你们觉得,这是解决问题的态度吗?

我先给大家看张图吧——

邯郸3名初中生杀害同学,14亿人都在等判决结果! - 天天要闻

这是网上流传的某寄宿学校,当然这还只是小学。

什么意思呢?

就好比那句催生:你只管生,自然有人给你带。

口口声声什么祖国的花朵,什么《未成年人保护法》,那幺小的孩子,正是需要家庭父母关爱的时候,却把他们往那一丢,自生自灭。

什么学前托育,什么寄宿学校,是那么冷血,那么反人性,可盈利的是你们大人呀?

每次出了事情,不是怪法律,就是怪家长。

你知道全国有多少留守儿童吗?

——1086万(去年数据)。

这些缺乏陪伴与教育的孩子,其实都是不稳定的源头。

杀人的3个小恶魔可怕吗?

他们只是偶尔窜起来的火苗,可火苗下,早已是熊熊烈火与无尽的灰烬。

这几天,北上广等大城市都在宣布关停幼儿园。更搞笑的是,北京之前还有过报道,要清理低端户口啥的。

宁肯关闭幼儿园、关闭学校,甚至解聘教师,都不肯给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和家庭分一个角落的座位。

在生育率持续走低的当下,关注留守儿童犯罪问题刻不容缓,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迫在眉睫。

可最大的问题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能不能和城市的孩子接受同样的教育甚至同一份考卷?

教育平权,到底行不行?

评论区,大声说出你的答案:

Yes or No!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思想者|齐卫平: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这项任务为何迫在眉睫? - 天天要闻

思想者|齐卫平: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这项任务为何迫在眉睫?

【编者按】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深入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齐卫平看来,注重自身建设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获得成功的密钥之一。由此延伸出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如何以体系化学理化的党建理论提高党的建设...
早读|水利部安排部署新一轮强降雨防御工作 - 天天要闻

早读|水利部安排部署新一轮强降雨防御工作

早上好!上观新闻‘早读’来啦!2025年6月29日 星期日 农历六月初五上海多云到晴,午后西部和北部地区阴有短时阵雨或雷雨,27~36℃§今日关注水利部安排部署新一轮强降雨防御工作※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水利部28日组织防汛会商,分析研判雨情水情汛情态势,围绕新一轮强降雨针对性部署防御工作。据预报,6月29日至7月1日,我...
距离上次和解不足一月 马斯克再发多文抨击特朗普税改法案 称其是共和党的“政治自杀” - 天天要闻

距离上次和解不足一月 马斯克再发多文抨击特朗普税改法案 称其是共和党的“政治自杀”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埃隆・马斯克再次抨击特朗普的税改法案。在最初对该立法进行长篇抨击的几周后,这位前白宫高级幕僚、现任世界首富于周六在X平台上写道,“最新的参议院草案将摧毁美国数百万个就业岗位,并对我们国家造成巨大的战略损害!”他补充道:“这
海牙峰会遮不住北约的内外交困 - 天天要闻

海牙峰会遮不住北约的内外交困

6月25日,在荷兰海牙,北约秘书长吕特在北约峰会期间出席新闻发布会。新华社发【国际观察】6月24日至25日,北约成员国首脑峰会在荷兰海牙召开。无论是极致简化的峰会日程,还是措辞模糊、篇幅短小的峰会公报,抑或是日韩首脑近年来的首次缺席,都令北
特朗普威胁轰炸伊朗,德黑兰干脆摊牌了:不要太小看伊军的实力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威胁轰炸伊朗,德黑兰干脆摊牌了:不要太小看伊军的实力

特朗普那边刚放话要对伊朗动武,德黑兰这边就毫不含糊地顶了回去:不要太小看伊军的实力。在以色列和伊朗停火后没两天,哈梅内伊终于露面了,出现在电视上,对伊朗全国人民发表讲话,庆祝伊朗取得“胜利”,说是不仅战胜了以色列,还称伊朗炸美军基地那下,实
西安市灞桥区创新推出“1102”工作法 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 天天要闻

西安市灞桥区创新推出“1102”工作法 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来源:西安新闻网】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为进一步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水平,西安市灞桥区创新推出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管“1102”工作法,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正厅级何文,任上被查 - 天天要闻

正厅级何文,任上被查

编辑丨李岩湖北省纪委监委6月27日晚通报:湖北省政协副秘书长、机关党组副书记、办公厅主任何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湖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报道显示,6月13日,何文还曾出席了公开活动。公开简历显示,何文,男,汉族,19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