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会,全市科技工作发出嘹亮号角

2024年03月09日23:22:13 国际 2861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岁月镌刻光荣梦想,奋斗绘写壮美华章。

  2月23日上午,2024年全市科技工作会议在崂山区召开。会议传达全省科技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总结2023年工作成效,研判分析发展形势,谋划2024年工作任务,以昂扬的精神迎接2024年。

新年第一会,全市科技工作发出嘹亮号角 - 天天要闻

全球创新指数“四连跳”

  当天的会议可以说汇聚了整个青岛科技圈的大牛,青岛市科技局领导班子、各区市科技局、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金融机构等负责人汇聚一堂。大家聊成绩、说计划,交流经验、提出建议,一场高质量的会议掀开了青岛科技领域的新年篇章。

  过去的2023年,青岛市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书写了一份属于科技人的、不平凡的“答卷”。

  面对紧张激烈的竞争角逐,青岛在全国科技创新“第一方阵”中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百强科技集群榜单上,实现了“四连跳”,由2019年全球第80位大幅跃升至2023年全球第23位、全国第8位,成为近四年国内位次跃升最快城市。

  在“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上,青岛第12次成功入选全国前十。

  科技创新成果也有了新突破,4项成功入选山东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榜单和提名榜单,占到全省总数1/5。

  青岛天仁微纳建成大幅面、高精度纳米压印光刻生产线,打破了微纳加工领域国外垄断。

  海信突破高像素密度8k光学引擎照明与成像关键核心技术,推出了全球首款8k全色激光电视产品。

  山东能源研究院在全球首次实现铁系梳枝丁戊橡胶材料规模化生产,攻克了高性能轮胎制造技术瓶颈。

  中国海洋大学成功选育出耐高温栉孔扇贝新品种“蓬莱红4号”,可拉动产值超10亿元。

  青岛思锐智能研发出国内首台能量达到8兆电子伏特的高能离子注入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有效填补了国内空白。

  ……

  2023年青岛市各项科技创新成果不一而足。

新年第一会,全市科技工作发出嘹亮号角 - 天天要闻

全国首创“云端研发”模式

  众所周知,科技发展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就是其对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2023年,青岛科技引领产业展现了新作为。

  全力打造科技园区,青岛高新区“一区多园”串珠成链、全域发展,以全市4.1%的土地,贡献了17.3%的gdp、35.7%的有效发明专利以及30%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崛起成为产业高地和创新高地。

  企业创新主体呈现了新气象,形成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领军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

  青岛通过带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通发展,促进产业链转型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首创“云端研发”模式,累计建立云端研发中心5100余家,开展产学研对接3800场次,为企业解决难题1800余项,相关典型案例获得了国务院总理批示。

  作为该模式的承担单位、青岛檬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秦军说,这“令人振奋”。在交流发言中,他也向现场专家、企业家发出诚挚邀请,希望他们加入云端研发、共享科创资源,“让全世界都是你的研发部。”

  此外,科技惠民利民彰显新成效,青岛深入推进医疗创新,为59万名儿童提供了孤独症筛诊治疗,为全市90%以上孕产妇提供了唐氏综合征、三体综合征等精准筛查,bg136等海洋创新药物进展顺利。

  2023年,全市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数量达到近1.2万家、加计扣除总额超过37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聚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升级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2024年任务依然艰巨,青岛当以实际行动回应新期盼、迎接新挑战。

  “聚力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奋力开创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发展新局面”这是青岛为自己立下的军令状。

  2024年,青岛将以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聚焦能源等亟待转型升级的重点产业、传统产业,布局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科技项目。

  基于此,将与国电投中央研究院合作,加快打造钙钛矿叠层电池制备与小试产线,抢占技术制高点。与大唐可再生能源研究院合作,联合龙芯中科,建设新型工控芯片与工业软件联合实验室,提升能源领域自主可控能力。

  还要持续实施“强链计划”,瞄准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钙钛矿等战略领域,组织近30项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示范项目,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高地。

  在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方面持续发力,以前沿技术突破引领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未来产业培育专项,布局至少20项前沿技术攻关项目。抓好基因与细胞、海洋物联网等未来产业链,攻关基因检测、基因细胞治疗等技术,壮大基因细胞诊疗产业集群,加快低轨卫星海洋物联网等项目落地。

  推动山东能源研究院新园区正式启用,加快省实验室、能源研究院、生物能源所“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有力服务和支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山东能源研究院)负责人在交流中说,2024年他们将聚焦钙钛矿光伏电池关键材料、技术、装备、工艺等产业化瓶颈问题,突破钙钛矿等新一代薄膜电池、太阳能光电-绿碳融合转化等关键技术,探索太阳能光电-光生物转化颠覆性技术,“打造国际一流研究平台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抢占新一代薄膜光伏电池及光电融合转化的科技制高点。”

海洋领域持续发力

  作为我国海洋科技力量的重要汇聚地,青岛在海洋这一突出优势领域,一直干劲十足,今年青岛仍将持续发力。

  2024年将支持极端海洋全向流场水池、海洋生态系统智能模拟研究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谋划建设,促进超算大科学装置、海洋科学考察船队等市场化运行。

  深化与中科院合作,推动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进程。推进中国气象局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青岛海洋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建设,提升海洋基础科研和应用开发水平。

  启动筹建山东省海洋生物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创业共同体,促进产学研各方利益捆绑、无缝衔接。着力培育一批服务于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三方专业载体,支持哈工程船舶科技园、山东省海科院孵化器等海洋专业孵化器运营建设,为海洋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打开“通路”。

  以敢闯敢为的劲头推进海洋科技创新筑峰行动。

  “我们将聚焦海藻生物资源发掘、加工新技术理论、质量安全控制及功能物质与健康等重点领域,集中优势资源,大力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青岛明月海藻集团负责人说。

  2024年,青岛力争全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1%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9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0000家;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67%左右,为催生和培育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

  蓝图已经绘就,唯有奋勇向前。2024年全市科技领域将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助推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青岛新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为何对韩美及台湾地区进口苯乙烯征反倾销税?商务部:公平公正得出调查结论 - 天天要闻

为何对韩美及台湾地区进口苯乙烯征反倾销税?商务部:公平公正得出调查结论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6月27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对原产于韩国、台湾地区和美国的进口苯乙烯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商务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相关规则进行调查,依法保障各方权利,给予各方充分机会提交信息和发表评论,在对证据材料进行认真审查后,客观、公平、...
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磋商有何进展?商务部回应 - 天天要闻

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磋商有何进展?商务部回应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6月27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对于近期商务部就电动车调查与欧盟进行磋商,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目前,双方工作团队保持密切沟通,抓紧推进磋商工作。中欧合作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双方在绿色转型领域有着广阔的
承德“两部条例”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 - 天天要闻

承德“两部条例”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

6月25日,承德市召开《承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承德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就“两部条例”的主要内容、特色亮点以及制定的重大意义进行发布。       据悉,“两部条例”于2023年12月29日经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2024年5月28日经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查...
巴西强化联合缉毒行动 机场港口缉获毒品量显著下降 - 天天要闻

巴西强化联合缉毒行动 机场港口缉获毒品量显著下降

原标题:巴西强化联合缉毒行动 机场港口缉获毒品量显著下降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报告显示,巴西是国际贩毒集团向欧洲、非洲等地区转运毒品的重要枢纽,缉毒工作承受着较大压力。总台记者近日走进巴西机场和港口,了解巴西在缉毒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面临的种种挑战。总台记者 耿之倩:这里是位...
菲律宾不傻,就美国抹黑中国疫苗一事采取措施,中方表态:欢迎 - 天天要闻

菲律宾不傻,就美国抹黑中国疫苗一事采取措施,中方表态:欢迎

在马科斯担任总统的时期,菲律宾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明显转变,不再是杜特尔特时期的平衡立场,而是开始选边站队,且站到了域外国家——美国的一方。这种引狼入室的做法,引发了地区内国家的普遍不满,也让菲律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中国和东盟的合作日益加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