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年过得是真不太平,一边是西方多国在跨年夜举行“烟花大会”,打砸抢烧传统艺能接连上演,差点没把现场维持治安的军警累死;一边是东亚两国迎来“开年红”:日本石川县强震引发大规模火灾,火光映红了整片天空,以及韩国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当街遇刺,刀口直冲脖颈,鲜血染红衣衫,一时间生死未卜。
尹锡悦没遇刺,李在明遇刺了,真令人费解
与此同时,中东的巴以和东欧的俄乌仍在激战,但程度略有不同。
元旦当天,以色列军方宣布撤军,规模高达数千名士兵,开始进入“扫荡”阶段。哈马斯当然没有彻底消灭,没准还保留着有生力量,但以色列经济确实是撑不住了,假期刚过完央行就宣布降息,谁能想到,2024年全球央行第一降,是以色列贡献的。
对加沙民众和哈马斯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好事,随着内塔尼亚胡政府面临的国内外压力越来越大,实现巴以停火也不是不可能。
东欧传来的消息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了,新年伊始,俄乌再度激烈交锋,俄军在新年第一天凌晨出动90多架无人机,对乌克兰多地发动袭击。作为报复,乌军对俄方控制的顿涅茨克市中心发动火箭弹袭击,造成4死13伤。
乌克兰首都基辅遭遇袭击
在此前一天的新年致辞上,乌总统泽连斯基表示,要在2024年向俄罗斯“释放怒火”,针对顿涅茨克的袭击或许就是一次小小的释放。
泽连斯基还说,乌克兰在2023年的战斗中变得更强大了,因为冲突教会了人们如何抵御攻击。在新的一年里,乌克兰应该变得更加团结,尤其是那些“仍在犹豫的人”,是时候作出大胆的选择保卫国家了。
听明白了,这是在为即将到来的“50万征兵动员”做铺垫呢。泽连斯基不久前表示,军方曾建议再动员50万人上战场,但因为这个数字过于敏感,他需要好好考虑一下。现在看来,应该是考虑好了。
细心的网友想必已经发现了,泽连斯基在讲话中并没有提到乌军过去一年在战场上取得的成果,因为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大反攻,几乎没有任何动静,失去的乌东四州部分领土没收复一点,反倒是跟美欧要援助越发困难了。
后面那一面墙全是泽连斯基的勋章吗
同样地,俄军也没取得实质性进展,尽管他们在装备和人数上占优,但出于性价比的考虑,这些优势并没有帮他们获得多少领土,能守住乌东四州就很不错了。
可以肯定的是,双方的伤亡都没有对方的战报上写得那么多,但也没己方的声明中说得那么少。当然了,这也是很常见的一种手段,属于信息战的一部分。
进入2024年,俄乌双方依然很难在战场上取得重大突破,起码在今年11月美国大选之前很难分出胜负,总体上的战斗强度或呈现弱化趋势,毕竟乌军现在又缺弹药又缺人,而俄军也很难将占领区扩大到乌东四州之外。
根据乌克兰军方上个月透露的信息来看,2024年乌军的主要目标是消灭俄军的有生力量,而不再是坚守某座城池,毕竟守也守不住,只能尽可能地实现军事上的防守成功,坚持和俄军战斗。
普京其实也很为难,俄军的伤亡也不小
这个目标并不难实现,只要泽连斯基豁得出去,坚持“战至最后一个乌克兰人”,别说今年一年了,明年可能也会继续僵持下去。
在2023年的最后一个月,美国政府绕开国会,向乌克兰批准了一笔价值2.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欧盟也计划绕开匈牙利,通过资本贷款或将被冻结的俄罗斯央行资产用于援助乌克兰。
有观点认为,如果特朗普在年底大选中获胜,美国很有可能终结对乌援助。其实这个事也说不好,毕竟美国总统不是一家独大,而且共和党在很多问题上也需要获得民主党的支持才能成事,妥协才是政治的艺术。
现在的问题不是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援助意愿如何,而是俄乌双方不存在停火谈判的可能性——并入乌东四州已经写进俄罗斯宪法,放弃就等于违宪;而包括泽连斯基在内的任何领导人一旦放弃乌东四州,也绝不会有好下场。
生动地演绎了什么叫各怀心事
当然,西方军援下降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俄乌和谈的可能性,但只要领土问题一天不解决,俄乌冲突就不能算结束。即便勉强达成停火协议,也只会是2022年之前乌东冲突的重演。
正如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所说,“战争是人类最大的蠢行”,没能在合适的时机停战,则是比发动战争更大的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