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如果重回白宫,还能复制当年的“对华脱钩”闹剧吗?就在近日,美国自证“脱钩中国”战略的失败,可以说,特朗普就算重新上台,也很难复制当年的操作。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近日宣布,将再次延长对429项中国产品的进口关税豁免期限,由2023年12月31日,延长到2024年5月31日。被豁免关税的产品包括口罩等77种防疫物品,以及吸尘器、泵等零部件和日常消费品。
可以看出来,美国选择什么中国产品可以被豁免关税,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因为这些产品既不属于科技敏感领域,也不是高附加值产品,更多的是相对“安全”的中间产品,以及生活产品。
美国在特朗普执政时期,对中国设置了贸易壁垒,采取征收高关税的歧视性做法。特朗普的初衷是杜绝中国质优价廉的商品,为本土制造腾出竞争和生存空间,但是,特朗普的做法过于激进,步子迈得太大,反而起到了反效果,美国的企业不得不付出更高的成本和代价进口所需的中间产品和原材料。
而成本的上升,导致产品最终价格上升,贸易战的不良后果被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
拜登政府虽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特朗普的政策,但是对中国部分产品进行关税豁免,这个行为本身就说明,特朗普对华征收高关税的政策并不合理。
而现在这一次,已经不是拜登政府第一次延长豁免期限了。美国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脱钩中国”战略遭遇失败,否则也不会反复对中国产品进行豁免。同时,这也显示出美国自身的困境。
美国的经济形势非常不容乐观,严重的通货膨胀让美国人的生活成本急剧上升,消费能力的走低也让生产萎靡不振。
这种弥漫在美国社会中的压力,让人们对拜登感到失望,认为拜登没有让人们生活得更好。而对于决定要竞选连任的拜登来说,民众的支持高于一切,而对中国部分产品的关税豁免,就是缓解其经济困境的一个表现。
拜登政府希望通过中国廉价的中间产品和原材料,降低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利润,同时改善产品最终价格,提高消费者的信心。在这其中,中国的产品发挥了杠杆和润滑剂的作用。
但是,我们要知道,拜登政府的豁免政策,并不是出于对中国的善意,而是出于自身利益的不得已而为之。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都是从根本上希望能够“脱钩中国”。特朗普设置贸易壁垒是单边主义的表现,而拜登进行豁免并不意味着消除了单边主义,而同样也是单边主义的表现。
一方面,拜登政府的豁免决策缺乏严谨的程式和透明性,其只是出于一己私利而对特朗普的政策予以救济,在本质上依然违反wto的贸易规则。
另一方面,由于豁免期限是固定的,因此,豁免临期的时候是否再续,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且,在豁免的产品上,美国也可以单方面进行增加或减少,这根本就不是正常的贸易规则。
对于美国来说,其2024年大选就是一个对华贸易政策的转折点。拿最有希望当选的拜登和特朗普来说,如果拜登继续执政,那么中美贸易大概率会延续目前这种状态,即美国把中国产品当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如果特朗普上台的话,那么他大概率会重拾以往的政策,甚至否定中国产品的豁免权。但是,特朗普一旦实施这样的政策,将面临比以往更艰难的挑战。
毕竟,特朗普当初实施那些政策的时候,美国还能勉强消耗自己,而现在,美国已经内外交困,再也经不起任何颠覆性的经济政策了。
所以,就算特朗普重回白宫,美国也很难复制当年的操作,强行操作只会为自己招致更大的破坏。
美国目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并不是拜登一个人造成的,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特朗普错误的经济政策。经过这么长时间,美国深受其害,特朗普到时候能不能再折腾得起来,都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