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小不好欺,驱逐欧盟大使,拒绝美国大使入境,宣布与荷兰断交,尼加拉瓜硬刚西方,向霸权主义说“No”。
9月28日,尼加拉瓜宣布将欧盟驻该国大使列为“不受欢迎的人”,并要求对方在10月1日之前离开该国。
欧盟大使对尼加拉瓜做了什么,为什么会被驱逐?
尼加拉瓜外交部给出的理由是,这位大使涉嫌干涉尼加拉瓜国家主权。
西方搞霸权主义不是一天两天了,尤其是对小国的霸凌司空见惯。但他们万万没想到,一向“逆来顺受”的小国居然这么强硬,直接宣布驱逐西方外交官。
除了欧盟,美国在尼加拉瓜也吃了瘪。
9月30日,尼加拉瓜副总统宣布拒绝美国新任驻尼大使入境。
在被宣布拒绝入境尼加拉瓜的前一天,这位美国大使刚在美国国会获得任命。
尼加拉瓜之所以拒绝他入境,主要是因为这位大使口无遮拦,曾发表针对尼加拉瓜的不友善言论。他曾将尼加拉瓜形容为“区域内被排挤的国家”,直白地讲就是“贱民国家”。
美国人骨子里有一种傲慢,看不上其他国家,不止美国大使,总统拜登也曾把“贱民国家”四个字挂在嘴边,而且骂的还是美国的盟友沙特,怪不得沙特耿耿于怀,拜登访问中东“求石油”,沙特一点也不待见拜登,让堂堂大国总统颜面扫地。
除了污名化尼加拉瓜,美国大使还将尼加拉瓜奥尔特政府称之为“独裁政权”,嚷嚷着要改变尼加拉瓜的走向,甚至将其踢出“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作为惩罚。
美国大使的言行在尼加拉瓜看来是不可接受的,强烈反对美国政府将此人派往尼加拉瓜出任大使,因为他是“干预主义者”。
其实,尼加拉瓜对美国已经算客气了,只说这位美国大使干预尼加拉瓜内政,并没有将气撒在拜登政府头上,只拒绝这位大使入境,没有拒绝拜登政府派其他外交官到尼加拉瓜出任大使。
由此来看,尼加拉瓜态度强硬,但并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毕竟美国是美洲老大,抬头不见低头见,彻底与美国撕破脸并不是明智之举。
相比欧盟与美国,荷兰的下场就比较惨了,同样是干涉尼加拉瓜内政,欧盟和美国一个是被驱逐大使,一个是被禁止大使入境,而荷兰则直接收到了尼加拉瓜宣布与之断交的消息。
9月30日,也就是宣布禁止美国新任大使入境的几个小时后,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痛斥荷兰驻中美洲大使干涉尼加拉瓜内政,将尼加拉瓜视为荷兰的殖民地。
需要指出的是,尼加拉瓜曾被西班牙殖民,于1821年独立建国,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尽管只是一个领土面积仅为13.04平方公里的中美洲发展中国家,但小国也有小国的尊严,尼加拉瓜不是荷兰的殖民地,当然坚决反对荷兰干涉内政。
除了干涉尼加拉瓜内政,荷兰政府还曾威胁取消在尼加拉瓜的公益项目,损害了尼加拉瓜利益。荷兰对尼加拉瓜如此无礼,尼加拉瓜自然不会对它客气。
美国和欧盟比较强大,尼加拉瓜不想与之彻底撕破脸,而且也还没到撕破脸的地步。但荷兰同样是小国,在欧洲存在感较低,早已不是当年的“海上马车夫”,尼加拉瓜不惧与荷兰撕破脸。
而且,最重要的是,荷兰对尼加拉瓜的不友好行为更严重,其“干涉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立场”是秃子头上的虱子,尼加拉瓜必须强硬反击,一方面是给荷兰一个教训,另一方面是杀鸡儆猴,给其他妄想干涉尼加拉瓜内政的国家一个下马威。
在宣布禁止美国大使入境当天,尼加拉瓜第一夫人兼副总统痛斥帝国主义者,声称要让他们明白这一点。从中不难看出,尼加拉瓜虽然是小国,但是面对帝国主义者的霸权行径丝毫不怂,该出手时就出手,坚决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
相比尼加拉瓜,某些小国面对霸权主义,要么选择屈服,做帝国主义的“走狗”,要么左右逢源,反复横跳,却不知大国博弈小国遭殃的道理,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
近月来,日益升级的俄乌战争,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其中,土耳其等诸多小国,都长期处于西方舆论的中心。他们中有些国家早已表态不愿向乌克兰军援,对战争持中立的态度,这本是一个主权国家的正当外交策略。但等待他们的,却是不断被声讨和逼迫。
或许,此次尼加拉瓜用行动告诉了诸多小国:忍无可忍时无须再忍,该出手时就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