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直高度关注中国芯片发展,并且时不时“关照”一下,试图卡中国企业的喉咙。美国想借此打压中国高科技发展的势头,以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为了防止中国芯片业突出重围,美国不惜将黑手越伸越远,就连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也遭到了干预。
据路透社8月31日报道,中国企业今年谈成了一桩14亿美元(约90亿元人民币)的收购案,准备收购韩国美格纳半导体的美国总部,美格纳是全球第二大面板驱动芯片商。该收购案也不出所料被美国盯上,在中韩双方公布之后就遭到了美国财政部的阻挠。
据了解,此前美格纳半导体就已经发表公告,称该交易本身无需得到美国批准,因为该公司所有制造,研发,及销售活动都在韩国境内展开。业内人士也表示,面板驱动芯片并不是该行业的核心技术,并且美格纳的生产技术也已过时。不过,这些都未能消除美国的的疑虑,美国财政部在8月27日表示,该收购案对美国的“国家安全”造成了威胁。
目前美国财政部正在要求总统拜登干预此事。美国政府对干涉商业活动的执著程度让人费解。过去两年,为防范所谓的“安全风险”,美国已经不止一次地修改政策,来插手盟友与中国之间的商业交易。现在,美国还要变本加厉地升级干涉范围。看来,美国永远都不会满足,永远都在怀疑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了威胁。
但其实,“国家安全”,已经被滥用了。美国所谓的“国家安全”,只是用来打击中国芯片行业发展的借口罢了。可以说,美国这样一再上纲上线,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中国芯片行业的发展,是由时代及行业大势决定的,这决定了美国的打压终将失败。
首先,中国科技发展的大势已经形成,芯片行业终将突破。芯片行业,需要很尖端的技术,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才有能力研发和生产。中国过去在芯片行业处于落后局面,本质是上由于国家的发展阶段决定的。是因为中国一些基础行业处于较低水平,才让芯片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制肘。
但这几年来,中国的几乎所有产业都在迅速升级换代,很多行业技术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同时,中国的科研氛围也已形成,中国每年申请的专利数量位居世界的首位。数量的突破,带来了质变,很多以前中国没能力克服的难关,这几年渐渐都不再成为问题。
其次,芯片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中国终将赶上。过去,人们一直有一个担忧,那就是中国的科技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美国也没有停止脚步。并且,美国还被认为善于创新,可以从全世界汲取人才。所以,人们认为,中国可以在基础行业追上美国,在高科技行业难以做到。
这一点,完全是对科技行业的误解。且不说,美国近几年科技发展出现了颓势,其实,连芯片技术自身的发展也出现变缓的趋势。过去,芯片技术的发展,一直受到摩尔定律的驱动,即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大约每隔18个月就会增加一倍,从而导致其性能大幅增加。但这一定律如今渐渐被打破。
因为芯片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了物理条件的限制,人类越来越难以在芯片上狭小的空间内集成更多的电路。特别是在芯片技术达到3nm时,已接近物理极限,往后再发展极难。该行业想要再用以前的速度发展,就必须得开辟新的科技之路,这也给了中国芯片业足够的时间去追赶。
其三,美国的遏制政策帮中国芯片业补齐了一些商业发展必须的条件。过去中国芯片业处于落后局面,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商业要素不足。任何行业的长久发展,都离不开商业成功后带来的利润滋养。过去,中国也有自己的芯片业,但由于技术落后,所以一直难以抢占广阔市场。
美国的打压,给中国芯片业带来了阵痛,但也带来了两个利好的要素。一是,国家及投资行业都开始真正重视起芯片业,大量资金涌入芯片业。二是,由于美国的遏制让中国市场得不到国外芯片,从而变相的让以前处于苦苦挣扎中的中国芯片企业得到了庞大的中国市场,得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可见,美国对中国的打压,既对中国造成了严重挑战,也给中国带来了突破自我的重大机会。目前来看,中国人有理由对博弈的结果保持乐观。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不是美国一味打压就可以改变的。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任时,曾疯狂推动美国全面对华脱钩。结果几年下来,美国并没有赢,相反美国企业还遭到了反噬。拜登不得已才转向在芯片等高科技行业对中国的重点进攻,美国看似咄咄逼人,但其本身已经在步步败退。而中国,看似处处被动,但却终将迎来“拨云见日”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