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腻婉约的苏州园林里,却埋着一只凶猛的老虎,其主人大名鼎鼎

来“百园之城”苏州,游览园林自然是重中之重。苏州园林从古至今是诗意江南的代表,寄托着着主人对山水家园的品味和情怀,也诉说着出世与入世间的平衡。纵使高墙外车水马龙、世俗纷争,高墙之内却是鱼戏莲叶的悠闲,满地蕉荫的恬静。细腻婉约、风雅动人是园林的基调。

网师园,是苏州园林中型古典山水宅园代表作品。整个园林建筑虽多不见其密,池不足亩而不觉其小,堪称中国园林以少胜多的典范。网师园东部为宅第,中部为主园,西部为内园。亭台轩榭布置得井井有条,精巧幽深之至,让人过目不忘。其中殿春簃更是被原样复刻到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开创了中国园林艺术走出国门的先河。

说起殿春簃,是网师园西北角的一座明代风格的院落,过去主要是用于书房使用。虽然如今看上去只是苏州园林里再寻常不过的一间独立庭院罢了;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院子的地下埋着一只凶猛的老虎。是不是听上去与温婉的苏州园林极为不搭?这只老虎的主人,正是近现代知名画家张大千和他的哥哥张善子。

张善子和张大千都是画家,张善子更是因爱虎、养虎、画虎而出名,并且自号“虎痴”。1932年,张家移居苏州,住进了网师园。在网师园居住期间,两人专门养了一头名叫“虎儿”的老虎,作为自己画虎时的模特。

虎儿平时就在园子里走来走去,还会随主人迎来送往,很喜欢吃宵夜,一次要吃一二十个生鸡蛋……有一次,江南名士杨云史来网师园拜访张大千兄弟,恰遇张善子对虎挥毫,一边惊叹一边笑出声。虎儿听到突然大啸,杨云史受惊成疾。可惜后来虎儿病死,葬于园中。

四十多年后,远在他乡的张大千回忆起当年跟哥哥在网师园“撸大猫”的岁月,亲笔写下了墓志铭“先仲兄所豢虎儿之墓”并寄到苏州。故园之思,溢于言表。1986年,苏州市园林管理局把张大千的手迹镌刻成碑,镶嵌在殿春簃外的西墙上。据说,这里正是当年张善子埋葬虎儿的位置。如今,这块石碑已经成为一处跟“虎”有关的著名人文景点,有兴趣的朋友来网师园殿春簃时可以找一下。

殿春簃院外就是主园池,是游览网师园的核心精华区域。主园池南面濯缨水阁,纤巧空灵,高架水上,夏季凉爽宜人,还可凭栏观荷赏鱼。白天站在这里,园中景致一览无余;夜晚,这里是昆曲表演的戏台。

濯缨水阁旁的攒尖小亭有个很诗意的名字——月到风来亭。自然,这里是赏月的好去处。据说中秋时节在这里可以赏到五个月亮:天上一个;水池中一个;亭子镜中一个;圆桌算一个;桌上月饼又算一个。

主园池周围最容易被错过的景观,正是我国园林中最为迷你的石拱桥——引静桥。引静桥长仅2.3米,和江南那些可通穿的高大石拱桥截然不同。在这样一大步便可跨越的小涧上建拱桥令彩霞池显得水面壮阔,也衬托得背后的假山更为高大挺拔。

养虎、埋虎的历史,让网师园在一众苏州园林里更增添了几分豪气。此后网师园几易其主,园主多为文人雅士;园林是主人精神世界的映射,先贤已逝,园林还在诉说着那些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