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宠饲养,巨大市场下的“双重投入”

2020年11月22日11:08:05 宠物 1057

萌宠饲养,巨大市场下的“双重投入” - 天天要闻

萌宠饲养,巨大市场下的“双重投入” - 天天要闻

萌宠饲养,巨大市场下的“双重投入” - 天天要闻

萌宠饲养,巨大市场下的“双重投入” - 天天要闻

一边是几十块钱的视频会员要靠跟人拼单,另一边为宠物花钱绝对不手软。如今,人们在宠物饲养上的金钱投入和感情投入,往往不亚于养个娃。

     就在今年刚刚结束的“双十一”活动中,有数据显示,淘宝天猫宠物类的食品以及用品销售增长都超过了100%,其中宠物智能化用品的增长超乎人们的想象,比如:自动喂食器,自动猫砂盆等用品销售增长1000%。 

萌宠饲养,巨大市场下的“双重投入” - 天天要闻

     京东方面,双十一首日,宠物品类就成为交易额增速TOP5品类之一,同比增长超3.5倍。据悉,前40分钟的销售额就已超过了去年全天的成交额。其中,猫干粮成交额同比增长达500%;进口粮成交额同比增长超700%;医疗保健成交额同比增长近5倍;智能饮水机成交额也增长了10倍左右。此外,水族鱼缸也得到了800%的增长。 

1

金钱和感情的“双重投入”

    “反正我们家猫,吃的都是进口的,生活条件比我还好……”提到自家的宠物,巫小姐如是说,“家里这两只猫,都养了4年多了。”巫小姐家的猫都是从小养起的,这4年来,她除了上下半年,各利用一次电商促销的机会囤积数千元物品外,每个月的正常开销都在500元左右。

    “日常的猫粮、猫砂、猫玩具都不能少,平时吃的都是优质罐头,不同口味。”她说,养猫的人很多,大家都会经常探讨,猫粮的营养指标优秀与否,是影响宠物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因为类似的科普知识越来越多,她还订阅了几个猫粮自媒体号,都有很多用户。

萌宠饲养,巨大市场下的“双重投入” - 天天要闻

     巫小姐说,养猫最怕就是生病,前不久,家里一只大猫疑似感冒,流鼻涕,到宠物医院拍片、打针,第一天就花了900多,之后,连续治疗两周,每天100多。对她来说,猫已不仅是宠物,而是如家人一般。

     谢先生刚刚“入坑”两星期,家里来了个新客人——鹦鹉。虽然时间不长,但已经花了1000多元。谢先生家里的这只鹦鹉,身长约10厘米,展翅20多厘米。“虽然养了时间不长,但是感觉鹦鹉挺粘人的,喊它名字,就能飞到手上、肩膀上……”

     虽然,谢先生还是新手,但是他从同事身上已经学到了不少养鹦鹉的经验,要进行剪翅,避免鹦鹉飞的过高;喂食小米,勤打扫笼子;经常训练,和鹦鹉增进感情。为了保持笼内的卫生、整洁,谢先生还给鹦鹉买了尿不湿,“这可是个精细活,每次套装,都要特别仔细……”

2

知识付费、线上咨询,藏着大学问

     养过宠物的人都知道,比起日常饲养,一旦宠物生病,这个医疗费用才是大头。宠物数量的增多,宠物主人对这个领域知识的缺乏,导致宠物医疗行业日新月异,为宠医服务的软件网站也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茜,科班学院毕业、曾是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所公务员,自己创办了宠物医院,如今是知乎4.5万粉丝的宠物医疗咨询服务专家。

     说起知识付费、线上咨询,如茜向记者介绍,2005年,还在拨号上网的时代。她选择了一条那时候还很新鲜的道路——BBS论坛是最潮流的东西。“我当时就学着大家,在网上发了一个帖:‘我正在(宠物医院)实习,大家有什么宠物方面的问题可以问我。’没想到的是,真的有人给我提问。”而这个帖子,为如茜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渐渐地,如茜发现,自己明明挺认真的,可咨询的人还是变少了。“原先天涯有很多朋友问诊,每天根本忙不过来;2012年开始,就明显地慢慢少了,最后甚至没什么人问了。”

萌宠饲养,巨大市场下的“双重投入” - 天天要闻

     她做出了两个应对措施:一方面,她找到了新的平台——知乎。另一方面,她开始注重私域流量,尽可能让自己待在客户微信的通讯录里。可这个问题只解决了一半:咨询的人多了,可是明显忙不过来了。彼时的她,已经回到家乡就职于动物卫生监督所。干部梯队的工作性质,让她难以负荷太多的咨询内容。于是,她决定开始收费。“其实我刚开始不好意思收费,但是体量增长到太大了,我就没有精力覆盖那么多问题。”后来的事实证明,她的决定是正确的。“我发现收费以后都好起来了。沟通的效率提高了,沟通的用户质量也提高了。愿意为了宠物付费咨询的,多半是个优秀的宠主,他会尊重你的知识和时间,也能接受你的建议,沟通起来是非常愉快的。”

     在她的眼里,现在的生活刚刚好。为小动物奋斗,是自己喜欢的事业;一边解决宠主的问题,一边交朋友,是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刚刚好,不会累,也是有工作量。”在咨询这件事情上,她已经把自己的名字做成了响当当的品牌。

3

宠物寄养、替代陪伴,帮宠主解决难题

     不少养宠物的主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叹:“自从小家伙进了门,全家就没再能一起出门旅游了。”因为不放心宠物独自在家,家里总要留一个人。南山脚下,一家本地人开的“单行线”宠物酒店帮不少宠物主人解决了这个难题。

     200多平方米的院子,边上有8间小的“客房”。每间“客房”都是锃亮的玻璃门,都有一扇大窗户,房内有一个不锈钢的“餐桌”和一张“大床”。“去年9月开业,入住的基本都是本市的宠物猫狗,大型犬比较多。多是主人外出旅游,放在我这里寄养的。”宠物酒店主人,被宠友们亲昵地称为“狗妈”,她告诉记者:“每天除了休息时间,狗狗们都可以在院子里玩耍。每个房间都有探头,主人外出可以看到他的宠物生活状况,以解思念之情。寄养费用看宠物的体型大小,分别是40-70/天。”今年春节前,有两位宠物主人因为疫情滞留在外地,狗狗在这里寄养了几个月,“回来接它们的时候,狗狗差点就不肯离开,现在也经常带过来玩玩。”

4

萌宠饲养,发展迅速,品种多样化

     有学者指出,宠物行业在发达国家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宠物用品、宠物食品、宠物饲养、宠物医疗、宠物培训以及宠物保险等产品和服务组成的行业体系。在发达国家宠物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宠物行业发展较晚,但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及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独生子女一代逐步成为消费主力。我国逐渐增加的老人以及新一代的年轻人更加崇尚独居的自由生活,对宠物的陪伴需求加大,宠物角色也由“看家护院”到“情感陪伴”逐渐转变。在宠物消费水平方面,2019年我国人均单只宠物的年消费金额约为5,561元,相较于2018年的5,016元,增幅约为10.9%。尽管目前,猫和狗在宠物类别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水族类、爬行类、啮齿及其他类的宠物主人占比也不断提高,人们饲养宠物选择和偏好更加多样化。    

     如今,养宠群体加速扩大,宠物经济持续增长。“宠物议题”爆红的局面是个体的高自我涉入与心理投射的结果。简而言之,当人类开始习惯将自我需求映射到宠物身上,宠物饲养就全面进入了精致时代。(摄影:笪伟 hike)

本文刊于2020年11月20日《镇江日报.镇江周刊》“特稿”版

萌宠饲养,巨大市场下的“双重投入” - 天天要闻

宠物分类资讯推荐

暴打美国农场主,中国狂买巴西大豆! - 天天要闻

暴打美国农场主,中国狂买巴西大豆!

关税战第一棒,打痛美国农场主! 美国关税一下来,中国转头就向巴西订购了40船大豆,至少240万吨! 在这场中美关税战中,美国农场主已经成为第一批最大受害者。为什么?因为农业才是最....
宠物狗也能上学堂!“00后”店长开了家“宠物托儿所” - 天天要闻

宠物狗也能上学堂!“00后”店长开了家“宠物托儿所”

“豆包坐好,来,转圈,站好。”“你们都坐好,来,握手,你也握手。”4月11日,长江云新闻记者走进位于武汉江岸区的这家“宠物托儿所”,“00后”店长李韵正在对宠物狗们进行站定、握手、拒食、餐前等待等基本口令的教学。这家开在武汉闹市区里的宠物托管店,是武汉首家中小型犬“宠物托儿所”,与其他宠物托管店不同的是...
到底有多少鹦鹉是活活吓死的?答案你意想不到! - 天天要闻

到底有多少鹦鹉是活活吓死的?答案你意想不到!

一位饲养者曝照被暴风雨吓死的虎皮鹦鹉该饲养者发帖子哭诉提醒大家,在所有的鹦鹉里,玄凤鹦鹉绝对是“胆小鬼”中的冠军! 它们胆子小到什么程度呢?夸张点说,它们甚至可能被自己吓死! 只要有一丁点儿风吹草动,它们就会瞬间炸毛,二话不说直接起飞逃命,
湖北立法规定:烈性犬、大型犬不得进电梯 - 天天要闻

湖北立法规定:烈性犬、大型犬不得进电梯

极目新闻记者 吕锐 赵贝 极目新闻记者11日从湖北省住屋和城乡建设厅获悉,《湖北省电梯安全条例》将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条例是湖北省首部关于电梯安全的综合性法规,实施后将为加强电梯安全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电梯故障及事故隐患等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武汉一小区加装电梯(资料图)近年来,湖北省电梯...
养狗久了才明白,狗狗经常呜呜叫,原来是在给你这些信号! - 天天要闻

养狗久了才明白,狗狗经常呜呜叫,原来是在给你这些信号!

“半夜,我家狗子突然趴在床边呜呜叫,吓得我一激灵,结果它淡定叼来空碗——原来这货是饿到失眠了!”看到一位铲屎官的吐槽让我笑到肚子疼。狗狗的“呜呜叫”看似千篇一律,实则暗藏玄机!今天就来扒一扒狗子“哭唧唧”的7大潜台词,让你秒懂汪星人的内心O
宠物“坐”高铁 首批“乘客”已经出发! - 天天要闻

宠物“坐”高铁 首批“乘客”已经出发!

出示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现场称重……4月10日上午,来自北京的两只宠物犬和一只宠物猫成为高铁托运宠物试点服务的首批“乘客”。它们和主人同乘G119次列车一同去往济南西站。列车上,三只宠物有着各自的座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