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炮”郑丽文果然猛,公开喊出“换侯挺韩”。
然而接下来,她可能面临蓝营给予的“严重警告”,但也揭开了蓝营内部,想提不敢提的一种声量。
提“换侯”,就是不爱国民党?
现在蓝营营造的氛围,就是大局为重,含泪也要说侯友宜好。
于是洪秀柱出来发声了,这极具分量,毕竟人家当年是“换柱”的受害人,人家都出声了,旁人就没有质疑的理由;韩国瑜也与侯同框了,要知道当年侯确实对不住人家,结果人家都可以不计前嫌,你们其他人有什么资格质疑。
这就是蓝营目前的整体思路,咬着牙、闭着眼也要挺侯到底。
总之换侯就必败,不换或许还有奇迹。
然而对那些民意代表参选人而言,他们面临的则是成与败、生与死的抉择,挺到最后很可能为侯陪葬。
应该说随着蓝营不断祭出强力手段,大多数参选人保持了沉默,毕竟现在出来就是不以大局为重,就是蓝营的罪人,当选重要可离开了蓝营的支持,也等于被判了死刑。
可一向敢说敢干的郑丽文不管这一套,在风头最紧的时候顶烟上,在政论节目中公然喊出:
侯友宜不适合参选,蓝营坚持不换侯,就是要把最终选举失败的责任推给侯一人,这是没有担当、不负责任的表现。
这家伙可谓火力全开,一点没给朱立伦留面子,同时也得罪了那些挺侯的蓝营大佬们。
朱立伦再次展现挺侯的态度,同时强调违反纪律的人,一定会依据党纪严惩,这下郑丽文撞枪口上了。
到底该不该换侯
从常识来说,似乎郑丽文们更像是反骨仔,毕竟要干成一件事,就怕自己人从内部捣乱。作为旁观者也觉得,团结没错,力挺自己选出的人更没错。
那么“换侯”的争议到底在哪?
其实这与侯友宜自身的原因不无关系。
抛开民调不谈,单就从侯友宜本身来说,他是否备参选人的素质?
论口才
经常一个问题说不清,即便幕僚给写出了稿,他还能表达出截然相反的意思;对于一些政策议题,总是不断绕弯子,从不愿直面问题,最后把别人都说困了。
这样的素质,凭什么吸引选民?
论战力
每次反击都是不疼不痒,根本伤不到对手,以至于民进党已经不把他当成主要对手。再看看柯文哲,这上来就把1450等侧翼骂成狗,弄得绿营气急败坏。
侯更像是一只温和的羔羊,试问下面那些参选的“小鸡”们,如何围着你和对方干仗。
论做人
坚持不给韩道歉,对于郭台铭也只会拿当初那个诺言来约束人家,都是成年人了,真到了利益攸关时,谁还会因为你那几句话就收手。
于是王金平也建议侯友宜,作为参选人要做到:
头要软
脚要勤
脑要清
心要热。
显然王金平作为政坛老油条,也早看出了侯的问题,以上与其说是他给出的建议,倒不如说是为侯量身定制指出的问题。
侯表面表示已经收到这些意见,可他真的看懂了吗?
在郑丽文看来,这一切不是侯的错,只是他被放到了一个错的位置上。
如果当市长他很合格,但是参加选举,显然他很不适应。
在当下的困境,蓝营急需一个战力四射的候选人,就比如韩国瑜。
他一个人就能干掉绿营的那些侧翼,而且金句频出,也势必能吸引媒体的注意,这些素质是与生俱来的,很难通过后天进行改变。
应该说郑代表的绝非她一人,换韩在蓝营内部现在比较忌讳,很多人心里明明知道韩比侯更适合,却没人敢提。
郑丽文可以说让这种意见突然迸发,不再藏着掖着,而之后她也势必面临蓝营高层的打压。
但从选举大局来说,找一个更适合的人,更能让民意代表参选人安心,尽快形成统一的战斗力,恢复以往蓝营的风采,是不是在当下不利局面下的一种大破大立呢?
与其萎靡等死,倒不如豁出一切博出一片新天地,魄力是个好东西,可蓝营抓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