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侄子结婚,城里的妹妹妹夫,开车拉上七十多岁的老哥哥,一起回去。
哥哥肩上的大旅行包,好满好沉哪!
妹子吃力的御下来,放到车上。
每次回老家,哥哥都是如此啊,满包去,满包回。
“小清,我给宝玉带了一包裤头,回去别忘了掏出来给你。”
“哥哥,你啥都想着俺哩!”前排开车的宝玉连忙道谢。
“我网购的纯棉三角裤,190码,咋那么紧!我穿上嫌勒的慌。懒得退了,给你穿吧。”
我的天哪!190码!我的宝玉穿170码。属于男人中的精品版,和我哥哥的五大三粗,不是一个类型。
“我给兄弟姐妹们,每人准备了一个200元的红包,聊表老哥哥的心意。她们都没有退休金。”
这一点,是我和哥哥每次回老家,都做到的。同胞之间,帮不上大忙,小慰问还是有的。
肯定不止慰问金吧,那一大包,神神秘秘的礼物。
“我给老二老三,每人带了两瓶酒,闲了他们抿一口。宝玉估计嫌低档,就不给你了。”
“哥哥,我也没少喝你的好酒呀。”
哥哥呵呵呵笑了。宝玉就是会说话。
兄弟姐妹见面了。坐在一起了。哥哥掏出来两瓶酒,给老二,又掏出来两瓶酒,给老三。
老二老三满脸开花,拉住大哥哥的手,说着感激不尽的话。
然后,哥哥该给妹妹们礼物了。
背着别人,哥哥旅行包里,提出来一嘟溜铁家伙:汤勺,炒菜铲子,露勺,切菜刀。
还有一个浑身疤痕的大塘瓷缸,上面印着“为人民服务”几个红字。
这些二手宝贝,哥哥都用胶带紧紧缠束着。
“二妹子,这些炊具给你。你人口多,用的费。”
“你嫂子的臭毛病,过一段时间,就要淘汰几个厨房用具。”
“我看好好的,还能用,就用洗洁精刷干净了,趁势给你带回来。”
“叫你费心了,哥!以后回来别带了。直接扔了吧。”
“上次,你给你妹夫带回来的二手鞋,帮子硬,硌脚踝。穿不成,还是扔了。”
“噫!那是俺闺女给我买的,好几百呢!我舍不得扔,想叫妹夫再穿穿。”
“你这次带回来的这个铁瓷缸,用了多少年了?农村都少见了!”
“叫我现在就扔了吧。一会儿,你外甥过来看见了,肯定躜(zuan念平声)出去老远!”
“你回去盛个油啦,腌个咸菜啦,又有盖儿,可着货。”
哥哥和我,都悄悄的给农村的兄弟姐妹发了小红包。
回程,送哥哥回家。
哥哥的大旅行包,好满好沉啊!
大姐给了他,两包自己做的芥菜疙瘩丝,有三四斤重。
二姐给了他,大可乐瓶子装的:一瓶绿豆,一瓶红豇豆,有四五斤。
三姐给了他,一包自己炸的咸食。
回到家,我拿出来哥哥给的二手裤头,一盒四个,各色花花。宝玉从不穿花裤头。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裤头,大的可笑。
“哥哥好不容易背来了,我当抹布,擦几次地再扔吧。”
“那也好。表示咱也没有浪费哥哥的心意。”
哥哥老了,舍不得扔东西,老是送给兄弟姐妹。
我太理解了!老大哥协助爹娘养家糊口,照顾兄弟姐妹,已经成为习惯了。
他是艰苦年代过来的人,俭省惯了。
能用的,就继续用;不能用的,我替老哥哥扔掉吧。
这也说明,七十多岁的善良老哥哥,他心里时时刻刻,都装着兄弟姐妹啊。
大哥,心里装着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