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的蒙古帝国,在进入元朝以后 ,为什么不到百年就宣告灭亡,退回漠北北了呢?
元朝的民族歧视是历朝历代最厉害的,元朝把全国百姓分成四等,蒙古人至高无上,具有贵族身份,是最高等级的族群。其次是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南人”是原来南宋统治地区的人群,这部分人是最下等,最受歧视的。
元朝在刑率上,蒙古人打死了其他族群的人,只需惩罚50杖责。但是如果其他族群的人伤害了蒙古人,那么是要立即处死的。
这种极其不平等的待遇,必然激起中原百姓的强烈的抵抗情绪。
元朝这种民族压迫政策,不但遭到了中原百姓的排斥和反抗,甚至邻国日本都感到反感。
大家都知道,蒙古帝国曾经西征,横扫欧亚。可能不知道元朝建立初期,也曾经两次东征日本,只不过都以失败而告终 。特别是第二次讨伐日本,还被日本俘获了大批的战俘。
日本人对待元朝战俘的做法非常极端,他们把除了“南人”以外的战俘全部处死。那么,为何“南人”会得以幸免呢?
首先,是日本人憎恨元朝的残暴统治,非常同情“南人”的悲惨遭遇。另外,日本文化受唐朝的影响非常深,他们一直认为唐宋才是中华民族的正统,而“南人”才是纯粹的中国人。
元朝灭亡的另一个原因,是元朝时期的政权十分不稳定,在忽必烈死了以后,元朝在短短的三十五年时间里,走马灯似的换了七位皇帝。朝廷内部争权夺利,乌烟瘴气。
元朝末年天灾人祸频发,尤其是黄河泛滥, 到了元顺帝的时候,已经到了不得不治理的地步。
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元朝的腐败问题就更加的显露出来了。治理黄河工程浩大,由于元朝贵族的挥霍无度,朝廷财政早已是国库空虚。没有了资金支撑,老百姓遭殃了。各级官员趁机对老百姓敲诈勒索,横征暴敛。
民不聊生,百姓只能揭竿而起。元朝末期发生了多起农民起义,以白莲教起义和红巾军起义规模最大。特别是红巾军起义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的反元浪潮,成了元朝崩毁的催化剂。
公元1368年,朱元璋率军攻占元大都,元顺帝北逃,元朝在中原地区仅仅统治98年,便被撵回漠北,打回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