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于少年漫画的打架、中二,少女漫画更有深度?

2022年11月02日12:53:39 热门 1909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呀,听小菌哔哔叨,生活乐逍遥!



少女漫画在国内一直以来认知都不够,不过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对于国内来说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很红的作品了。


区别于少年漫画的打架、中二,少女漫画更有深度? - 天天要闻

《NANA》剧照

N多年前《NANA》那么红,结果又如何,它不可能红过《火影忍者》的,这是很正常的。

如果你的阅读习惯仅是火影、死神、京阿尼等,那你极有可能严重的低估了少女漫画,从整体上来讲,少女漫画比少年漫画更有深度。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是跟所在受众的心理特质有关,就是在青春期的时候女性的心理某些地方要比男性成熟,恋爱心理肯定比打架心理要成熟。


区别于少年漫画的打架、中二,少女漫画更有深度? - 天天要闻

《NANA》剧照

不过其实都是荷尔蒙的释放,打架可以很中二,恋爱也可以很狗血。

关键就在于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可扩展性,显然是少女漫画(主旨心理)占了上风(更加成熟)。

少年漫画发展出来的表现方式是一种游戏式的思维,少女漫画是文学式的思维,如果把《红楼梦》改成漫画的话,最好是用少女漫画的形式来表现,《金瓶梅》就要用官能剧画的方式体现了(开玩笑)。


区别于少年漫画的打架、中二,少女漫画更有深度? - 天天要闻

少女漫画受众的迭代速度要比少年漫画受众的迭代速度快了一点,这样就造成了有意思的现象,比如我在看漫画的时候,正是少女漫画最成熟,少年漫画最中二的时候。

少女漫画在2000年后这次比较大的变化,就是少女漫画又回归到了原点,以轻松恬淡的校园生活、日常生活、纯爱为主,我想这以后也不会有太大变化了。

为什么呢?是因为有一部分的东西从少女漫画中切割走了,归类到了女性漫画那里。

也可以理解成尺度越来越小了,监管越来越标准了,这种情况在少年漫画那里也是一样的。



少年漫画、少女漫画、女性漫画、青年漫画要怎么分呢?

主要看这部漫画连载所属的杂志定位,连载所属的杂志是怎么样的定位,这部漫画就是什么样的定位,这是最简单精确的分类方法。

不过可能也有例外,只能说这样划分是个比较稳妥的方法。

少女漫画就是面向小学5、6年级到高中生的女性,女性漫画就是面向上班族的女性,甚至是更年长一点的。

少年漫画和青年漫画也是差不多的划分。

上世纪很多的少女漫画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很多都应该是女性漫画,所以说我这篇文章谈的内容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女性漫画,比如说BL,这也类似于上世纪的很多少年漫画以现在的标准来看,都应该是青年漫画。



少女漫画的起源


区别于少年漫画的打架、中二,少女漫画更有深度? - 天天要闻

有一个非常教科书式的说法,就是手冢治虫的《蓝宝石王子》。

不过我还听说过一个说法,第一部少女漫画是1951年的一部叫《BOKUCHAN》的作品,一个叫上田的人画的,据说是维基百科上写的,我没考证过,我觉得不重要。

要是看《蓝宝石王子》的话,你可以感觉到,那其实就是手冢治虫的一次尝试而已,像以往一样,就是做一场实验。

因为他是巨头嘛,它有一定的自由度,然后他就把宝冢歌剧团的歌剧融入到漫画里。

说到手冢治虫,就想多说几句。


区别于少年漫画的打架、中二,少女漫画更有深度? - 天天要闻

现在我们称手冢治虫都是漫画之神、动画之父,不过通过各种信息和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感觉到,在当时他的社会责任好像已经超出了一个漫画家应有的责任了。

和后来成名的宫崎骏所在的时代不一样,那时的日本社会还是个在求索中的社会,所以应该他被赋予到的期望就是文化学者,他自己也不得不这样做,他也觉得应该这样做。


区别于少年漫画的打架、中二,少女漫画更有深度? - 天天要闻

现在看手冢治虫的一些漫画内容,就好像是他的个人微博一样。

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现实中的社会正在发生着什么,他就把这件事画到漫画里,然而这件事却和他正在画的这个作品没有太大关系,甚至毫无关系,他完全就是为了起到像微博一样的作用,呼应一下社会的热点,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区别于少年漫画的打架、中二,少女漫画更有深度? - 天天要闻

第一个被记载的女性少女漫画家是水野英子,1955年被手冢治虫发掘并提携,1958年加入常盘庄。


区别于少年漫画的打架、中二,少女漫画更有深度? - 天天要闻

不过在那个时候画少女漫画的主要还是以男性为主,像石森章太郎横山光辉赤冢不二夫这种漫画家。


区别于少年漫画的打架、中二,少女漫画更有深度? - 天天要闻

早期的《排球女将》就是石森章太郎的作品,最早的魔法少女系漫画就是这批人搞出来的。

也就是实际上少女漫画是从少年漫画中分裂出来的,各出版社都看中了小女孩的消费能力实际上要优于小男孩,所以就相继推出了少女漫画周刊。

起初的少女漫画就是和我们在字面上理解的意思一样,描写了一些简单的理想化的童话式世界,一些少女漫画的套路还没有成型。

这个很好理解,大家想象一下,都是横山光辉那样的抠脚大汉画的,他们自然是不了解小女孩真正想要什么。


区别于少年漫画的打架、中二,少女漫画更有深度? - 天天要闻

就像以前的儿童节目,其实我们可以回想下小时候看的电视上的儿童节目就能发现,其实儿童并不一定想看那些东西,儿童为什么还要继续看呢?是因为没得选择,电视播什么儿童就得看什么,要么就不看。往往是大人一厢情愿以为儿童喜欢这样的节目,所以才制作这样的节目。

其实现在也一样,到少女漫画里就是这样,横山光辉他们画的少女漫画,大体上描写的都是一些淑女,或是积极奋进的少女。

大体上描写的爱情都是王子公主式的童话般故事,在那里骑白马的肯定是王子,不可能是唐僧。



为什么说少女漫画本质上要比少年漫画深刻?

说回到《蓝宝石王子》这里,手冢治虫可不是一般的抠脚大汉。


区别于少年漫画的打架、中二,少女漫画更有深度? - 天天要闻

《蓝宝石王子》这部作品不但被称为第一部少女漫画,而且还奠定了少女漫画中最重要的一个基础。

那就是:跨性别。

手冢治虫在《蓝宝石王子》中融入了宝冢式戏剧,描写了一个女扮男装的女主角,这样就启发了有腐女潜质的读者。

以前《蓝宝石王子》的中文译名,现在看来很有跨性别的感觉,像什么骑士公主、公主骑士、缎带骑士、缎带王子、王子公主,这些非常的跨性别。


区别于少年漫画的打架、中二,少女漫画更有深度? - 天天要闻

手冢治虫想要把宝冢的歌剧移植到漫画里,就要剧情上做文章。

宝冢的歌剧有女性扮演男性角色的传统,手冢治虫就要还原这些,于是就在漫画里安排了公主女扮男装。

因为剧情需要公主继承王位,但是公主是女性不能继承王位,所以就要让公主假扮成王子,这样就完成了一个跨性别。

这部作品也成了之后少女漫画的主基调,也就是跨性别,或者说是无性别。这样就高科技了,有哲学性(不是哲学)。


区别于少年漫画的打架、中二,少女漫画更有深度? - 天天要闻

这样的情景也类似于刘镇伟的《天下无双》一样,两人相爱与男女性别有什么关系呢?谁是男谁是女又有什么关系呢?

从《蓝宝石王子》开始,这种跨性别的哲学一直延续到现在。

所以说后来盛行的耽美、BL形成因素的最初源头,便可以追溯到《蓝宝石王子》这里。


区别于少年漫画的打架、中二,少女漫画更有深度? - 天天要闻

这就是为何少女漫画本质上要比少年漫画深刻,因为他对哲学性问题的探讨要比少年漫画深入。

我已经记不得在哪听到过一个说法了,就是人类的文明、科学、文化、宗教,概括起来其实就是一个东西,那就是哲学。



本文由菌菌动漫社原创,欢迎关注讨论,下期再见!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