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1日开播的《梨泰院class》由Netflix合作出品,同名漫画改编,是一部讲述“复仇”母题的韩式爽剧,目前豆瓣评分8.7,曾登陆抖音热搜榜第二,在B站相关播放量达百万次。那么这部抢占“2020第一爽剧”的头衔的热播剧如何实现现实补偿心理,充当社会解压阀?本文将从《梨泰院class》的感官快感、经典叙事和身份认同三个角度分析其爽剧逻辑(有剧透)。
感官快感:非理性因子的本我呈现
男主朴世路和女主赵伊瑞作为本剧的“爽”感担当,实质上是超越规则、实现本我的理想化人物。他们都亲身经历了正义失语,却仍然选择与丛林社会抗争,当内在意志被秩序规则限制时,他们撕开道德的遮羞布,以超越世俗的激进方式践踏在不公之上,这种主观需求不断排斥客观环境的(俗称“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情节补偿了人们在周遭环境尤其是职场文化中的自我压抑心理。
(图为:朴世路在雨夜中痛殴开大奔撞死父亲的富二代同学)
在校园霸凌戏中,秉持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男主朴世路打伤欺凌弱小的富二代,在雨夜痛殴开大奔撞死父亲的富二代,回应了人们对逍遥法外的关系户的“现世报应”的期望。
(图为:反社会人格的赵伊瑞掌掴区长夫人后被老师指责)
不怕权力阶级的市长夫人耍流氓,因为“反社会人格”的女主赵伊瑞比流氓更横,直接开怼并掌掴市长夫人。诉诸于语言及肢体暴力,释放非理性的“邪”性因子,“睚眦必报”的银幕呈现带来的感官快感完成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特权阶级的种种不公的报复性想象。男女主人设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道德感,侠骨风成了编剧对于人性的兜底,这种德性的力量为剧中灵魂人物的暴力表达提供了合理性。
此外,正如《延禧宫略》、《致命女人》中手刃反派的魏璎珞、抗拒出轨渣男的Simone一样,《梨泰院class》中的赵伊瑞以能文能武、刚强独立的高智商女性形象出现,没有落入“全能男主带傻白甜女主”的窠臼,这种“能文能武”的大女主形象,击中了女性目标群体的“爽”点,体现女性主义思潮对艺术创作的辐射。
经典叙事:“虐点”和“爽点”的1:1构建
(图为:朴世路殴打富二代被请家长)
父亲面对校长和上司的威胁认可朴世路的信念
类型片的经典叙事在于“虐点”和“爽点”的1:1构建,复仇主题需要死亡的献祭。在《梨泰院class》的前两集,男主父亲作为象征着正义的引路人身份,他的死亡将矛盾冲突戏剧化,打破了朴世路生活的一切均衡,引发朴世路复仇的合理性需求,这是人物行动的强动机,所有后面的剧情都围绕这一事件展开。父亲死亡也是剧本的“虐点”,没有前期在等级森严的社会中男主角从被打压的“虐”,就没有最终为父报仇的“爽”。
(图为:面对因杀人未遂而进监狱的朴世路)
大财阀老板进行厚黑学说教
除了悲情角色,作为博弈力量的恶人群像则是丛林法则的践行者,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拥趸。他们不存粹的恶,反而像极了每一个在世俗欲望中挣扎的普通人,在“正直公道”和“圆滑世故”的夹缝中生存。
利己主义者女二吴秀雅坚信“人之初,行本恶”,为了获得资助完成学业并获得高薪工作,选择站在朴世路的对立面;大财阀老板告诉阶下囚只有卑躬屈起、溜须拍马才能在社会中生存的更好;面对以权谋私的财阀长子杀人案,警察局长道出“别整没必要的正义,多想想你的家人吧”的言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当中,坚持英雄主义的男主,伸张正义的同时必然伴随着血的代价,比起正邪力量的博弈,这部剧更像两种价值观的激烈对垒。
孤儿出身的穷苦女二,虽然喜欢朴世路,但是不会嫁给穷小子
身份认同:多元语境的人文关怀
对于《梨泰院class》受众而言,除了跟随主人公感受快意恩仇、创业升级的移情快感,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剧中的多元语境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克里斯蒂娃在 《陌生的自我》 一书中提到,他者也是我们心理的一部分。因此,当一个社会将某一群体定义为他者并对其进行排斥时,它拒绝和排斥不是别人,正是自身的一部分,即那些它无法理解、无法接受的能量和冲动。
编剧把餐厅的位置设定在梨泰院别有深意,在朝鲜战争停战后,有不少美籍军眷都居住在首尔梨泰院,当中包括了不少美韩混血儿。在长期强调单一民族的韩国,他们被称为“异胎”,而剧中第一次描述梨泰院就是在一个特殊的节日——万圣节,为什么不是七夕节或者其他节日?因为酒神狂欢、个性张扬的“万圣节”最符合梨泰院的调性,光怪陆离、奇装异服的行为以娱乐的形式释放了不被理解和压抑的冲动,这些主流话语体系边缘化的人格在“万圣节”的狂欢中融入集体。
主角的餐饮店是梨泰院的缩影,其中,主厨是厨艺欠佳的跨性别者,服务生是脾气暴躁的前科犯,大堂主管是反社会人格的暴力女,还有大财阀的私生子,韩美混血的黑人等等,他们都在这个餐厅中找到自我认同,完成“人物弧光”的动态成长。梨泰院是一个多元包容的场域,朴世路喜欢梨泰院,不仅仅是因为他在狱后第一次与故人相遇于此,更是因为梨泰院“包容一切”的属性让他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无论是早期的金庸文学,抑或于正的《延禧攻略》,还是去年大热的《庆余年》和《致命女人》,无不陈述着一种社会文化景观即爽剧热,爽剧当道背后有其深厚的社会心理根源。
现实中的普通百姓对于阶级固化的焦虑,只能在互联网的虚拟情景中执行正义,一旦在行动上打破现实编织的理性教化枷锁,轻则可能影响自身事业、家庭,重则锒铛入狱。所以大众将颠覆现实等级森严话语体系的渴求映射在文学艺术中,希望在观剧的过程中获得现实生活中难以触及的情感体验,例如通过代入主角获得阶级跃升的快感等等。表现在市场上,就是“男频”“女频”、爽文化的高歌猛进。
目前爽剧在市场中发展空间呈现明显增幅,但是《梨泰院class》脱离了一般爽剧的标签,从整体上看是一部现实题材的作品,在坚守现实土壤的创作基础上,保持对思想性的探索,通过合理定位,从而创作出治愈而不乏深度,爽快又能回味无穷的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