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印度斯坦时报》报道称,在印度北阿坎德邦比托拉格尔一座大桥发生垮塌事件。印度媒体《论坛报》报道,印度陆军正在加速增兵,现在斯利那加通往拉达克列城的高速公路已经被印度军队接管。这个时候通往拉达克的铁桥发生折断,也极大影响了印军的后勤运输任务。
发生大桥折断的地方,位于通往边境的明斯雅里-米勒姆,这里距离实控线只有65公里。大桥断裂,导致运输工程机械的军用卡车也掉入河谷当中,桥梁的折断,影响到了当地居民和印度边境士兵7000多人的粮食供应问题。因为,粮食供应线路被切断了。
不仅如此,近日,印度陆军部署在拉达克的直升机,还有1架LCH武装直升机发生故障被迫降落的事故。可以说在今年,以拉达克地区为中心,印军的事故还会发生,不仅仅是,道路,桥梁,简陋的宿营地,还有大批各种各样的飞机拥挤在拉达克6个简易机场当中,所带来的复杂的后勤保障和维护保养压力。
这一地区地形复杂、道路状况差,加上严重的高山反应等,均影响部队的集结,机动,特别是横向机动十分困难。加之道路少、山脊窄,部队的展开、收拢和指挥、协同均很不便,更不能投入较多的兵力。
印度的部署是典型的前重后轻,主力3万人都在最前沿,而在后面则是脆弱的保障线。《印度斯坦时报》报道,印度相关部门已经开始了修缮工作,预计需要5-6天时间恢复正常交通。其实修复这样一座军用钢架桥,根本不需要5-6天时间。
直接运来1座新桥,仅需要1个小时就能完成,因为,这种快速军用钢架桥梁,就好像搭积木一样,使用各种标准件进行快速拼接,并不是普通的大桥,而是可以快速拼接搭设的军用桥梁。由此,也可以看到,印度工兵的作业能力和效率,也是低的可怕了。
同时,也说明了一点,印度的军用桥梁强度不够,无法承担20吨以上重量,否则1个卡车,1个起重机才有多重?就要压断大桥。如果才这么一点通过能力,不仅仅不能通过坦克大炮装甲车,就是大型卡车车队也无法持续通过。最惨的是,前沿印军要开始饿肚子了。
无法通过载重卡车和重武器,其实也说明了一点,印度重武器只能通过运输机空运,而且,无法持续向前方进行载重卡车大批量运输。运输量和运输强度,都必须降低,来适应沿途桥梁的承载力。
直接的后果就是,印度军队缺乏足够的高强度补给能力,陆军战斗力直接决定于后勤组织能力。陆军是一个极其依赖后勤的军种。陆军部队的自持能力极差,因此,后勤能力决定了一支陆军的实力上限。不充裕的运输能力,基础设施一塌糊涂,混乱的物流,不完善的仓储设施,更加会加剧这种情况。
火力、机动、防护,是评价一支前线部队战斗力的基本三大指标,而这三大指标的基本评价基础,就是后勤组织能力。印度军队无论有多少武器,多少部队,实际上最后还是要看后勤能力,而印度恰恰在道路建设,桥梁隧道,铁路重卡方面是长期无法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