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待最终法规释义后,台积电才有下一步的做法,现在确认断供华为还为时过早。台积电二季度收入、利润同比大增,预计三季度仍将保持增长
美国制裁华为加码,台积电如何选择?7月16日下午,台积电在法人说明会上明确表示,公司完全遵守相关规定,自5月15日起没有接华为任何新订单或给其生产产品。现阶段,台积电也没有计划在9月14日之后向华为供货。
不过,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表示,美国针对华为的新规征集意见即将结束,要待最终法规释义后,台积电才有下一步的做法,现在确认(是否断供)还为时过早。
台积电称,目前的挑战是动态调整产能,我们正与其他客户合作,进展良好。
华为是台积电(NYSE:TSM/2330.TW)第二大客户,2019年贡献了台积电14%的收入。台积电为华为代工手机、基站、服务器等产品的芯片,主要涉及制程包括5纳米、7纳米、12纳米。
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启动了新一轮针对华为的制裁,直指华为自研芯片的能力。华为及海思设计的芯片若使用美国政府管控的软件或者设备,即使生产过程位于美国之外,相关企业都要向美国商务部申请许可。美国在新规出台同时,给了120天的出货缓冲期。因此,台积电在9月14日之前向华为出货不受影响,但之后的产能要分配出去。
5月,台湾方面曾传出华为加紧向台积电追加订单的消息。彼时,台积电已经在评估实施华为订单的可能性。刘德音曾在6月9日的股东大会上称,美国对华为的新规还在法规解释阶段,尚不确定是否会向美国递出申请许可。“我们仍在观察法规执行程度,评估申请后取得许可的机会,(才能确定)是‘很有希望’、‘希望不大’还是‘根本没有希望’。现在还没到申请许可的阶段。
若台积电不再给华为代工芯片,未来华为芯片生产或将转移至中国大陆芯片代工厂中芯国际。但中芯国际的生产工艺落后于台积电三个世代,现在最先进的产线为14纳米,12纳米尚在客户导入阶段,未正式量产。
记者从供应链处了解到,受芯片断供影响,华为原定下半年推出的Mate 40系列(搭载5纳米芯片)手机相关构件排产一再推迟,且订单量有所下调。台积电一旦断供华为,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华为几乎找不到替代方案。
台积电同日下午发布2020年二季度业绩报告。季内,公司收入为3107亿新台币(103.8亿美元),环比持平,但同比增长28.9%。归母利润为1208.2亿新台币(约合41.02亿美元),环、同比分别增长3.3%、81.0%。
二季度业绩接近台积电此前给出的预期上限。4月的一季度法人说明会上,台积电预计二季度收入大约为101亿-104亿美元。当季,公司毛利率为53%,略高于此前毛利率约为50%—52%的预期。
台积电二季度主要的收入来自7纳米产线,占比达36%,为史上最高位。7纳米产线于2018年二季度正式投入使用,同年四季度成为台积电最大收入来源。2020年二季度,5纳米产线开始量产,台积电年初时预计,年内5纳米产线收入会占到总收入的10%。
台积电目前正在研制3纳米级芯片,预计将于2021年试产,目标是2022年下半年量产。
台积电CFO黄仁昭表示,由于5G持续布建和高效能运算相关产品的推出,抵销了其他平台需求较弱的现象,因此台积电二季业绩表现持续保持平稳。他还表示,未来一个季度,5G手机、高效能运算和物联网相关应用对5纳米和7纳米制程需求强劲,有利于公司营收增长。
台积电预计,三季度的营收会在112亿—115亿美元之间,毛利率为50%—52%。
7月16日,台积电台湾股票收报357.50新台币/股,跌1.52%。7月15日,台积电美股收报66.06美元/ADR,跌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