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地震前有哪些预兆?”“震时如何自救互救?”…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为“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为了提高全区人民群众防灾减灾能力,增加人民群众地震科普知识,践行“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防灾减灾主题,5月12日,华州区地震监测中心联合区科协、人防办,在华州区红岭社区内开展“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
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人员现场发放宣传彩页、科普水杯、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手册等,工作人员现场对围观群众演示当地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现场群众就如何在户外避震、如果被埋压怎么办,在家怎样避震等问题进行提问,地震宣传工作人员就一系列问题,运用专业、通俗、简洁的演示和方法进行答疑解惑,现场群众对工作人员的解说响起了一阵又一阵得热烈掌声。最后,就群众最关心的如何能够预知地震来临的问题,工作人员给出解答,目前全世界暂无提前精准预知地震发生的仪器和方法,但许多地震发生前会出现的宏观异常现象,比较常见的有井水徒涨徒落、变色变味、 翻花冒泡、温度升降、动物的习性异常等,但是宏观异象不一定都是地震预兆,希望大家一旦发现异常现象,不要轻易马上做出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应立即向属地政府和地震工作部门进行报告,在相关部门做出结论前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将地震科普知识精准直达群众心中,通过现场演示和解答,使大家更加深刻认识到地震来临时,如何自救互救,也更加意识到自然灾害随时都可能发生,自救互救才有生存的希望,同时也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防灾减灾、重于泰山 , 防灾减灾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意识,从而提升了全区的的防灾减灾能力,更加充分地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讯员:白杨 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