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发出怪声,无法控制脸部抽搐、手脚晃动,妥瑞氏症孩子的发病症状,总让人误以为他们爱搞怪。家有妥瑞儿要怎么办?医生表示:最好的治疗就是接纳,别给孩子贴标签。
三要点,认识妥瑞氏症
1、妥瑞氏症发病于儿童时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会反复出现动作与声音的Tic(抽动)症状。
妥瑞氏症起因于大脑内的多巴胺受体过度活化,主要症状就是不自主的动作与声音异常,医学上称之为“Tic”。这个字源自于法文的“tique”(扁虱),扁虱叮咬牛马时,牛马出现的急促、欲甩掉扁虱的动作,有时还包含声音,来形容tic症状。
2、妥瑞氏症男孩明显比女孩多了5倍以上,症状有可能好转或消失。
妥瑞氏症流行率约每百人就有1人患病,好发的年龄约在5~8岁,男孩较常见。30~40%的患者成长到青年时,抽动的行为会自动消失,有30%会显著减少,换句话说,只有约30%的患者终其一生与妥瑞氏症共处。
3、妥瑞氏症不会导致智能退化,但常会合并其他的共病症与问题产生。
妥瑞氏症既非心理疾病也不是精神问题,是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不会影响智能发展。倒是抽动常干扰读、写、专注而导致学习能力下降,也常合并其他的共病症,如过动症、强迫症、抑郁症、情绪障碍等。
确诊妥瑞氏症,须符合4要件:
1、有多发性的不自主动作
2、发生一种或多种的不自主声音
3、发生的年龄小于18岁
4、症状持续时间大于一年
妥瑞氏症的症状:可分成动作型与声音型
tics可分为动作型与声音型两种,又各自可分为简单型与复杂型如下:
动作型的tics
(1)简单型:突然、短暂、无意义的动作,例如:眨眼、眼睛动作、装鬼脸、鼻子抽动、噘嘴、摇头晃脑、耸肩、紧缩肚皮、手脚晃动、手指移动等,通常在动作的期间小于一秒。
(2)复杂型:出现看似有目的性的动作,例如:持续地看着某个东西、碰触东西或别人、跺脚、模仿别人动作、猥亵不雅的动作……等。
声音型的tics
(1)简单型:快速、发出没有意义的声音与吵杂音,例如:清喉咙、咳嗽、擤鼻涕、吐口水、发出尖叫声、吸吮声、似动物的叫声及数不清的其他声音。
(2)复杂型:有时也会突然说出有意义的言辞,例如:重复别人的话、秽语症(猥亵、不恰当和具有攻击性的字眼或表达方式)。
为何妥瑞儿会做出这些动作?
其实这些动作的出现有时是不自主的,有时则是患者有一种不动不快的冲动,也就是说不动的话就会很不舒服,动了就可以得到舒解。当然他们有时候可以暂时地把它强忍下来。
就目前之了解,压力及紧张有可能明显地影响tic之发生频率及强度;除此之外,大多数患者在家时因放松心情及安全的气氛下,也会完全表现tic的症状,熟睡时大多完全消失。
妥瑞氏症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
轻度妥瑞儿如果能适应奇怪的不自主动作,其实不需药物治疗。除非tic症状已经严重影响到父母或孩子本身的日常社交生活,才考虑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可分成两大类:
1、行为治疗:建议可先尝试非药物性的行为治疗,其治疗方法为训练妥瑞症患者一旦察觉到tic来临的前兆,便试着做出某些相反或是较不影响他人反应来取代原有的tic,如此一来便可减少症状对自己及他人的影响。
2、药物治疗:主要会用多巴胺拮抗剂,通常都会有十分显著的疗效。
妥瑞儿照护要点
1、让妥瑞儿从事有兴趣、可持续的活动
动作型的妥瑞儿可多参与消耗体能的活动,如运动、打鼓、跳舞等;声音型的妥瑞儿则可从事朗读、唱歌、吹奏乐器等活动。只要家长能找到妥瑞儿的特长和兴趣,让他们有所发挥,症状就会慢慢减轻!
2、适度给予孩子空间,不要过度关注病情
tics既然是不自主动作,病患本身就无法百分百抑制,家人可适度忽视妥瑞儿症状,不须刻意要他们压抑动作或声音,让孩子学会如何跟病症互相适应,才是正确的态度。
3、将病症告知老师,携手建立友善学习环境
妥瑞氏症发病大多是学龄儿童,可向老师清楚说明孩子目前的情况与症状,以便老师能适时向班上同学解释妥瑞儿的病症与需要帮忙的地方,建立友善互助的学习环境,避免霸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