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女子中,张幼仪的人生也许相比那些才华横溢的女子是最不起眼的,这就像她卑微的婚姻。拥有过一个最风流倜傥的丈夫,可是他的心却从来没有在她的身上停留过哪怕片刻,可是她依然爱他,敬他。
这样大无畏的牺牲,放在一个温柔曼妙的女子身上,最是令人痛惜。可是,她从这痛惜里走了出来,破茧成蝶,终于把自己修炼成了他即使不爱,也不得不敬服的人。
1
1900年12月29日寅时,江苏宝山县的一个小村子里,张家生了一个女孩。
父母给这个新生儿取名叫张嘉玢,小名幼仪。“玢”是一种玉,“幼”字中含有善良的意思,“仪”表示一个人外表和容貌端庄。
张家是当地巨富,祖辈曾在清代做过地方官,祖父张祖泽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曾在苏州向曹沧洲学医,后又相继在上海、南翔一带开设诊所,是当地有名的中医。
张祖泽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挑了“嘉、国、邦、明”这四个字排辈起名字。其中“嘉”和“明”谐音“家”和“民”,“嘉国邦明”的意思就是“由家至国再及于人民”。张幼仪就属于“嘉”字辈。
张幼仪可谓是当之无愧的大家闺秀。
2
15岁,是张幼仪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因为她要嫁人了。四哥告诉她,她要嫁的是一个颇有才华和理想的年轻人。那时候,张幼仪是开心的,还带着些许期许。
徐家的聘礼很快送到了,张幼仪当时正在江苏都督程德全创办的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二年级,徐志摩也只有16岁。
因为要结婚,张幼仪只读了三年书就被迫离开学校了。她的四哥张公权时任浙江都督朱瑞的秘书,他视察各学校时,在杭州第一中学发现有个学生的作文很突出,作文题目是《论小说与社会的关系》,文笔老到,大有任公梁启超的气魄,且书法俊秀,才华横溢。
几经探寻,张公权得悉此人名叫徐志摩,是硖石一个地主富豪人家的独生子。公权自告奋勇,写了封想要联姻的信给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徐申如当然喜出望外,立即回信说:“我徐申如有幸娶公权之妹做儿媳。”
1915年,年仅15岁的张幼仪与尚在北平大学读书的徐志摩结为夫妇,随后张幼仪就搬到浙江硖石徐家去做少奶奶了。
3
新婚之夜,徐志摩没有进洞房,而是躲到奶奶屋里睡了一晚。后来,由于大人的督促,徐志摩才在佣人的簇拥下,进了新房。
婚后,依父亲的意思,徐志摩应该参与管理徐家的一些工厂、作坊,可是徐志摩对这些毫无兴趣,他整天捧着书,心里觉得空荡荡的。
实在无聊时,徐志摩会对张幼仪说些在杭州一中和北平大学读预科时的事。语气里的那种兴奋、愉快和留恋,让张幼仪很是感动。她问徐志摩:“既然那么好,为什么你现在不再去读书呢?”
张幼仪看着失落的徐志摩,温柔地说:“你不用着急,我来替你想办法。”
张幼仪是个聪明人,她想到了二哥张君劢。张君劢很快就帮徐志摩联系了上海的浸信会学校。
1917年,张君励为徐志摩引荐了自己在日本求学期间的恩师梁启超,这个徐志摩偶像级的人物收了他做入门弟子。这时起,徐志摩就有了去美国留学的想法,但每每和父亲徐申如提起,总是被毫不犹豫地拒绝,直到1918年他和张幼仪的第一个儿子徐积锴出生。
于是,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在梁启超的推荐下赴美国自费留学,就读于克拉克大学历史系。
1919年6月,徐志摩从克拉克大学毕业。同年9月,他考入久负盛名的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1920年9月24日,徐志摩打点行李到英国去。正是因为这次英国之行,徐志摩认识了林徽因、爱上了林徽因。
为了追求林徽因,徐志摩抛下了英国陪读并怀孕的张幼仪,这是张幼仪的人生中一段最灰暗的日子,是他的哥哥将孤立无援的妹妹接到了柏林生活并生子。
之后,徐志摩又追到柏林找张幼仪签离婚协议,因为那时候林徽因已经回国了,他急着回国追求林徽因。 徐志摩回国后还没报效国家,就先做了一件一鸣惊人的事儿——在1922年11月8日《新浙江》副刊《新朋友》的“离婚号”上,发表了中国第一宗西式离婚通告。
就在这个时候,极度绝望的张幼仪考虑要了断自己和孩子的生命。
她想,干脆从世界上消失,结束这场悲剧算了,这样多简单!
后来她记起《孝经》上第一个孝道基本守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岂毁伤,孝之始也”,才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就这样,张幼仪以她惊人的人格力量渡过了人生的第一个难关,她选择更轻松地学习,更自在地生活,看着儿子快乐地长大成人。
4
1924年,离婚之后身在德国的张幼仪没有颓废,她雇了保姆,自己刻苦学习德文,进入斐斯塔洛齐学院攻读幼儿教育,拒绝异性追求,洁身自好,独自抚养次子彼得。
彼得夭折后,她没有抱怨,而是带着一身本领,动身回国。德国的孤苦无依和韬光养晦,为她回国大显身手积累了资本。
1926年夏,张幼仪回到上海。此时,张幼仪的四哥张嘉璈已经是中国银行副总裁,并主持上海各国银行事务,徐申如也把海格路125号的房产送给张幼仪,使她在上海衣食无忧。
徐家二老待张幼仪胜过亲生女儿,他们甚至把家产一分为三:徐志摩和陆小曼一份,长孙徐积锴和张幼仪一份,他们老两口一份。
德国5年,张幼仪如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回国后的张幼仪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女子商业银行,出任副总裁。她把办公室设在了银行大厅,职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让濒临倒闭的上海女子储蓄银行起死回生。
张幼仪在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的同时,八弟张禹九与徐志摩等四人在静安寺路开了一家云裳服装公司,张幼仪出任总经理。
5
离婚后的张幼仪,一直和徐志摩保持着朋友的关系,并在他危难的时刻,不时接济徐志摩的生活。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在济南附近党家庄飞机遇难,张幼仪派13岁的儿子徐积锴与八弟一起料理前夫的后事,后又主持了徐志摩的葬礼。
在徐志摩、陆小曼结婚后,张幼仪依然照顾徐家父母。1931年,徐母病重,她还以义女的身份操持徐家家政。
1949年,张幼仪定居香港,认识了她的房客苏季之。这位医生性情温和,谈吐风雅,不料老婆弃他而去,他一个人抚养4个孩子。相似的命运让张幼仪与苏季之惺惺相惜,加上住在一起,宛如一家人,难免日久生情。1953年,苏季之向张幼仪求婚了。
1953年8月,孤单漂泊了31年的张幼仪与苏季之在日本东京银行大街一家大酒店举行了一场盛大隆重的婚礼。
婚礼上,54岁的新娘淡雅的脸上洋溢着少女一般幸福的红晕。
6
张幼仪说过,她不恨陆小曼,恨的是林徽因,但恨的也不是她硬生生拆散了她的婚姻,而是她既然答应了徐志摩,却又反悔,把他甩了。
第二任丈夫过世后,张幼仪到纽约居住,直到1988年去世,她是徐志摩情感生活中活得最长的人。也许,张幼仪才是那个最爱徐志摩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