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媒报道 "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昨狡辩表示,因确诊者母数较小,新增死亡数会让致死率提高,但从死亡总数或每百万、10万人口死亡数,台湾染疫死亡率仍远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此,民众党"立委"蔡壁如今表示,台湾"有症状才筛检",错失早期诊断、治疗的机会,轻症转重症机率也增高,"恐怕这才是陈时中指挥官不愿意告诉民众的真相。"
对于台湾染疫死亡率是用死亡人数除以确诊人数计算?还是每百万人计算?蔡壁如说,若用前者计算,这些数据都是"指挥中心"提供的,也是"疾管家"网站和"卫福部"官网每天公布的数据。"陈时中怎么会因为'立法委员'质疑,就否定自己每天说出的话?关乎全台湾人生死的'疫情指挥官',话可以乱说吗?"
蔡壁如表示,根据台大公卫专家詹长权的资料,台湾和日本"年龄别新冠肺炎死亡人数"比较后发现,台湾从50至59岁年龄层死亡人数明显增加,原因就是台湾"有症状才筛检" ,但发现确诊时,病毒可能已在体内潜藏1段时间,破坏了免疫系统,轻症转重症机率提高,甚至出现猝死案例。
蔡壁如说,在没有普筛的情况下,"少筛、少确诊"伴随而来的是"高死亡率"。根本的原因就是台湾的筛检量太少,确诊个案被低估;她也举例,截至今年7月5日,与邻近国家、地区每千人核酸筛检人次比较,香港2677人次、新加坡2326人次、韩国207人次、日本126人次,而台湾仅有63人次。
"只有诚实面对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蔡壁如呼吁,民进党当局应扩大核酸筛检量能,针对已出现确诊个案的社区,优先进行筛检,并针对死亡个案进行RCA(根本原因分析),分析死者年龄、居住地、工作型态、慢性病等资料,帮助卫生机关掌握高风险族群,避免衍生为重症,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