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讯)台湾“海巡署”新型600吨巡防舰开始铺设龙骨,他也将成为台湾首款装备火箭弹的海巡船只。
据台媒6月18日报道,台湾“海巡署”舰队分署18日表示,海巡新型600吨首艘巡防舰(CG137)及35吨巡防艇(PP3581),18日在高雄举行安放龙骨祈福仪式。舰队分署公布的舰艇预想图,主炮位配备台湾“中科院”研发的“镇海火箭弹”。

台湾600吨巡防舰想象图 图片来自台媒
台湾“海巡署”舰队分署通过脸书贴文指出,接续第3艘35吨巡防艇开工后,舰队分署于18日举行“600吨舰及35吨艇”第一艘联合安放龙骨仪式,期待筹建“海巡舰艇发展计划”的舰艇陆续顺利完工,为“海巡”增添生力军,注入台湾海上执勤新能量。
舰队分署表示,“600吨舰建造计划”预计建造12艘,将自2020年起至2034年陆续完成交船。
台湾“中科院”公布资料指出,“镇海火箭弹”射程约10公里,可装载42枚2.75英寸(70毫米)火箭弹,负责水面近战防御任务,对射距内目标具威吓与攻击的能力。系统具备遥控与集火模式射击,搭配热显像系统,可全天候担负船舰警戒任务,降低人员临战风险,节省人力操作。
台“海巡署”曾就装备火箭弹做出解释,称经查日本、朝鲜及大陆海巡舰船,最大武力均为76毫米舰炮,较台湾1000吨级以上巡防舰目前配置的40毫米舰炮强大。另台湾海巡舰40舰炮为由台海军拨交的防空、反舰两用舰炮,为通过军购管道向外国采购的军事武器,因台海军对40舰炮尚有使用需求,无法再拨交供2018年起执行的“筹建海巡舰艇发展计划”新造的600吨级以上巡防舰使用。
台“海巡署”执行海上巡防任务时,“不明违法”目标火力难测,综合考虑海巡任务需求、各国海巡武力、火力威慑性、岛内自主生产及后续维保时效等因素,改以“中科院”研发的“70毫米火箭弹武器系统”取代40舰炮,并命名为“镇海火箭弹武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