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留学生目的地
2022年9月28日,全球化智库(CCG)与中国银行共同研究编写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正式发布。报告显示,中国依然是最大留学生源国;越来越多留学回国人员参与国家治理。
短期来看,除欧洲国家接收的国际学生有所增加外,美洲、大洋洲、亚洲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及全球局势变化导致边境和签证政策变化影响,接收国际学生的数量有所下降,其中美国留学人数下降较快。
不过,就目前来看,美国仍然是全球留学生的首选目的地,其次是英国,中国则成为全球第三大留学生目的地。留学生们在异地求学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为这些地方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和就业岗位。
比如,仅在国际学生聚集的加利福尼亚州和纽约州,国际学生就产生119亿美元的经济贡献,并支持了12.5万个工作岗位。国际学生除了向其留学目的国支付高昂的学费之外,也支出了住宿、零售、交通、健康保险等领域的大笔消费,生活消费带来的市场需求扩大为留学目的国创造大量工作机会。
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学有所成后回国参加祖国的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与日俱增,除了本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之外,去国外深造的留学生们归国率也在逐步提高,更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人才到国内工作。
根据CCG《2020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相关调查,2020年着手回国就业并向国内岗位投递简历的留学生人数较2019年增加67.3%。随着更多的留学生学成归国或短期工作后归国,中国正在逐步形成“出国深造—回国就业”的国际人才环流趋势。
由此可见,随着我国的经济大环境的改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中国为国服务,而越多的人才加入,国家的经济发展将会越来越好,更加具备吸引力,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对于加快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目前中国高校的留学情况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顶级高校出国留学率正在逐步减少,清华大学本科留学率从2019年以前的接近30%迅速降低到不到15%;北京大学的留学率也在逐年降低,其走势也和清华大学保持一致。
除此之外,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学生们出国留学的意愿不再像以前那么强烈,这些学生更愿意在国内深造。而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则是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不少地方已经逐步赶上甚至反超了欧美哪些教育发达的国家。
在家门口本来就有优质大学的时候,学生们不再将出国留学作为第一首选目标,首选变成国内高校;,国内对于自身的教育也是越来越自信,在高等教育某些方面,从跟跑到齐头并进,展望未来,将会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领跑者。
目前国家对于我国高校的学科评估也不再是跟随西方的评价指标,而是按照国家的实际需求来进行调整——最具代表性的第五轮学科评估提出的破五唯,多方位的参照相关学科在科学研究、立德树人以及社会贡献等方面的指标对学校的学科建设进行评价。
写在最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求学并不是关起门来闭门造车,而是需要开眼看世界,这样才能够做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对待留学生出国留学,我们不能一味地苛求,以为出国的学生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虽然有不少学生出国留学之后就定居在国外,变成为他国服务的人才,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同样也有不少人学成之后归来,为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就好比两弹一星元勋以及近20年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们,他们很多人都具备了留学的经历,但是他们对国家的贡献是无法否认的。
就好比刚开放公费留学的时候,就有人曾经说过,不要害怕学生出去不回来,要勇敢地走出去,即便一百个人只要回来一个,那我们也是赚了。更何况从现在留学生的归国率来看,80%以上的留学生学成之后都选择了回国服务,远高于预期。
大家对于我国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学成之后愿意回国服务,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