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东时间8月7日,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美国非农新增就业再次超预期增加176万人(预期148万)。失业率相应从11.1%回落至10.2%。
一、就业修复边际放缓
7月非农就业数据标志着经济重启后美国就业市场连续第三个月的超预期反弹。5月起美国非农就业累计增加近930万,已经回补疫情以来损失就业人数的42%,但失业率仍高于次贷危机时的高点(10%)。需要注意的是,目前BLS单独统计的每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仍维持在疫前趋势水平的6倍左右,表明尽管就业整体回暖,但部分地区和行业仍在持续失血,且存在二次失业的情况。
图1:美国失业率连续三月下降

资料来源:BLS、Macrobond、招商银行研究院
尽管非农数据好于预期,但未能缓解市场对于经济修复放缓的担忧。7月新增就业远低于6月水平(480万,减少约300万),主要原因是6月中旬疫情大幅反弹后美国多州防疫措施边际收紧,导致复工进程放缓甚至出现逆转: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等“重灾区”重新关闭了酒吧、餐馆等服务场所,返岗员工被再次解聘。
二、修复结构:三大特征
7月美国就业数据呈现出三大结构性特征:
一是服务业遇冷是新增就业放缓的主要原因。私人部门中,服务业新增共计142万,尽管仍为新增非农就业的主要来源(80.7%),但规模相较6月萎缩近7成。而制造业新增自5月以来持续放缓,7月增加岗位不到4万,不及前值的十分之一。服务业新增仍主要来自前期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休闲酒店新增59万,占服务业新增4成;零售和教育医疗分别增加26和22万人。政府部门的新增雇员则出现了逆势上升:7月环比增加30万人,是前值的近6倍,主要受地方政府公立教育机构雇员数的反弹(22万人)拉动。
图2:休闲酒店就业仍较疫前存在巨大差距

资料来源:BLS、Macrobond、招商银行研究院
二是新增就业依然来自于临时性失业的下降。7月临时失业人数为923万,较前值减少134万,贡献了8成的新增就业,再次说明就业的快速修复源自复工后大量劳动力重返原工作岗位。而永久性失业人数(288万)打破疫情后持续上升的态势,环比小幅缩减6,000人(6月增加59万)。
三是不同群体间失业率修复持续分化。从年龄段看,16-19岁的青少年(teenagers)反弹最快,环比减少3.9pct,而成年女性反弹最慢,环比仅减少0.7pct。从族裔看,亚裔/拉丁裔人群的修复(1.8/1.6pct)比白人(0.9pct)、非裔(0.8pct)更好。从学历看,受教育程度低的群体修复速度较快,这也使得时薪同比增速出现小幅回落。
三、前瞻:修复放缓,势头不变
6月中旬疫情的大幅反弹为美国经济复苏蒙上阴霾,但7月非农数据显示美国经济修复的整体趋势尚未改变。前瞻的看,三季度美国经济仍将呈现温和复苏:一是7月下旬美国新增感染数创下新高后,目前已显著下降至日均5.5万人水平,新增死亡数也开始掉头回落。
图3:美国新增确诊出现显著回落

资料来源:WHO、Macrobond、招商银行研究院
二是从高频数据来看,近期经济走势已初步摆脱疫情反弹的影响:纽约联储周经济指数(WEI)在短暂下挫后已重入上升通道,而周新增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在连续两周反弹后也重新开始下降,创下疫情后的新低(119万)。
图4:先行经济指标重拾反弹态势

资料来源:NY Fed、ECRI、Macrobond、招商银行研究院
三是7月底到期的额外失业补助将促使失业人口积极寻找新工作。芝加哥大学的研究表明,“关怀法案”中每周600美元的额外失业补助使7成失业人口的收入高于原薪酬,大幅打压了就业积极性。共和党近期提议的“治愈法案”(HEALS Act)将额外失业补助大幅削减为每周200美元,但仍需与民主党达成共识才能通过国会,目前两党仍有较大分歧。
-END-
本期作者:
谭卓 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
田地 宏观研究员
转载声明:
1、原创文章在推送一天后才可进行转载。
2、转载时需要保留全文所有内容,不得进行任何删改。转载时注明出处,并在“原文链接”中保留原始公众号文章链接。
3、授权方式:一般转载只需要正常标注信息即可。
若发现未经授权转载者,一律举报。毕竟原创不易,感谢您对招商银行研究的认可和理解。
注意:未经作者同意不得二次转载,转载时必须保留本转载声明。
责任编辑|余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