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随着李坡桥最后一方混凝土入模,这标志着小清河复航工程首座悬浇梁合拢完成。至此,小清河复航工程济南段全年累计完成投资6.09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今年1月16日,小清河济南港开工建设,泉城喜提“出海口”,济南港“一港两区”作为济南直通海洋的对外开放“战略基点”,将补齐济南内陆港口的“短板”。
目前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建设正在“加速跑”,预计明年6月底前济南港两港区码头主体工程建成。将来,2000吨级河海直达船可实现河海联运,货物由济南港装船后直达龙口港。
将来可满足1000吨级船舶通航
济南市区段防洪标准达100年一遇
小清河复航工程起点位于济南荷花路小清河桥下200米处,终点为潍坊港西港区羊口作业区,跨越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五市,长169.2公里,济南段全长29.34千米。该工程可满足1000吨级船舶通航,每年分流超过4000万吨货物。
小清河复航工程主要建设三级限制性航道,改建桥梁13座,迁建柴庄节制闸1座。今年5月30日,最后一道闸门和启闭机的安装完成,小清河复航工程首道节制闸建成投用。
此次迁建的柴庄节制闸位于小清河起点荷花路桥桥下200米处,距离原闸址5.3公里,主要承担着小清河调洪、灌溉、治涝、通航等功能,是小清河通航入海的首座节制闸。
小清河复航工程全线竣工后,可满足1000吨级船舶通航,每年分流超过4000万吨货物。
届时,小清河干流及分洪道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标准,其中济南市区段达到100年一遇标准,将有效保护小清河两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明年6月底前完成济南港两港区码头主体工程
打造长江以北“四最”内河枢纽港、龙头港
作为小清河复航工程的枢纽工程,小清河济南港规划建设主城港区和章丘港区,形成“一港二港区”格局,总体规划港口岸线6170米,生产性泊位总数27个。
济南港主城港区位于荷花路小清河大桥下游200米,是小清河沿线港口的龙头港,致力于打造成长江以北科技含量最高、功能最齐全、设施最完善、环保标准最高的内河枢纽港。
章丘港区位于国道308小清河大桥下游150米,与主城港区形成互补,将建设成为具备基本功能的综合性、现代化内河港口。
作为小清河沿线港口的龙头港,主城港区将发展成为以集装箱、件杂货等货物的装卸及仓储为主要功能,同时兼具运输换装和集疏运、运输组织管理、数字化服务、口岸服务和商贸服务、临港工业、港口物流园区等功能的大型现代化生态港口。
济南港是小清河复航的枢纽工程,济南市致力将其打造成长江以北科技含量最高、功能最齐全、设施最完善、环保标准最高的内河枢纽港、龙头港。同时利用济南港临近机场、董家铁路货运站及周边路网发达的优势,实现铁水联运和公水联运集散、疏运,打造集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为一体的“四港合一”综合枢纽。
小清河,黄河流域山东省中部渤海水系河流,源起济南市泉群。1904年(光绪三十年),于济南西郊睦里庄玉符河东堤建闸,引玉符河水东流入小清河,自此小清河上源向西延至睦里闸,向东流经济南市的槐荫、天桥、历城、章丘等,至寿光市羊角沟流入渤海。
为小清河复航工程做准备的小清河济南段整治工程于2020年5月全线改造完成并开放,按照国家A级标准打造,全长约60公里,自西向东分别是睦里桃源段、康体养生段、静享乐活段、济泺风情段、古济新貌段和山水艺术段“六段风貌带”,突出小清河特色、反映济南特色文化,成为市民的休闲打卡胜地。
睦里桃源段利用现状林地,适当疏苗,同时两岸增加桃李类春季观花植物,形成“桃溪柳陌”的世外桃源郊野景观氛围。河道两岸种植的芦竹、波斯菊等陆生植物以及睡莲、香蒲等水生植物,把河道装扮得分外美丽。展现出一幅和谐共存的生态之美。
睦里闸是小清河的源头,位于济南西郊睦里庄,孤悬于玉符河大堤之上。坝南湿地中有两支溪流汇入闸下,东向的来自玉符河,西向的来自黄河,这水先是一半绿一半黄,泾渭相拥,既而又全部变绿,悠悠流淌,形成了小清河源头特有的水文景观。
康体养生段西起西绕城高速,东至腊山河西路,全长约3公里,改造面积约363亩。结合现状坡地新增滨河栈道及亲水平台,树种选择松柏类的植物,结合自然驳岸和现状场地扩建亲水平台和沿河木栈道,打造立体亲水环境,形成竹林绿道和杉林栈道特色,打造“松草延年”的养生特色。
该段主要以丰富生态环境为主,为周边康养人群及居住区提供多样化、设施简单的运动空间,并根据服务半径设立休憩空间。色彩上以白色、灰色、蓝色、紫色等沉稳冷静的颜色,让场地整体给人宁静安稳之感。
静享乐活段西起腊山河西路,东至无影山北路,全长约6.9公里,改造面积约1000亩。运用动感的曲线和丰富的色彩,展现活力运动文化。
结合现状腹地宽度,游步绿道与慢跑绿道时而合并时而分离,局部结合地势打造立体绿道,植物以色叶植物为主,形成“金玉满堂”的种植特色。
济泺风情段西起无影山北路,东至国棉一桥,全长约3.6公里,改造面积约202.5亩,主要展示老济南的民国风情和津浦线的铁路文化,依托现状绿地及津浦铁路整合出民国特色公园,植物种植以荷风槐影为特色。
利用现状游步道,打造滨水健身绿道,局部点缀亲水挑台;设计高架栈道眺望津浦铁路和小清河,丰富观赏视线的层次;抽取老式列车、铁轨等文化符号设计特色景观小品,展现色调鲜明的民国铁路风情。
古济新貌段西起历山北路,东至二环东路,全长约2公里,改造面积约210亩,反映小清河(济南段)的历史记忆和时代新貌为主题。
作为城市段的核心,依托现状整合出板桥广场、板桥码头、荷韵长廊、启航广场、泉韵广场,通过增加渔趣圆雕、百舸争流雕塑、船型花池、荷花构架等景观小品,展现开敞大气、水岸相容的景观风格。
山水艺术段西起二环东路,东至济广高速,全长约14.6公里,改造面积约336亩,设计以流畅、简洁的线条描绘出现代景观与山水艺术的双重美感,反映小清河(济南段)的山水情怀与艺术气质。
南岸结合现状场地,从古典诗画中汲取灵感,打造锦华轩景观节点,将空间以丰富的形式变换、围合,打造出一处具有古典韵味、思绪升华的空间场所;以现状生态环境为基底,打造水径云堤林间栈道,构建多层次的景观通廊,丰富多样化的游览体验。
北岸则充分利用现状步道与场地,打造连续的健身绿道、篮球乐园、山水清华等多样化的休闲、运动场地,通过融合中国古典园林衔山抱水、和谐共生的理念,构建鹊华山韵、荫樾亭等景观节点,与鹊山、华山前后相映,打造水中山影粼粼、山峰雄健的景观效果。
小清河是一条历史记忆之河,
见证了泉城济南城市发展的千年沧桑。
小清河复航工程
打造绿色高效的“黄金水道”,
真正让沉睡多年的小清河
“活起来”、“忙起来”、“靓起来”。
古老的小清河,再次通航已指日可待,
而济南港也将成为泉城济南的新名片!
---END---
摄影:陈泽震、陈铟、魏华、王琴
王啸、王成永、邵凯、新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