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津滨海客户端】
编者按
站在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开创新局面!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天津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奋斗目标和总体要求,描绘了天津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大会提出构建“双城互动、新区带动、各区联动的区域发展格局”等新部署,对“滨城”提出新要求,寄予新期待。新目标催人奋进,新征程鼓舞人心。为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可喜成就,特别是新时代美丽“滨城”建设、街镇经济发展丰硕成果,6月27日起,滨海新区融媒体中心推出系列报道,聚焦街镇经济、基层治理、民生改善、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动态、发展成效与未来规划,真实记录、报道传播美丽“滨城”、活力街镇发展巨变以及“滨城”人民的幸福生活图景。今日聚焦大港街道。

街镇坐标
大港街道位于天津东南部的渤海之滨,成立于2013年12月30日,由原迎宾街道和胜利街道合并而成,是大港地区的中心城区,北侧津港公路以东至板港路、津港公路以西至李港铁路,南至独流减河,西至日板浮法玻璃厂,东侧世纪大道以南至凯旋街、世纪大道以北至津歧公路。辖区内有自然小区44个,下设34个社区居委会,辖区面积46平方公里。
街镇名片
大港街道辖区内坐落着天津石化公司、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中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等国有大中型企业,还拥有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天津市国土资源与房屋职业学院、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天津市农村教育培训中心、天津市法官学院、天津市检察官学院等大中专院校及专业教育培训机构,临潮湖、望海山、学府园、世纪广场、大港公园、湿地公园、大港大剧院等旅游景点和特色建筑交相辉映,是滨海新区南部重要的商业文化中心。
高质量发展看亮点
守正创新聚活力
引育发展新动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港街道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 激发石化产业链条新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跃升。
依托区位优势
打造优质招商平台
近年来,大港街道抢抓新的发展机遇,做好“引”的文章、下足“育”的功夫、加快“转”的步伐,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大港街道聚焦招商引资、楼宇服务、税源管理,促进楼宇资源与招商力量相互协调、与招商信息相互匹配,打造示范楼宇和优质招商平台。
街道还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整合石化生产、贸易零售、仓储物流、金融机构,形成完整产业链条。
为落实新区两翼齐飞战略布局,实现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港街道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培育高新技术示范企业,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水平提升。同时,依托“滨海通办”平台,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推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融合。
当好“店小二”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在招商引资不断突破的同时,大港街道按照“项目开工才是硬道理、项目投产才是生产力”的思路,将“店小二”式服务贯穿于项目落地、手续办理、开工建设、投产达效全过程。街道以“双万双服”活动、驻企工作组等常态化联系企业制度为载体,用足用活区级及以上各项惠企政策,为“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智能制造企业提供政策指导服务,切实把政策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同时,及时收集企业诉求,集中研究解决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大港街道还建立完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和高品质生活指标体系,对街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加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因地制宜打造改制企业式、园区式、楼宇式、平台式共同缔造理事会,联合聚力、抱团发展。与辖区16家石化改制企业建立“党建引领共同缔造”联席会议机制,发挥石化产业园区共同缔造理事会作用,解决企业发展难点痛点问题。同时,利用大港街道商会资源,广泛宣传推介招商,加大与金融系统合作力度,积极对接制造类、销售类企业,缓解中小微企业资金问题。
立足石化产业
激发产业链条新活力
坐落于大港街道辖区的天津大港石化产业园区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医药行业为主要发展方向,随着自身不断发展,用好优势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形成以精细化工产业为主,辅以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等产业的发展现状。目前,该产业园区注册企业157家,其中四上企业30家。
“我们公司在生产方面要求比较高,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很多措施需要及时落实到位。”大港石化产业园区的一位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之前我们还担心生产会受疫情影响,没想到街道和园区的领导比我们考虑得都仔细、超前,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成立专班深入各企业进行走访,很快就帮我们解决了难题。目前,我们已经在这片沃土上扎下根,发展后劲越来越足!”
据介绍,大港石化产业园区在大港街道响应滨海新区坚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补齐发展短板、做优发展空间、促进产业链协同、增进民生福祉的号召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今年以来,大港街道精准发力,厚植创新发展土壤,加快石化产业园区建设,深化开展助企服务,完善生活配套服务清单,在人才落户、子女就学、补助申请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以产城人融合发展全力助推大港街道经济腾飞 。
“长兴化学、嘉泰伟业、鲁华鸿锦新材料、渤大硫酸、津康制药、渤化精细基地等重点企业在园区内产值占比较大。”天津大港石化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园区将结合大港街道确定的发展方向,根据园区现有企业情况,遴选新材料、医药、环保及精细化工板块企业家代表组建招商专家产业联盟,共谋发展。同时,进一步提升招商人员专业水平,拟邀请环保、安全、能源等方面的专家团队,对园区招商团队定期进行培训,帮助招商人员了解政策、提高招商技能,全力为科技企业、科技项目落户做好各项准备。
解锁街镇经济腾飞密码
石化产业链 绿色新发展
日前,滨海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来到大港街道,通过实地走访、对话街道相关负责人,揭开大港街道经济腾飞背后的秘密。
立足“高质量发展的滨城副城”和“产城融合示范区”两个发展定位,大港街道坚持安全发展、绿色发展、转型发展、优质发展,在抓紧抓实疫情防控的同时,在项目招商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培育、企业精准服务上添动力、下功夫。
据大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坚持产业链招商,围绕绿色石化产业链,做好产业链重点项目规划和招商。大港街道致力于打造新材料产业主题园区,并立足园区自身功能定位,依托现有企业,进一步深耕细分领域,突出材料特色,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抓手,以前瞻布局高端材料为发展重点,发挥园区集约高效优势,加大企业引育力度,重点引进一批对上下游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链上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同时,加强协作联动,抢抓产城融合示范区发展机遇,加强与中石化、南港等区域的产业协同,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闲置低效土地厂房盘活利用,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
不仅如此,大港街道还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盘活现有楼宇,引进化工品交易中心,依托天津石化环氧丙烷、聚醚和南港大乙烯项目“以商招商、以商育商”,开展链上重点企业走访,瞄准央企和产业龙头,精准对接,招引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项目,进一步串链补链强链。围绕新材料、石油石化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链龙头企业,大港街道精准研判在谈项目产业匹配度、税收贡献度,并结合项目体量、质量和需求,个性化制定要素配置和整体优惠政策,营造产业链招商氛围。此外,街道还注重建立健全签约项目信息报送、跟踪服务机制,着力提升签约项目落地转化率,以打通产业链构建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融合打造产业生态。
“大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聚焦‘项目落地年’目标任务,牢牢抓住项目主线,克服发展空间不足、项目选址受限等问题,主动服务、全力保障,拿出更多硬招实招,抓紧引进、谋划和储备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推进项目建设见实效、出成效,全力推动街道全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幸福蝶变·我们见证
民生为先 托举稳稳幸福
大港街道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民生先动,围绕区域发展、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工作,积极探索全方位、多层次的基层治理模式,通过一项项惠民举措为辖区百姓带来稳稳的幸福。
颜值内涵双提升
老城展现新魅力
“以前经常能看到车乱停、摊乱摆、线乱拉的现象,现在通过整治,生活环境明显变了样。”重阳里社区居民刘阿姨切身体会到了环境整治的好处,“让我们高兴的还有老旧小区改造,不但把老房子粉刷一新,门口的道路也不挤了,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舒心!”
今年以来,大港街道加快人居环境整治步伐,注重精细化管理,持续提升市容环境。提升商业街区“颜值”,与企业合作共建,进一步巩固步行街、旭日路、永明路三条示范街治理成效;瞄准街巷治理“靶心”,对城区街道、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公共空间开展市容环境顽疾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提升街区形象;拔除违建“硬钉子”,持续推进“执法力量进社区”,与片警、社区、物业多方联动,同频共振,完成违建监管、社区清整等任务,为居民打造舒适美好家园。
除了城市“颜值”在改变,城市“内涵”也有了新内容。大港街道持续推进迎宾街以东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探索“撤桶并点建箱房”“定时定点投放”新模式,实现垃圾精准分类投放、集中管理。打造便民服务圈,让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持续升级。
扎牢民生保障网
幸福感触手可及
大港街道围绕“民生福祉”工程,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兜底工作,保障困难家庭、困难残疾人、退役军人及各类优抚对象补贴发放和参保,做到应救尽救、应保尽保、应帮尽帮;做好困难人员认定、就失业金发放、就失业登记等工作,加大对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保民生稳就业促发展;开启养老“大数据”模式,细化社区困难、空巢、独居老人台账,建立长效帮扶机制,让老年人享受到信息化、定制化、便捷化的居家养老服务。
探索“党建+”
打造温馨和谐家园
近年来,大港街道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多元协同+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建立完善社区治理体系,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凝聚辖区单位、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等多方资源,努力建设温馨家园、和谐家园、幸福家园。
在港星里社区,“在职党员缔造队”“美化环境缔造队”“邻里守望缔造队”“文化活动缔造队”四支核心缔造队伍针对社区建设管理突出问题,倡导大家的事大家管,形成共商共治共创合力,为社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开元里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居委会党员始终坚守一线,事无巨细地安排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社区更是以基层党组织为依托,合理调配辖区核酸采样点位人员物资,高效完成每一轮核酸检测工作。“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党员身份更亮了、社区服务项目更多了、群众满意度更高了。”开元里社区居委会主任吴静说。
此外,各社区推行民主协商议事制度,形成“小区的事情大家办、大家的事情商量办”的服务群众长效机制,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区志愿者为辅助,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记者手记
老城区迸发新活力、新科技激活新引擎、新产业带来新动能,大港街道的“新”体现在每一个角落。街道坚持传统工业支柱地位不动摇,全力抓技改、强链条、优平台,再造传统产业优势,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实现新老产业协同互动发展,奏响一曲深度蝶变的交响乐。
稳字当头、新字为要、实字为本,创新发展正激荡出澎湃新动力。未来,大港街道将坚持“政策驱动、典型带动、逐步推动”理念,在构建石化产业链新生态、企业培育、品牌建设、产业扶持等方面下足功夫,进一步密切政府、协会和企业联动,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记者 李婷婷 报道 大港街道供图)
本文来自【津滨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