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62岁的王先生被诊断为脑梗,干了一辈子刚退休没两年,突然病倒,王先生苦笑着说自己真是没福享受。
儿女拼尽全力把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王先生却说,倒还不如一走了之,现在要人照顾不说,身体还不好受!
每天都感觉着头晕乏力,眼花,视物模糊,睡觉也是睡一会就醒,这一年来被折磨得不轻。
看他舌红苔白厚腻,面色发黄,一摸脉,脉象弦!
辨证一番后分析,王先生口干且口发黏,头晕、乏力,眼睛昏花,视物模糊,考虑为实热郁于半表半里!
这股热循孔道往上冲,冲到眼睛里眼就花了,看东西不清,再上冲到头面,就出现了头晕。
故用仲景的小柴胡汤先清一清半表半里之热。加上口中易发黏,人易疲乏无力,再结合四妙散清热利湿。
开方:麸炒苍术、关黄柏、川牛膝、生薏米、柴胡、黄芩、清半夏、党参、甘草、生姜、大枣、生龙骨、生牡蛎、川芎、菊花、白芷。
7剂,早晚水煎服
10天后王先生来二诊,眼花略有好转,但是仍然感觉口中发黏,吃东西发甜。
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决明子清热名目,赤小豆清热利湿。
再开7剂,继续吃!
到了三诊时,王先生表示眼花有明显的好转,头晕有大减轻,面色发黄也有好转。
按原方加绵茵陈继续巩固,已达到更好的清热利湿功效。
开7剂,并嘱咐忌食辛辣、刺激、甜腻、生冷食物,待所有症状都消失,即可停药。
小柴胡汤大家都很熟悉,在它的主要证候当中,包括口苦、口干、眩晕,只要出现其中一部分的证候,而且病机又符合少阳枢机不利这样一个病机,就可以用了。
王先生之所以出现头晕,主要是实热上冲所致,口中发黏、口苦、以及有异味的感觉,首先可考虑少阳热上冲孔窍,选用小柴胡汤清少阳半表半里之热,再合适不过。
方中先用柴胡、黄芩,二者为肝胆药,柴胡疏肝达外,黄芩清淡内泄,也可以把柴胡看做为少阳的表药,黄芩为里药,一表一里,共奏疏肝泄胆之功效。
党参、清半夏和甘草为脾胃之药,其中甘草有甘守津回之意,半夏既和胃又顺气,三者共同起到调和脾胃的功效。
生姜和大枣在小柴胡汤中用于治外感的表证是必不可少的,二者性味辛甘透达,有着温养阳气可喜的功效,是调和营卫而达表的要药。
用生龙骨、生牡蛎镇静安神,川芎、白芷、菊花引诸药上行而清热,全方即可攻邪,也可扶正,体现了仲景组方的合理性。
需要注意的是:小柴胡汤虽然用途很广,但是只有辨证准确才能最大发挥疗效,一切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