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战事正在战场和国际政治场两条战线上日趋白热化。一方面,俄乌两军持续激战,前线的对抗远超以往。另一方面,俄罗斯在控制区组织的“入俄公投”也在同时展开。加之俄罗斯又签署“动员令”,很多西方政要、观察家开始就战争可能带来的影响发表评论。
在这些西方政要中,最起劲的莫过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和国务卿布林肯。前者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一面借俄罗斯动员部队发表评论,称美国看到了俄军在乌克兰的泥潭里挣扎的样子,但他很快就调转话头,称如果俄罗斯在对乌克兰的战事里使用核武器,那么这场战争将因此产生灾难性后果。后者则称美国已经就核武器问题与俄罗斯展开接触。
(沙利文有关核武器的发言,让外界想到了美俄之间的对峙现状)
这一系列发言让外界暂时摸不着头脑,俄罗斯政要也颇为惊诧,接受采访的俄国议员称,俄方从未说过要使用核武器。但“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风声已经放出去了。
沙利文的此番言论虽然突然,,但并非完全空穴来风,这不仅因为美国的核武器仍以战备姿态应对俄罗斯,更不用说在此次俄乌战争开始之初,俄罗斯也宣布其核威慑力量已转入特殊战备状态,这意味着俄军的运载工具已经搭载核武器,可以随时准备派遣轰炸机、核潜艇或者弹道导弹,以“三位一体”的核打击体系应对外来袭击。
此外,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在不久前的一次演讲中向北约喊话,强调俄军装备尚有优势,警告美国为首的北约不要用核武器恫吓俄罗斯。这种对等的口气让外界不难发现,美俄双方在乌克兰问题上都有可能拿出核武器一决胜负。
(和美国一样,俄罗斯也具备核潜艇、战略轰炸机和洲际导弹的“核三位一体”打击体系)
因此,尽管布林肯为了让媒体宽心,称美方有应对俄罗斯在乌克兰使用核武器的计划,还发誓要做出坚决地回应,但面对俄罗斯手中握有的大量核武器,美方也很难透露具体应对细节。
值得一提的是,美俄虽然国力差距很大,但核武库仍势均力敌,俄罗斯和美国分别拥有6255枚和5550枚核弹,两国的武器库里放着全球90%的核武器。目前,俄军部署在洲际导弹、战略轰炸机上的核弹头约有1588枚,美军则有1644枚,这种五五开的情况,已成为美俄双方棋逢对手的基本盘。而且,美俄双方都在设法改造从冷战时期就瞄准准对方的核武器。美国已花重金更换核弹头系统,开始给核潜艇大范围换装战略核威慑武器,进而研制可适用于高超音速武器的新型弹头,使其加速现代化。
(俄罗斯洲际导弹)
另外,俄罗斯也在开战前加强了战略核力量,将其列装的现代武器比例提升到了接近90%。其中最具破坏力的重型洲际导弹“萨尔马特”也已在开战后列装部队,进入战备值班状态。这种可携带10个重型弹头,或者15个中型弹头,射程超过1万公里的武器已对准了西欧和美国。这样一来,当美俄开始互用核武器恫吓对方时,布林肯对俄罗斯的警告就显出了凶险的一面。美俄之间又重新开始了冷战时“保证互相摧毁”的疯狂劲头,而乌克兰战事的变数,更有可能让核战争爆发的危险急剧上升。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已经在近期的联合国大会上向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各国强调了中国的立场。王毅特别向乌克兰外长转达了中方的见解。中国认为,各国的主权要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也需要得到遵守,乌克兰问题各方的合理安全关切要得到重视,一切致力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也应予以支持。而乌克兰战事的当务之急仍是几方应尽快恢复对话,可美俄此番触发的核危机态势让对话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大雨让乌克兰前线陷于泥泞,但俄乌两军在战场上仍旧激烈交锋)
但即便如此,中国还是提出了四点主张。首先,中国认为乌克兰问题的当务之急还是恢复对话,其次,中国还呼吁各方应保持克制,至少应该确保核设施的安全。再次,各方需要最大程度地减少平民伤亡,要继续推进人道主义援助,最后,各方需要全力遏制外溢影响。
但以中国为首的国际社会仍努力推动局势缓和,呼吁各方保持克制。毕竟乌克兰问题带来的影响已经足够紧迫,乌克兰的核设施还在成为交战各方的目标。乌克兰危机的外溢效应也在严重影响全球能源、粮食市场的稳定与安全。在全球民众可能因此陷于饥寒之时,让美俄双方收起核武器,避免灾难性后果进一步加剧就变得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