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年李强和老朋友陈赓、聂荣臻畅饮,他突然说:我也要当当将军

2022年09月08日16:26:14 热门 1035

引言

1950年2月,新中国刚刚成立之际,一切都百废待兴。就在这时,毛主席找到了李强,郑重对他说:“要不,你改行去干外贸吧!”

由于李强并没有思想准备,便下意识地拒绝了毛主席的提议,并表示:“主席,我还是搞技术吧!”没想到事情过后不久,负责经济的李富春找到他,再次请他干外贸。

这次,李富春像是早有准备,陈述了三条理由:一来,你在苏联呆了6年,懂得俄语;二来懂得机械;三来懂经济,这些都是优势。

听了李富春的这些理由,李强深知自己再要拒绝不合适,便同意了组织上的任命。

虽说李强来到外贸部门,但他传奇的红色特工生涯更加传奇和精彩。李强是谁,他有着什么特殊的经历呢?

56年李强和老朋友陈赓、聂荣臻畅饮,他突然说:我也要当当将军 - 天天要闻

图|左起:周恩来、邓颖超、蔡畅、李富春

李强思想上的两次“转变”

或许人们都记得《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这一幕: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我党的电台发报员向延安发出最后的电波:“同志们,永别了,我永远想念你们!”

就在此时,国民党特务冲了进来,这一幕便是黎明前我党地下电台极其悲壮的一幕。但是距离此时21年前的序幕,却不为许多人所知。

那是1928年10月的一个深夜:周恩来在苏联开完“六大”,便住进了中央特科交通部长李强家中。当时的李强只有23岁,正是年轻气盛之际。

李强本名曾培洪,字幼范,化名曾培鸿、曾宗达。江苏常熟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父是前清举人,父亲是秀才。

6岁那年,李强来到私塾读书,后在家乡读完小学,1920年到杭州宗文中学就读。他刻苦攻读,成绩优异,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

只因他受五四运动兴起的新思潮影响,极力摆脱传统观念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就在这时,他得到一位正在上海读书的小学同学周奎的鼓励和帮助,凭着自己在中学时数、理、化的优异成绩,成为上海南洋路矿学堂(后改名东华大学)中学部三年级新生。

56年李强和老朋友陈赓、聂荣臻畅饮,他突然说:我也要当当将军 - 天天要闻

1923年,夏中学毕业时的李强

这座学校当时是上海一所由中国人出资兴办的学校,这里有着不讲尊儒崇孔的现代气氛,比较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才能的教学方法,一切都让李强感到欣慰。

李强在这里打下了坚实的英文基础。他在中学毕业时获得中、英文两张毕业证书,成为这个学校大学部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大学时代,李强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李强曾回忆说: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时,我是上海东华大学土木科的一名青年学生。那时,国家的危亡,民族的灾难,都像山一样压在我们心头,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而五四运动所点起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烈火,仍在我们青年人的心头燃烧......

1924年5月,李强在叶楚伧的介绍下加入国民党。很快,他发现对方是个反动透顶的国民党右派人物。

在共产党人恽代英和张灏这两位共产党员的影响下,李强于1925年6月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7月,李强在上海中共曹家渡支部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1月,李强被任命为曹家渡共青团书记,12月被增补为共青团上海地委候补委员。国共分裂后,李强被开除出国民党。而这次开除,也成为他思想飞跃的标志。

56年李强和老朋友陈赓、聂荣臻畅饮,他突然说:我也要当当将军 - 天天要闻

正是在五卅运动的高潮中,李强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逐步成为一个职业革命家。

1926年初,李强任上海浦东共青团书记。他在这里把工人组织起来,还为他们办起了贫民医院和贫民学校。一面帮助工人解决困难,一面补习文化,提高文化素质与政治觉悟。

他在工作受到共青团中央书记兼组织部长任弼时的表扬,这年6月,李强任吴淞区共青团书记。7月,中共上海区委书记罗亦农将他调回。

这时,北伐军已进入江西,中共上海区委正在准备武装起义,并让强研制炸药和手榴弹,以应急需。

李强从来没有制造过武器,但他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化工公司买回石碳酸、硝酸等原料,按比例进行配制,制成了黄色炸药。由于条件不具备,手榴弹没有做出来。他们通过别的方法,还是弄到了不少手榴弹。

56年李强和老朋友陈赓、聂荣臻畅饮,他突然说:我也要当当将军 - 天天要闻

李强在苏联时期的照片

1927年3月2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的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成功,李强在起义之前制成的炸药全部用上了。

1927年2月,李强担任中共常熟特别支部书记,后成立常熟临时行政委员会,李强担任行政委员。

不久,“四一二”反革命事变爆发,中共常熟特别支部也转入地下,李强立即从常熟撤出。不久,李强秘密潜回上海,在血雨腥风中找到了中共机关,参加了周恩来亲自领导的中央特科工作。

在周恩来的请求下,李强研制无线电

1928年6月到7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会议决定在上海建立无线电通讯设施,以加强中共中央对各地党委的联系和领导。

同年10月,中央特科的无线电通讯科承担了这项任务。当时无线电在我国还是新的东西,又因国民党政府的控制与禁阻,须得自己动手制造发报机。还得自己训练报务人员,无论从技术干部或物质条件来说,都是困难重重的。

周恩来开完“六大”回到上海不久,就决定让李强研制无线电收发报机,派张沈川学习无线电收发报技术。为此,周恩来来到李强家中和他谈话,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这一幕。

56年李强和老朋友陈赓、聂荣臻畅饮,他突然说:我也要当当将军 - 天天要闻

1929年中共中央建立的第一部电台旧址

当提出要李强进行无线电收发报机的研制时,李强感到有些为难。在大学里,李强是学土木工程的,学的是“修铁路、建桥梁”,从来没有和电讯打过交道,连收发报机都没有看见过。

再加上当时反动派对无线电设备控制非常严格,书店里也找不到有关的中文书籍。周恩来说:没有中文的书,可以看英文的,你的英文基础不错,完全可以自学。

周恩来知道,为了准备上海工人武装起义需要的武器,李强曾经苦心钻研制造过黄色炸药和手榴弹,进一步鼓励说:炸药、手榴弹也不是你的专业,你不也造出来了吗?

周恩来语重心长说:国民党对无线电器材,特别是收发报机控制得很严,市面上没有成品出售,这才逼着我们自己造。这方面的中文书籍也很难找,你的英文基础好,可以买英文书刊来学。有什么困难,组织会尽力帮你解决!

听了周恩来的话,李强当即表示:既然中央已经决定搞无线电,又把任务交给了我,那我就边学边干,全力以赴!

领受了研制无线电收发报机的任务后,李强先以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身份,同各无线电行业交朋友,和他们一起研究;并同苏氏兄弟开办的“亚美无线电公司”以及“大华无线电公司”等商店来往,以便从那里购置无线电器材、工具以及制造收发报机的线路图样。

在从书店买回不少美国出版的英文无线电专业书籍进行学习后,开始试装收发报机。当时大华公司专门生产大型收发报机,李强通过关系设法把产品弄出来,一面解剖,一面研究,逐渐摸到了门道。

56年李强和老朋友陈赓、聂荣臻畅饮,他突然说:我也要当当将军 - 天天要闻

中央特科训练班旧址

接着就是制作,市面上只能买到一般零件,重要部件得到外国人办的洋行里去订货,但像紫铜管绕的线圈,洋行里也买不到,就得自己来做。

在购买零件的过程中,李强认识了大华公司的职员郑国年。此人原是南京号邮轮上的报务员,比较懂行,给过李强不少帮助,提供给他不少所需要的零件。

还有位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教会了李强如何绕线圈。给李强帮助最大的,是曾留学日本专攻电机专业,在上海创办绍敦电机公司的共产党员蔡叔厚。

就这样,在无线电设备和技术资料极其缺乏的条件下,李强和涂作潮一起试制收发报机。他们住在蔡叔厚开设的霓虹灯楼上。为了保护他们住处的安全,陈赓曾到这里来察看过。

李强和涂作潮藏在这里,呕心沥血,多方琢磨,经过日日夜夜的苦干,经历无数次失败和试验,奋战一年,终于在1929年造出自己设计、制造装成的第一部收发两用的无线电台。

这部电台的功率虽然只有50瓦,但不知道效果究竟如何。张沈川利用这部电台产品能够抄收国民党电台天气预报和国际新闻开始,最后和世界各国业余无线电台联系,证明这部电台是完全可以使用的。

56年李强和老朋友陈赓、聂荣臻畅饮,他突然说:我也要当当将军 - 天天要闻

从此,李强便和张沈川在英租界大西路福康里9号租住了一幢石库门三层楼房,作为秘密电台的台址,建立起我党第一座地下无线电台。

1930年3、4月,中央和南方局建立电台通报后,电台又转移到静安寺路赫德路福德坊32号一幢两层楼房中。同年9月,电台便转移到慕尔鸣路。

从苏联到延安

1929年9月,中共中央派李强两次前往香港建立电台。香港的电台虽然工作不到一年,但也做了不少工作。

1930年3月,中央特科举办了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周恩来让李强负责这项工作。训练班采取分散居住,单线联系,登门教学的方式秘密进行,防止敌人破坏。

第一期培训结束后,第二期培训开始,培训的任务由李强和顾顺章负责,李强和张沈川具体实施组织。虽然训练班制定了一些规定来防止敌人破坏。但训练班开办不久,还是发生了两起侦探闯入训练班的严重情况。

特科负责人顾顺章骄傲大意,没有听取李强分散办学点的建议。就在培训开办一个多月的1930年12月17日,巡捕便将培训班连锅端,将张沈川等20多名教员、学院和收发报器材全部装入囚车,这个案件便是震惊中央的“福利公司事件”

56年李强和老朋友陈赓、聂荣臻畅饮,他突然说:我也要当当将军 - 天天要闻

李强刚好前往不远处的毛齐华家中吃饭,才成功脱险。李强很快骑车通知其他同志们转移,将各处的中央文件和电讯设备取走。党中央紧急指示他暂停一切活动,由陈寿吕接任第四科科长。

1931年4月24日,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叛变。幸亏有强壮飞、周恩来、李克农、李强等人及时转移机关和工作人员,才让我党避免了一场大灾难,李强等人撤离上海。

在周恩来等人的安排下,李强于同年5月从哈尔滨来到莫斯科。在李立三的安排下,他在共产国际宿舍暂住,后来到苏联邮电部通信科学院。进行了7年的学习、科研和教学工作。

虽然他并没有像其他领导人来中山大学,但投身于自己擅长的通信科研领域,后成为党内著名的通信科学家。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用英文完成了无线电科学论文《发射菱形天线》,并在苏联无线电领域引发震动。

也是因为这篇论文,李强被苏联政府聘用为7位无线电专家之一,其名字被收入苏联百科词典中,他的研究成果也被命名为“李强公式”。

56年李强和老朋友陈赓、聂荣臻畅饮,他突然说:我也要当当将军 - 天天要闻

李强正在工作

从1932开始,李强来到共产国际无线电培训班担任教员,并用一口流利的英文给各国党员讲授物理、数学、无线电原理。

1937年,李强再次给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学员讲授制作零件。课余时间,他还学习射击、骑马、放电影。

在苏联的七年时间,他具备了广博的科学知识、科学家的素质、一口流利的俄文结交了苏联的众多朋友。

就在这一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爱国的李强归心似箭,终于在1938年经历了各种周折回到祖国,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浪潮中来。

回到延安后,李强被安排到延安军工局身兼重任。他刚上任不久,局长滕代远便和他谈话说:“你可以和王诤一同工作,你来主持军工局的全面工作,并兼任军委三局副局长。”

李强毫不犹豫接受了这个任命,刚到陕北的第一年,李强便骑着一匹大青马走遍了沟沟坎坎,寻找资源。

他深知资源才是生产的第一要素,尤其是茫茫的黄土中蕴藏着大量可供生产的军火资源。

56年李强和老朋友陈赓、聂荣臻畅饮,他突然说:我也要当当将军 - 天天要闻

1940年,李强在为延安军工局的职工授课

延长石油沟的石油是重要的动力原料,陕北的棉花是硝化棉的重要原料,黄土岗中还埋藏着煤矿和铁;黄土中则蕴藏着生产军火的资源......

1938年3月,军工局正式建成之际,李强选择了安塞茶坊镇作为发展军工事业的基础。在茫茫的黄土高坡上,他白手起家,重用技术人员,创办了炸药厂、枪炮厂、炼油厂、炼钢厂以及制药厂。

仅用一年时间,延安军工厂便生产了数万颗手榴弹、掷弹筒门、步枪、迫击炮弹。这是他在上海制作炸弹的延续,也是他在苏联学习的成果。

中央军委将李强重用技术干部的经验向根据地和各边区推广。1944年5月1日,延安召开了陕甘宁边区工厂厂长职工代表大会会议,毛泽东亲自为他题词“坚持到底”。

56年李强和老朋友陈赓、聂荣臻畅饮,他突然说:我也要当当将军 - 天天要闻

毛主席为李强题词

李强奉命建造短波发射台

1944年6月,李强又接受了一项新的任务,担任延安自然乐学园院长,成为继李富春、徐特立、陈康白之后的第四任科学院院长。

期间,他成果保护了沈鸿钱志道等工程师。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他一共培养了500多名干部。

不仅为抗日战争以及夺取全国胜利,甚至为新中国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这些人后来有的当了部长、有的当了局长,后来甚至成为国家著名领导人。

解放战争期间,李强以军委工矿委员会副主任的身份考察了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这三大军区的资源和兵工生产情况。经过9个多月的调查,李强撰写了三篇内容详实的调查报告。

一次,李强在考察军工生产时遇到了廖承志。廖承志告知他:“你赶紧去西柏坡,朱德和刘少奇正等着你去谈话!”

李强快马加鞭赶到西柏坡时,已经是傍晚时分。刘少奇和朱德向他交代了建造短波发射台的这项紧急任务。

56年李强和老朋友陈赓、聂荣臻畅饮,他突然说:我也要当当将军 - 天天要闻

毛主席为延安高级技术干部讲话,前排右一位李强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我党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始建于1940年。由于当时的延安军工局和广播电台关系密切。

李强奉命建造了短波发射台,将新华社的声音传到全世界,成为了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奠基者。

李强从废钢中找到一根合用的汽车曲轴,巧妙地用于电台曲轴。使中断的广播恢复了对内对外广播。

解放战争开始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并随中共中央不断转移,这次已是第四次迁移台址,台名也变为河北新华广播电台。

李强接受任务后的第一项工作是勘察新台址,最后确定台址建在河北井陉县,播音室选在窟窿峰村,发射台则建在天护村。

天线架起来了,但没有测定方向的仪器,无法对天线调试。李强提出:“找个月色明朗的夜晚,根据北极星的位置,瞄准地球子午线,这个方向就是天线第一个木桩的方向。”

56年李强和老朋友陈赓、聂荣臻畅饮,他突然说:我也要当当将军 - 天天要闻

晚年的李强重返延安

结果这个天线正对着南京和上海之间的无锡上空,这也是无线电史上的一个创举“李强公式”第一次在祖国得到了运用。

李强在北京的第一个办公室是在广播事业局。此时,廖承志已调往侨务办公室,广播事业局的工作就由李强负责。

1949年10月1日,李强作为广播领域的专家和领导人,承担了保证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那部扩音机顺利运转的特殊任务。

开国大典当天,李强早早便赶到天安门城楼上进行调试,效果还不错。等到开国大典正式开始时,他打开机器发现扩音器中竟然发出了一阵阵刺耳的声音。

他推断是机器和外界的音响产生共鸣。在紧急情况下,李强赶忙将自己的帽子扣在麦克风上,噪声果然消失了。

这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已经登上天安门城楼,群众向领袖欢呼,李强则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了与立于城楼正中的那架扬声器相连的各台无线电设备上。

56年李强和老朋友陈赓、聂荣臻畅饮,他突然说:我也要当当将军 - 天天要闻

李强

他仔细地听着那里面传出的音质、音量、音色。毛泽东走向话筒,随即,李强和在场所有人都熟悉的那洪亮的湖南口音通过话筒向全世界传出了一句最强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新中国成立后,李强担任广播事业局局长兼任邮电无线电总局局长。在任期间,他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领导和架设了从北京到莫斯科的一条有线电话和一条长达一万两千公里的电话铁路,为中苏两国的交往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当李强构想着建设“世界第一塔”,将中国的广播电信事业推上更上一层楼之际,组织又有新的使命等待着他。

毛主席点名让他搞外贸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决定访苏,李强奉命随行。毛泽东考虑到李强不仅懂俄语,还懂技术,便当面命令李强:“你改行搞外贸好不好?”

起初,李强婉言拒绝了。但是在李富春的一再请求下,他还是不情愿地同意了。

56年李强和老朋友陈赓、聂荣臻畅饮,他突然说:我也要当当将军 - 天天要闻

1958年,李强和周恩来、贺龙等人会见蒙古代表团

鉴于李强在无线电电子学理论与实践上的成就,1950 年,他被授予范旭东先生纪念荣誉奖章。

同年,李强30 年代在苏联发表的学术论文《发信菱形天线》被译成中文,第一次在国内发表。

1952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贸部撤销,成立对外贸易部。于是,李强留在了莫斯科,并担任外贸部副部长一职,常驻苏联中国大使商务参赞。

1955 年6月举行的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上,李强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成为此届大会推举出的172 名学部委员之一。

这个身份,使得李强成为新中国第一批院士中唯一的老资格的革命家。

56年李强和老朋友陈赓、聂荣臻畅饮,他突然说:我也要当当将军 - 天天要闻

1970年,李强和朝鲜贸易省副相签字后握手

1956年,李强回国后,正式担任外贸部副部长,后成为部长。在对外贸易副部长、部长这个职位上,李强一干就是几十年,为新中国的经济、外贸、外交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他的努力下,还筹建了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并兼任所长。此外,李强还兼任几个科技和国防建设领导机构的职务,如国家科技委员会副秘书长、航空工业委员会成员。

1956年,李强和曾经和昔日的老战友陈赓和聂荣臻一同畅饮。一晃几十年,他们一个是副总长、开国大将,一个是国防科委主任、开国元帅。

一向淡泊名利的李强突然有些羡慕,开玩笑提出:“把我调到你们部门,让我也当当将军,过过将军瘾!”

聂荣臻元帅笑着说:“我活了这一辈子,差的就是你的才华,不然也是一个学部委员。”

56年李强和老朋友陈赓、聂荣臻畅饮,他突然说:我也要当当将军 - 天天要闻

陈赓大将笑着说:“我党将星如云,可像你这种技术性的专家却是少之又少。目前国家急需外援来研制尖端武器,能担当如此重任的,舍你其谁?”

半醉半醒的李强听后,和两位好友哈哈哈大笑。

身为外贸部副部长兼任科技专家,李强还曾频繁来到核导弹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中苏关系破裂后,李强按照周总理的指示,负责清理苏联专家的遗留工作。

在进行了中苏贸易、抗美援朝军火贸易、中苏分裂中断贸易之后,李强正式被任命为任外贸部部长 。

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他主管援越抗美的物资供应。在内忧外患中,年逾花甲的他日夜苦撑,保证了中苏军火物资源源不断运输到越南前线 。

56年李强和老朋友陈赓、聂荣臻畅饮,他突然说:我也要当当将军 - 天天要闻

1976年,李强陪同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陪同下游览八达岭长城

在李强65岁那年,他接受了接受周恩来的任务,就像多年前接受周恩来交给建立电台任务一样,于1970年12月亲自率队潜入到越南南方前线丛林,考察援越抗 美的战况、物资供应情况,任炮火连天,冒生命危险而在所不惜。

1978年,国家走上正轨后,年逾古稀的李强以 他渊博的知识、宽阔的眼界、敏锐的思想,率先向中央提议利用外国贷款,第一个引进美国可口可乐生产线等,最先促进对外开放,为与欧美、港澳贸易作了大量工作。

1981年3月年,李强正式从对外贸易部长的岗位上退休,并担任国务院顾问一职务。

李强在退居二线后,依然牵挂着国家建设,继续为改革开放事业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继续支持和关心着国家的科技事业。

1996年9月29日,他病逝于北京,享年91岁。

56年李强和老朋友陈赓、聂荣臻畅饮,他突然说:我也要当当将军 - 天天要闻

纵观李强的这一生,李强真正做到了毛主席当初鼓励的那样“坚持到底”,无愧于一个革命家和科学家的身份。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