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众多诗人里,有一位被尊称为“诗佛”。
此君精通诗画音乐,多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就是王维。
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1)
公元719年,一个白衣少年来到长安,随身带着他心爱的琵琶,准备参加选秀。
那时的长安娱乐圈竞争很激烈,有个叫张九埠的新人,很有才不说,还有很硬的后台。
他的哥哥就是当时唐朝宣传部负责人张九龄,而且还得到大唐首席文艺女青年玉真公主的青睐。
不过白衣少年毫不畏惧,提着琵琶上台表演,一曲《郁轮袍》下来,全场掌声雷动。
导师玉真公主更是直接站了起来,激动地说:
“小伙子,除了琵琶,你还有什么才艺?”
白衣少年缓缓开口:“我还会写诗。”
台下又是一阵尖叫,玉真公主点点头,“那我就考考你,十秒之内写一首爱情诗,有季节,有植物,有地理。”
说罢,玉真公主看了眼白衣少年。
只见白衣少年脱口而出: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摘,此物最相思。
听完此诗,玉真公主泪流满面,:I wanne be with you!
这个白衣少年,就是王维。
这是王维的名篇《相思》,正是这首诗,让王维在长安大红大紫。
(2)
王维流传下来有400多首诗,其中有一首是他最重要的诗,因为救过他的命。
在公元757年,唐军将安史之乱的叛军赶出长安城。
重新回到京城的唐肃宗李亨,准备处理给安禄山当过走狗的官员。
当时王维正垂头丧气地和二百多名官员一起,等待命运的安排。
结果对王维来说,是惊喜的。
第一批被斩首,第二批自尽,第三批流放,名单里都没有王维的名字。
王维的处分,只是被降职处理,领导放过了他。
王维凭啥运气这么好?正是因为这首诗: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这里解释下这几句诗的意思:
饱受安史之乱折磨的百姓们流离失所,遭到囚禁的百官何时才能见到天子?秋天的槐树飘落在无人的皇宫里,安禄山正在皇宫里宴请宾客。
就是这诗里的含义,让唐肃宗看到王维的政治立场,决定放他一马。
有趣的是,这首诗的名字多达39个字,《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
这还不是王维诗名最多的一首,还有一首多达41个字,《同卢拾遗过韦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给事首春休沐维已陪游及乎是行亦预闻命会无车马不果斯诺》。
感觉王维对凑字数很钟情,对刷经验刷上瘾了,而且看标题也看不太懂想表达的意思。
也许这就是山水诗人的境界吧?
(3)
王维到哪都受到大家的关注,倒不是因为他官大,主要是他的娱乐才能。
前面说到,还未踏入官场,王维就以音乐成名。
那首《郁轮袍》,连后世的苏轼都夸赞“旧声钟爱郁轮袍”。
玉真公主因为对王维音乐和文学双重才华的欣赏,出面去帮王维搞定状元这事。
关于王维音乐才能这事,有个故事:
有人得到一副奏乐图,不知道画中演奏的是什么音乐。
王维看了一眼,就说画中演奏的是《霓裳羽衣曲》第三叠第一拍。
有人不服,找乐工来试验,果然如画中所绘。
这个故事有些夸张,但折射出了王维非凡的音乐才能。
正是有这样的音乐细胞,王维的诗很多都透露出唯美意境。
王维以画入诗,使其山水诗形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基本特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比如下面这些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 《画》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鸟鸣涧》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渭城曲 》
这些名句都在小学和中学的课本上能够找到,王维也是学生时代的唐诗启蒙老师之一,诗的意境非常唯美。
这里再提一下王维的画功,王维被后人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却说王维在狱中时,有人找到当时的宰相崔圆,请他出面为王维求情。
当时长安正在重建,宰相府也在装修。
崔圆答应了,作为回报自然是王维的画作赠予他。
王维拓展人脉的方式,他的画功真是举足轻重。
这样一个有文学才华,懂音律,还会画画的才子,公主喜欢,安禄山看重,唐肃宗又怎么会放弃?
正因此,王维的诗情化作涛涛江河,汇入唐诗的碧海之中,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