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招商局:一家古老企业的“商情”与“国计”

2022年07月05日00:04:24 热门 1457

【导语】招商局组建了中国近代第一支商船队,开办了中国第一家银行、第一家保险公司,扮演了中国近代民族航运业和其他许多近代经济领域的拓荒者。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近一个半世纪中,招商局的经营从未中断,直到今天仍旧保持着活跃的生命力

创办于1872年的招商局,是中国延续至今的最古老的官督商办企业。

诞生于晚清洋务运动“求富”阶段的轮船招商局,穿越了晚清、民国至共和国时期。自创办之日起,这家古老的企业,“在商言商”和背负国家使命从来是并兼一身的。

一言以蔽之,招商局诞生的使命就是既要“谋商情”,又要“筹国计”。当“国计”与“商情”一致时,以“谋商情”利“国计”;当“国计”与“商情”无法调和,则以“国计”为先。

李鸿章:“开办洋务四十年来最得手文字”

1972年,晚清洋务运动正处于“求富”极端,北洋大臣李鸿章全力筹办了一家“官督商办”的企业——轮船招商总局,也就是招商局的前身。

在轮船招商局,李鸿章逐渐聚拢起一批在中国近代史上颇有开创之功的知名商人、企业家和思想家。1873年,他札任唐廷枢为首任总办,委任徐润、盛宣怀为会办,任命朱其昂兄弟、盛、唐、徐为招商局委员。对五人职责,他也进行明确的分工:唐总揽全局,徐负责轮运和招股业务,唐襄助之;朱氏兄弟负责漕运;盛宣怀协助其他会办工作,并履行李鸿章交办的特殊使命,充当官方的监察人。其中,唐、徐二人是拥有实权的一二号人物。

从筹备到1894年政治失势,李鸿章一路为招商局保驾护航、遮风避雨。他给了招商局两条优惠政策:一是清廷的低息贷款,一是承运漕运和其他官物的特许权。

百年招商局:一家古老企业的“商情”与“国计” - 天天要闻

招商局海厦轮

李鸿章曾把招商局的创办称之为是他“开办洋务四十年来最得手文字”。1875年,招商局在外商联手压价相逼的恶劣形势下,赢利15万余两;1876年,赢利34万余两;1877年,赈捐3万两后,赢利42万余两;1879年,运价回复正常状态,赢利翻倍,超过76万两。李鸿章于1881年奏称:“迄今长江生意,华商已占十分之六,南北洋亦居其半。”实现了“冀为中土开风气”“以商务立富强之基”。

用招商局一领导的话说:作为一家商业机构,招商局固然是在“谋利”的考虑下创办的,但它的创办,不仅是谋一企之利,而是谋举国之利;不仅是谋一时之利,而是谋万世可行之利。

无论是在北伐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以及后来的解放战争时期,作为民族企业,招商局为“国计”牺牲尤甚。先有配合民国军队,运载官兵、军火弹药,支持辛亥革命运动;后有抗日战争时期,在沉船塞港行动中,几次自沉数十艘海轮,并疏散运输各类物资无数。

据统计,在抗战期间,因日军狂轰滥炸和大肆掳掠,加上塞港沉船,招商局共损失大小轮船、趸船、驳船73艘,计8.9万总吨,其运力被日军摧毁2/3以上。招商局的财产损失和营业损失达3.11亿美元,有69名员工为国捐躯。

1949年,在中共地下党的影响下,总经理胡时渊、副总经理黄慕宗、总船长马家骏等招商局领导成员决心留在上海。胡时渊还亲自与相熟的船员筹划,通过人为制造故障,保留了大江轮“江新”轮。在香港,1950年1月15日早晨8时,经理汤传篪等人率领香港招商局全体员工,以及聚集香港的13艘招商局海轮船员共600多人宣告起义,回归新中国,震动了整个香港乃至世界。

百年招商局:一家古老企业的“商情”与“国计” - 天天要闻

2012年,招商局创立140周年邮票发行

袁庚:让“蛇口试管”衍生出“蛇口基因”

今天的招商局人在谈到自己的企业时,常常会提到一句话:“招商血脉,蛇口基因。”

回到1978年,作为四大驻港中资机构之一,香港招商局的总部位于干诺道西15-16号一栋毫不起眼的旧楼里。

招商局第一代领导人唐廷枢亦曾言:“天下事,谋远者,不计利;创始者,难为功。”这恰是改革开放初期招商局“执掌人”袁庚当时的气魄,他提议在蛇口建立工业区,成为改革开放的先锋者。“蛇口工业区2.14平方公里,对于全国960万平方公里不过九牛一毛,若改革成功对全国来说很有意义,但若是失败,也无伤大局。”他说,“我希望人们把蛇口看作一根试管,一根注入外来有益的经济因素对传统式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试管。”

当蛇口工业区还只是一纸方案时,各种告状信已经飞到北京了,告袁庚“搞资本主义复辟”“里通外国”“经营独立王国”“不务正业”。为了摸清情况,中央部委曾秘密地多次派出工作组,到香港和蛇口调查袁庚和招商局领导班子的“问题”。

风声鹤唳中,被袁庚从招商局抽调到蛇口的干将们接二连三地请辞,他们担心自己犯“政治错误”、不得善终。最后,袁庚不得不自己上场,出头掌管整个蛇口工业区,更加频繁地往来于香港和蛇口之间。

在“蛇口试管”里,招商局人大刀阔斧、一往无前。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许多制度都是从蛇口起步——工程招标管理办法、招聘用人制度、干部聘任制度、工资改革方案,很过国内首次实施的制度从这里萌芽起步。

许多现代商业机构的形式也是从这里萌生的。1982年6月,由6家中外公司组成的中国南山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其中招商局占股40%,这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股份制企业。1983年7月1日,蛇口工业区律师事务所正式开业,主要业务为维护蛇口工业区中外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中外人士提供法律咨询、顾问、代理及其他法律服务。这是国内第一家社会办律师事务所。1985年10月28日,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在内部结算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蛇口工业区财务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企业内部结算中心和财务公司。1987年,招商局创立了中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1988年,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平安保险诞生。

某种意义上,蛇口使世界树立了对中国的改革开放的信心。1992年,袁庚离任时,招商局的总资产已由当初的1.3亿增至200亿。“商情”“国计”“息息相通,生生不已”。在中国30余年高速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中,招商局今非昔比。

百年招商局:一家古老企业的“商情”与“国计” - 天天要闻

招商局

“招商”文化:“百年老店”的经营秘诀

如今,这家近150年历史的企业依然生机勃勃。它在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1个港口,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海外港口、物流、金融和园区网络,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一个企业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之路休戚与共,并行近一个半世纪,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

十年企业靠管理,百年企业靠文化。百年时光,生生不息,形成了以“创新”为核、“崇商”为形、“招商血脉、蛇口基因”为神的厚重的招商文化。这是招商局现任“掌门人”——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口中这家“百年老店”的经营秘诀。

李建红是新一届的全国政协委员,英国东伦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吉林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硕士,高级经济师。他表示,回首招商局百年历程,改革创新始终是发展的动力之源,未来,招商局将继续以市场化为核心,加快国有资本投资试点步伐,提高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效率,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上一轮改革开放,招商局是先行者。新一轮改革开放,希望我们能够成为新标兵。”

招商局从港航起家,因海而生,与海相伴,创办之初就开始“走出去”探索。

早在1873年,即轮船招商局创办的翌年,第一首轮船“伊敦”轮就远航日本的神户、长崎,这是中国商轮第一次在国际航线上航行。

1879年,招商局“和众”轮首航檀香山,载客400余人;次年开航北美,到达美国西海岸城市旧金山,成为中国航海史上一大壮举。轮船招商局还在日本、新加坡等国设立了多个分局。如果打开晚清时期招商局的航海图,我们会惊讶地发现,招商局的远洋航线,与今天的“一带一路”竟有几分相似。

新时期,招商局“走出去”仍然以港口为龙头,并带动相关产业在海外发展。特别是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招商局加快了海外布局的步伐。

截至2017年底,招商局已在2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2个港口;集团境外企业总资产达7240亿元、营业收入583亿元、利润总额34亿元人民币,境外实体企业193家,分布于五大洲44个国家和地区,与“一带一路”高度契合。

怎样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对此,李建红常常以马拉松长跑作比:“要掌握好奔跑的节奏,才能实现速度与耐力的均衡。”这意味着,招商局在不断壮大规模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增强竞争力。

航程远未结束。李建红在《传承袁庚精神推动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一文中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今天,同样是一个大时代,大转型、大变革时代。”

对招商局来说,对历史最好的纪念,是创造一段新的历史。


来源:《文史博览·人物杂志》

文|吴嘉禾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