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⑬|台湾团辅方案:我的未来不是梦

2022年07月04日02:04:08 热门 1674
干货分享⑬|台湾团辅方案:我的未来不是梦 - 天天要闻

(小编絮语:此为“台湾系列团辅资料”第⑬弹。各位美丽帅气的粉丝宝宝们,看完后,右上角分享转发哦!!!后续还有几十套团辅资料将陆续发布出来呢(*^▽^*)。)

壹、理论基础

一、前言:

生涯的概念从最早的职业辅导到今日全人发展的观念,其意涵不断扩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国内的教育改革中,也将生涯发展教育列为九年一贯课程的重要议题之一;也就是说,生涯发展教育除了融入七大学习领域之外,校园内的各项教育活动都应纳入生涯发展的理念。

因此,教师是不是具备生涯发展的理念,是不是能了解,不同年龄的儿童及青少年实际有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而根据不同的发展任务设计适合年龄的教学活动,就成为很重要的议题。

二、青少年生涯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国内多元入学方案的实施,国中毕业生面临更多选择的情境;另一方面,社会环境的变迁,也使得青少年的价值观呈现混乱与多元。

面对青少年打工的社会现象,可以发现,工作已不像以往仅在获得报酬,从正向的观点来看,青少年可以提早体验工作世界、从工作中培养所需技能、了解自身的能力与兴趣、开始体会脱离父母独立自主的滋味。

但也可能因为满足个人物质上的需求,而过早学习到成人的负向经验,甚至被骗上当,或做出违法的行为,不但浪费社会资源,对个人也造成很大伤害。

因此,青少年发展阶段,应及早建立对个人生涯价值观的认知,以免价值混淆,影响未来发展;也需要探索自我,知道个人能力兴趣及工作世界所需具备的条件(黄德祥)。

所以,在青少年阶段若能具备了解自己、知道工作世界的基本能力,当能节省时间,充分发挥个人潜能,顺利找到适合的职业。

三、生涯发展理论:

许多的研究生涯的学者在实际工作中, 不断的验证其假设, 最后建立其理论。 这些学者因个人强调的重点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类名称,但基本上都依人类的身心发展为前提,提出阶段性发展任务。

对国中教师而言,认识与了解青少年的发展阶段,不仅能检视学生是否顺利完成阶段任务, 更能协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生涯发展理论在青少年阶段的发展重点:

(一)职业选择发展理论:Ginzberg等人所强调的理论重点为:个人从实际工作经验中所获得的反馈、经济环境和家庭状况等,会对个人一生的职业选择历程发生影响和改变。

在11岁到17岁之间的青少年被称为试验期,其发展任务为:逐渐由个人好恶勾勒未来到了解工作须具备能力,以满足个人需求(吴芝仪 )。因此,依台湾的学制,国三阶段逐渐由过去只由个人喜好来判断未来的发展,到必须了解工作需具备的另及自己必须努力的方向。

(二)生活–生涯发展理论:Super认为生涯发展是个人和社会互动的历程,随着年龄的成长,角色不断增加,人们会逐渐从工作和生活环境中做选择,如彩虹图般有不同的角色变化。

而生涯决定是个人对自身特质、潜在生涯选项、及工作世界的统整,与全面性的建构历程。从出生到14岁为成长期,个人逐渐由家庭及学校中发展自我概念,随年龄增长,兴趣与能力逐渐重要。

15到24岁为探索期,在学校、工作及休闲中进行自我检讨、角色试探及职业探索(吴芝仪 )。国三阶段的学生正好横跨Super理论的成长期与探索期,教师必须衡量学生的身心发展,除以团体方式协助学生发展生涯历程之外,也应有个别化的考量。

(三)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Erikson认为每个阶段有其发展任务,若未能顺利发展将产生危机,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12到20岁为青春期,发展任务为确定“我是谁”、“我要往何处去”、“我如何到达”等自我认定感。一旦无法确定自己是谁,则可能产生矛盾、冲突与困惑(吴芝仪 )。

(四)职业志向发展理论:Gottfredson认为性别、职业声望、兴趣对个人职业选择具有影响力。

9到13岁会偏好具有较佳社会地位的职业;14岁以后有较强自我意识,会因现实因素而妥协(吴芝仪)。

Gottfredson的理论,比较符合台湾学制的现况,一方面,以13、14岁为分界点,正好是青少年身心发展急遽成熟的开始,一方面,学生升上国中,三年后的多元入学方式,开始面临人生的选择,如何让学生适性发展,成为重要课题。

国内青少年的生涯发展因教育内容、中国传统克绍箕裘、子承父业的思想与西方学者所研究的背景不同,而有文化上的差异,甚至因为高等教育的开放,使得许多青少年有更多元的生涯选择或延缓生涯决定。

综合各发展理论的观点,以及本组在国高中的实务经验中,青少年阶段生涯发展任务整理如下:

(1)在自我认知方面:对自己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发展与他人互动的人际关系,学习社会技巧

(2)在工作世界方面:具备工作世界所需基本能力;发展出对工作与学习的积极态度,朝具职业声望的工作而努力

(3)在生涯规划方面:知道如何搜集生涯信息、了解生活中各角色的关系;发展出对同性别角色较多的学习;具备做决定的能力;将父母期望列为重要参考。

四、结语:

每个人在生命的每个阶段,都会发展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只不过它可能因为环境不允许、例如想读书的孩子却生长在吵杂阴暗的家庭中。

也可能受限于生活角色的不同,必须照顾家人放弃自己的兴趣,但基本上,这些兴趣和能力都不会凭空消失,一个懂得生涯规划的人,会在每个生涯发展阶段中,给予自己不同的能力训练、累积个人资源,并掌握社会脉动。

在茫茫生涯中,依然可以寻找到自己的定位,看到报载54岁的阿妈参加国中基本学测就是一个例子,只是时间晚了些。

若能知道青少年生涯发展的特性,了解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其实是可以避免许多人到成人期才觉“人生如果可以重来”的遗憾,身为教师,实在责无旁贷。

五、参考资料

黄德祥 青少年发展与辅导 。台中市: 五南。

金树人、许宏彬 青少年生涯建构及生涯发展关系之研究,教育心理学报, 31, 2 ,23-66。

刘淑慧 林怡青 国三学生选择甄选入学学校之抉择历程与其影响因素。 中华辅导学报,11,71-124。

严敏秀 协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时应有的技巧, 学生辅导,65,76-85。

林幸台 从生涯规划的要素谈学校生涯辅导的要点, 教师天地,50,13-15。

吴芝仪 生涯辅导与谘商-理论与实务, 嘉义市: 涛石。

金树人 生涯辅导与谘商,台北市: 东华。

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生涯信息网”(无日期)。生涯发展。取自于http://www.nyc.gov.tw/nyclife。

贰、方案设计核心概念

一、方案总目标:

(一)了解个人特质:

1.探索自己的兴趣、能力。

2.了解自己的工作价值观。

(二)认识工作世界,了解未来趋势:

1.认识工作世界。

2.如何得知职业资料。

3.获得就业机会信息的管道。

二、设计构想:

本组的方案设计即根据生涯发展理论、国中阶段生涯发展能力指标为主、以生涯规划的了解自己、认识工作世界为辅,为国中三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即可安排的课程为设计依据。

至于做决定的策略则留待国三下学期时再另行安排一系列做决定的技巧及对工作世界更进一步的认识。

叁、方案设计成果

生涯辅导活动方案设计-我的未来不是梦 单元一

单元名称

生涯列车

适用年级

国三上

设计参考

团体辅导工作信息网

编制者

陈韵如、水媛

活动时间

45分钟

学生之背景分析与设计构想

本校邻近工业区,家长多为劳工,社经地位不高,对子女的生涯规划较不重视。故本单元的设计目的是启发学生生涯的概念。

教学资源

1. 李寿全的CD、CD-Player。

2. 歌词海报(附件一)

3. 生涯列车活动单(附件二)

4. 放松练习指导语(附件三)

5. 活动反馈单(附件四)

方案目标

单元目标

具体目标

一、认知方面:

1. 能觉察生涯的意义。

二、情意方面:

2. 能培养倾听的态度。

三、技能方面:

3 能完成生涯列车。


1-1能说出自己的觉察

1-2能写出生涯的意义

2-1能在老师引导下专注倾听

2-2能感受倾听之后的放松


3-1能依指示完成生涯列车

3-2能从生涯列车中思考未来进路发展

活动目标

活动过程

教具

时间

2-1

2-1

2-2

1-1

1-2

2-1

2-2

2-1

2-2

1-1

1-2

3-1

3-2

一、课前准备

教师在课前准备CD〈李寿全“二又二分之一专辑”及轻音乐〉、CD-Player、歌词海报、生涯列车活动单、磁铁

二、暖身活动──歌曲欣赏

1. 播放李寿全“我的志愿”

2. 将歌词海报以磁铁固定在黑板上

3. 教师将歌词与学生的经验作联结,以引起动机

三、发展活动──生涯列车

1. 发下“生涯列车活动单”,并播放轻音乐

2. 引导:教师依“放松练习指导语”引导学生放松

3. 想过去:教师请学生闭眼放松时,回想五年前自己的样子为何?喜欢做什么?玩什么游戏?喜欢上什么课…等,然后在第一节车厢内写下答案。

4. 检视现在:待全班同学皆完成后,引导同学再闭目放松,检视现在的自己,国中生活适应得如何?参加什么社团?最主要的嗜好是什么?然后在第二节车厢内写下答案。

5. 展望未来:待全班同学皆完成后,引导同学再闭目放松,想象十年后的自己,从事什么工作?家庭状况如何?经济收入如何?对自己生活的评语如何?然后在第三节车厢内写下答案。

四、结语

1. 教师:“你就是自己的列车长,你可以决定列车往哪个方向行驶,以及车厢内要装什么。现在开始,你的列车就要出发往下一站了,认真想一想,你的目的地在哪里?”

2. 发下活动心得单,请辅导股长协助隔日收回。

CD、手提CD音响

歌词海报〈附件一〉

活动单〈附件二〉

指导语〈附件三〉

活动反馈单〈附件四〉

5’

5’

10’

10’

10’

5’

生涯辅导活动方案设计-我的未来不是梦 单元二



单元名称

我是谁──自我探索

适用年级

国三上

设计参考

综合活动学习领域试办成果精选

编制者

陈韵如、水媛

活动时间

45分钟

学生之背景分析与设计构想

本校邻近工业区,家长多为劳工,社经地位不高,学生普遍缺乏自信。故本单元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进而自我肯定。

教学资源

1. CD、CD-Player。

2. 我是谁活动单(附件五之一)

3. 人格特质表(附件五之二)。

方案目标

单元目标

具体目标

一、认知方面:

1. 了解自我的特质。

二、情意方面:

2 能思索自己眼中的我和别人间中的我的异同。

三、技能方面:

3 能说出代表自己的特质。

4 能观察出同学所具有的特质。


1-1能思考我是谁

1-2能了解目己的特质


2-1能比较他人与自我评价的异同。



3-1能说出代表自己的特质。

3-2能写出自己的特质

4-1能观察出同学所具有的特质。

活动目标

活动过程

教具

时间

3-1

4-1

1-1

1-2

1-1

2-1

3-1

3-2

一、课前准备

1. 教师在课前准备CD〈赵传“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CD-Player、“我是谁”活动单、糖果罐

2. 教师协助学生在课前完成分组〈约六人一组〉

二、暖身活动──歌曲欣赏

1. 播放赵传“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为背景音乐

2. 教师:“很多同学常说,没人了解我,爸妈不了解我,老师不了解我…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活动,看看同学对自己了解多少?对别人了解又如何?”

三、发展活动──我是谁、

“他是……样的人”宾果游戏

1. 教师发下“我是谁”活动单,学生分组就座

2. 请学生闭上眼睛,深呼吸,想一想“我是……样的人”

〈教师提示:健康、个性、学习状况、优缺点、兴趣…〉

3. 请学生在活动单上填答第一部分“我是……样的人”

4. 学生观察回想同组组员平时的表现,逐一填在活动单上第二部分“他是……样的人”

5. 全组组员皆填答后,组员轮流担任主角,主角读出第一部分的自我描述,此时其他组员对主角的描述若有雷同者,即为“宾果”

6. 宾果次数最多者为优胜,可在糖果罐中抓取一把糖果〈教师可鼓励优胜者分享糖果〉

四、结语

1. 教师:“相信同学经过此活动以后,更了解同学眼中的自己。回家想一想:别人的看法和自己有什么不一样?”

2. 发下活动心得单,请辅导股长协助隔日收回。


CD、手提CD音响

活动单〈附件五〉


糖果罐




活动反馈单〈附件六〉

2’

5’


5’

10’

20’

3’

生涯辅导活动方案设计-我的未来不是梦 单元三








单元名称

欢乐对对碰──职业探索

适用年级

国三上

设计参考

1. 团体辅导工作信息网 、最新国中辅导活动单元设计

编制者

陈韵如、水媛

活动时间

45分钟

学生之背景分析

本校邻近工业区,家长多为劳工,学生对其他职业的认识恐有不足。故本单元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较多职业之特性与工作内容。

教学资源

1 职业图片(附件七)

2 笔记型计算机

3 单枪投影机

4 活动反馈单(附件八)

方案目标

单元目标

具体目标

一、认知方面:

1了解工作世界

二、情意方面:

2培养团队精神

三、技能方面:

3 训练记忆力


1-1能说出职业特性


2-1能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3-1 能记住职业名称与特性

活动目标

活动过程

教具

时间

1-1

3-1

2-1

2-1

3-1

一、课前准备

1. 教师备妥职业图片、笔记型计算机、单枪投影机、及“欢乐对对碰”之教具〈写上职业名称和职业特性之字卡,将大张海报黏贴6x6=36个小口袋,内插字卡,背面朝外〉

2. 教师协助学生在课前完成分组〈约六人一组〉

二、暖身活动──图片抢答

1. 教师投影呈现图片,各小组抢答图片中人物的职业名称

2. 抢答的小组以脑力激荡法在一分钟内想出与此职业有关的其他职业〈至少五种〉

三、发展活动──欢乐对对碰

1. 教师布置插好字卡的海报

2. 各组组长猜拳,赢者派代表上前抽取两张卡片并大声念出内容,若为职业名称和职业特性之正确配对,得一分;继续抽取配对,至配错为止。配错的卡片放回原口袋,完成配对的卡片不再放回。配对成功最多的小组为优胜。

四、结语

1. 教师:“社会上的职业有千百种,除了今天游戏中介绍的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职业呢?同学们回家想想看!”

2. 发下活动心得单,请辅导股长协助隔日收回。

笔记型计算机、单枪投影机

海报、字卡〈内容见附件七〉

活动反馈单〈附件八〉

15’

25’

5’

生涯辅导活动方案设计-我的未来不是梦 单元四















































单元名称

好站报报—网络平台操作练习

适用年级

国三上

编制者

陈韵如、水媛

活动时间

45分钟

学生之背景分析与设计构想

本校信息教育成果优异,故本单元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协助生涯发展之规划。

教学资源

1 行政院劳委会出版:职业信息VCD

2获得职业信息的管道资料

3 活动单

单元目标

具体目标

方案目标

一 认知方面

1熟悉网络资源的运用

1-1知道运用网络资源的方法

二 情意方面

1- 2能说出获得职业信息的管道

2培养职业探索的动机

三 技能方面

2-1能由活动中探索职业

3能搜集职业信息

3-1能了解网络搜寻信息的过

活动目标

活动过程

教具

时间

一、课前准备

5’

1. 教师课前预约计算机教室

2. 教师课前备妥职业信息VCD、“好站报报”活动单

二、暖身活动──影片观赏

教师播放劳委会发行之“行职业信息研发成果专辑”,学生在计算机荧幕上观赏

VCD

三、发展活动──好站报报

管道资料〈附件九〉、活动单〈附件十〉

1. 发下“好站报报”活动单,并讲解“获得职业信息的管道”资料

2. 示范网络搜寻职业信息之过程

10’

※ 以“104人力银行”网站为例,作网站平台之介绍

※ 引导学生点选该网站之“职业性向测验”等探索专区,增加交互式学习乐趣,提高其职业探索动机

3. 请学生参观“好站报报”活动单上推荐之网站,并提醒学生:此堂课结束前需完成“好站报报”活动单

四、结语

20’

1. 教师:“各位生活在网络的年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积极使用网络资源,会让你事半功倍。记住:熟能生巧,熟悉就会得心应手!”

2.收回活动单。教师应于活动结束后,汇整活动单之内容,再印发给学生参考

(小编絮语:各位美丽帅气的粉丝宝宝们,看完后,右上角分享转发哦!!!后续还有几十套团辅资料将陆续发布出来呢(*^▽^*),坚持整理不易,需要大家鼓励!)

更多历史干货,可点击直接查阅

大会社群福利:会后工作坊预定报名

工作坊一:

积极心理学、正面管教等多个领域的先驱流派

《阿德勒正向心理治疗工作坊》——曾文志

工作坊二:

顺应互联网趋势下应运而生的网络咨询热潮

《网络心理咨询伦理与技术实操工作坊》——王智弘

工作坊三:

绕开心理防御、心理咨询的必杀技能

《绘画投射分析师培训班(初级)》——刘伟

由于是大会后同时开课,只能三选其一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详细工作坊信息。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