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天津体北,旧船票能搭着新规划腾飞吗?

2022年06月30日13:02:06 热门 1857


再谈天津体北,旧船票能搭着新规划腾飞吗? - 天天要闻


1

2020年8月12日,体院东地块出让,最终花落鲁能。


24小时内,城纪的相关微信文章,《再见体院、你好鲁能,36亿买不断的城市记忆,请珍惜》,阅读量即突破10万+,留言数292条。


此后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阅读和留言还在不断增长,由于微信精选留言上限只有100条,编辑只能选择性地把新的留言替换上去。


再谈天津体北,旧船票能搭着新规划腾飞吗? - 天天要闻

再谈天津体北,旧船票能搭着新规划腾飞吗? - 天天要闻

再谈天津体北,旧船票能搭着新规划腾飞吗? - 天天要闻


“一颗石子”引发了一场情感的井喷,一条条充满鲜活气息的文字背后,青春岁月仿佛历历在目。


这是对城市的热爱,也是对时间、对生活的热爱。


青春校园告别之外,还有没来得及展开说一说的,“体北”板块与天津这个城市的羁绊


城纪在半年时间里,反复翻找和抚摸这个城市的历史。海河、五大道、小洋楼,城市的荣光都从100年前开始,真正属于现代天津记忆的故事,有太多我们还没来得及说。


体北,正是一个恰当的开始。


再谈天津体北,旧船票能搭着新规划腾飞吗? - 天天要闻


天津现代工业城市面貌的雏形,是从地震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


50年代的天津居住回忆,是窝棚,三级跳坑和筒子楼。


三级跳坑,屋内地面低于院落,院子地面低于胡同,胡同地面又低于马路,下雨就是雨水倒灌。


60年代的筒子楼,是楼房中的大杂院,公用的卫生间和厨房,楼内“烟熏火燎”。


小洋楼的城市美好记忆下,是距离一个现代城市尚还遥远的普遍居住环境。


1976年唐山地震,天津波及范围超出想象的广泛,建筑也损毁严重,从中山门到南楼、佟楼、吴家窑、丁字沽、王串场、唐家口,一大批工人新村开始陆续建立,但也只能做到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


而直到80年代,开始新建体院北、新立新村、王顶堤万新村等共14个居住区,代表了单元化、标准化的住宅建设兴起,成为城市大型居住社区打造的高潮和样板。


1995年开始实施安居工程,1998年,我国住屋体制改革,此后我国住宅进入商品房时代。


80年代这一大波居住社区的兴建,既是天津城市格局骨架的拉伸,也是天津城市现代居住面貌的一种时代自我塑造,时至今日这些建筑还在呈现为天津很多区域的主要居住环境。


而体北,正是这一大批居住片区中,最让人羡慕的那一个。


再谈天津体北,旧船票能搭着新规划腾飞吗? - 天天要闻

80年代体院北居住区


2

住在体北为啥值得羡慕?


当时同批规划的居住区均选址于城市边缘区,1979年规划时,体院北居住区共占地89.7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82.6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70.97 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11.67万平方米。


在比体北更早的7个工人新村建设时期,使用的是同一套图纸,仿佛一个盒子套出来的。


当时为了解决苏联住屋危机,楼房所背负的使命显而易见——要在有限的成本里,用最快的速度,尽可能住进更多的人。


再谈天津体北,旧船票能搭着新规划腾飞吗? - 天天要闻

正是因为赫鲁晓夫的推广,这样的房屋设计在俄罗斯被称之为“赫鲁晓夫楼(Khrushchyovka)”。


但作为一种“可大量复制的建筑”,赫鲁晓夫楼只能称得上满足基本的住屋需求。


它造价低廉,清一色火柴盒型的外观;为了去电梯成本,大多数楼房要控制在六层以内;墙板薄、隔音不好、保暖性差、密度大……


翻看当年体北这份规划的时候,体北在社区规划上的大胆,现在看来都过于超前。


再谈天津体北,旧船票能搭着新规划腾飞吗? - 天天要闻


打破了原有的经验,在火柴盒子的基础上,做了许多在当时绝对是天津乃至中国城镇居民住宅区规划、建设上的新尝试。


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体北规划和居住理念的超越时代,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时间。


比如社区组织结构上的合理。


大部分居住在体北的人会无法割舍的原因,是这里的“便利”,但是便利的秘密是什么呢?


体北在社区组织上放弃了以往按居住区 、小区、街坊三级组织居住生活用地 的规划手段 , 改为按居住区、生活单元两级设置基层服务商业点的新设想,把全居住区约5万人口的12个街坊,分为了7个生活单元。


公共建筑的位置集中在居住区中部位,主要干道滨湖中路的东侧 , 有百货大楼 、新华书店、中西药店、照像、理发、五金交电、服装 、风味小吃、副食蔬 菜市场、邮局、银行……


每个生活单元 (约7600人、合1900户) 配备一套基层服务设施,服务半径可由过去的400米左右降至250米-300米,步行不过5-6分钟。


中小学设在每个街坊的拐角处 , 操场基本是两面临街,减少学校对住宅的干扰。


而学校的分布原则,是无论在哪街坊内居住的小学生 , 上学都无须穿越主要干道 , 保证安全 。


规划的精细考量,实在是前瞻的让人震惊。


再谈天津体北,旧船票能搭着新规划腾飞吗? - 天天要闻

体院北居住区总平面图


又比如社区密度的降低和很高的绿化率。体北每个街坊用地规模为6-8公顷;住宅层数以多层为主,在居住区的北部和中心安排了部分点式高层,底层高密度小区和高档住宅小区层数为3-4层,整体的居住密度相对较低。


而全居住区平均每人绿化面积1.8平方米,这在当时是绝对的领先。


每个组团形成组团间的小块绿地,构成街坊内明朗、开阔、丰富、活泼的空间变化。每幢住宅楼前都有条状的绿地,保证了体北的每个小区都配置有小花园,比如宾水北里就有座“喻园”,庭廊、山石、池塘俱全,俨然一片微缩的苏式园林。


再谈天津体北,旧船票能搭着新规划腾飞吗? - 天天要闻

曾被评为市级十佳公园的“喻园”


沿卫津河设一条10米宽的绿化带, 碧波倒影,在中心地位安排了一个较大的中心公园,占地约为 83 亩。


“卫津河上划轻舟,岸边柳下观垂钓。喜鹊枝头高声叫,蜜蜂往来采花忙。”是体北式的生活写照。


再谈天津体北,旧船票能搭着新规划腾飞吗? - 天天要闻

体院北1979、2010年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图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体院北居住区已发展为一个成熟社区,交通便利,生活方便。适宜的街区尺度,人性和前瞻的商业和教育配比,成就了体北跨越时间的宜居性。


对比建成于20世纪90年代的华苑片区,紫金北里、环湖东里和宾水西里的平均最短步行距离分别为250m、237m和162.5m,出行较为便捷,而久华里的平均步行别为535m。


体北在街区尺度上更小,公交系统更完善,更适宜步行,居住区内公共空间使用密度较高。


对比商品住宅改革后规划建设的老城厢,在公共设施的配置,教育设施的合理使用上,甚至还略胜一筹,而这两个大型居住社区的规划,时间已经跨越了20年。


而对于步行尺度的回归,对于公共基础配套的人性渴求,正是我们在当下讨论城市和居住一直念念不忘的话题,而体北,这座40年前的规划理念和当下居住形态的契合。


生活需要空间安放,刚刚摆脱物质极大匮乏的城市和时代,张望着渴求的双眼,满溢的是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


再谈天津体北,旧船票能搭着新规划腾飞吗? - 天天要闻

天津体院北上空(1982年12月28日,体院北百幢新楼竣工/摄影@祝昭飞


而体北最终呈现的居住生活,是这座城市在“火柴盒子”基础上,对于生活改善的迫切苛求,是经验匮乏下迈出的大胆尝试。


比如是天津第一个先在地下敷设好上、下水道及 电气、煤气和暖气管道,然后再进行楼房主体施工的项目,做到了当时条件能达到的最好的质量,能力范围内努力的投入。


体北也最终以建筑的形态成为了城市记忆的一部分,也代表了一个城市,在那个时代朴素的居住理想和宜居初心。


3

1983年左右,体北的第一批居民开始入住,而体院北的居民,大部分为机关干部、学校教师、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文化程度和素质的接近性成了体北人的一大特征。


体北开始成为天津的的骄傲。


1986年8月20日,体北迎来一位特殊的访客。


宾水东里九畅园的园林小品是体北园林颇具特色的一处,今日被簇拥的人群围住。


再谈天津体北,旧船票能搭着新规划腾飞吗? - 天天要闻

“建设居民小区,人民群众有了好的环境,看到了变化,就有信心,事情也就好办了。”


从居住到精神,从改变到信心,物质生活的丰盛,才能拥有昂扬向上的城市和时代可能。


邓小平参观体北后留下的这句话从此被烙印在体北的小区的门口。


体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天津市最佳居民住宅区的代表。


有这样一群人以自己出生和成长在这里为骄傲,并成为这里的骄傲,


在网上搜罗体北回忆的时候,遇到了这部《再回体北》的纪录片。


◎天津首部城市人文纪录片《再回体北》精华版网址

https://v.qq.com/x/page/j01267pluj0.html

这部天津首部人文记录片,是所见过的最好的关于天津80年代城市回忆的纪录片,目光聚焦于体北的人和事,却凝聚了一代城市的记忆。


正是因为体北的特殊和体北的骄傲,让体北有可能,聚焦了天津那个年代可能是具有人文情怀的一批人。


成为城市80年代情怀的集体回忆场,记录了天津80年代的城市人文生活。


再谈天津体北,旧船票能搭着新规划腾飞吗? - 天天要闻

纪录片《再回体北》视频截图


一代人的青春和一个城市城市的青春恣意时光,在一个合适的地方相遇,生长。


在体北夜市的地摊儿上,在体北的街角和河边。


再谈天津体北,旧船票能搭着新规划腾飞吗? - 天天要闻


意气飞扬的80年代的天津城和一代人的影子,如歌飞扬。


4

体北,体北,体院北。


天津体育学院,也是天津唯一的一所体育院校,成立于1958年8月。


再谈天津体北,旧船票能搭着新规划腾飞吗? - 天天要闻

上世纪60年代至1997年天津体育学院校门


卫津南路51号的的日子,走出了一代代的体育人。


体北来自于体院,体院北,是唯一以大学命名的居住社区。而体院给体院北带来的,是和其他大学院校的不同的体院特质。


在大学的人文情怀之外,体院独特的体育精神是城市成长的支撑, 而这种城市生长记忆,最早凝聚于体院的这处道奇棒球场。


再谈天津体北,旧船票能搭着新规划腾飞吗? - 天天要闻

天津道奇棒球场旧照


天津是很早很早就和棒球结缘的城市。


1914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运动会上,首次设立棒球项目,以天津队员为主的“北部队”一举夺魁,成为中国棒球运动历史上的第一个全国冠军。


根据史料记载,1907年6月,旅津的美、日侨民在日租界举行了第一次棒球比赛。1908年,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赴欧美考察时学到了棒球技术,回校后积极倡导棒球运动。此后,北洋大学、新学书院等也相继成立棒球队。


1986年,美国洛杉矶道奇棒球队老板彼得·奥马利出资40万美元资助修建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国际标准棒球场——天津体育学院道奇棒球场,也是天津雄狮队的主场。


天津雄狮棒球队,中国棒球联赛四支创始球队之一,也是中国棒球联赛目前夺冠次数最多的球队。


1996年雄狮棒球队,夺冠的一夜,欢呼声成为天津这座重新生长的城市记忆中的闪光时刻。


再谈天津体北,旧船票能搭着新规划腾飞吗? - 天天要闻


对于一座现代城市不应该仅有钢筋混凝土的堆砌, 这只是文明的外壳, 它还应该有自己的灵魂, 这就是城市精神。


青春和汗水,体院和体院因为体育成为体北和城市的生机和活力。


开放,参与,规则,契约,团结,一个城市和现代体育精神的契合, 城市因体育精神而充满生气 。


奔跑、激情、团队、热血,城市共同体的因为道奇棒球场上的一次次胜利的共同欢呼而隐隐凝聚。


物理空间的人性从容,强健的体魄和活力,沉淀的人文气质,在上世纪的最后20年里,体北的多重因素叠加,成为了时代注脚下名动津门的城市生活样板。


5


体院北初始的规划范围,西至卫津南路,南至体育学院,东临卫津河,北至天塔湖


当年体北16个小区80多万平方米新房建成后,第一批居住者的第一反应是——好远。


再谈天津体北,旧船票能搭着新规划腾飞吗? - 天天要闻


时间拥有改变的力量,城市的生长,更新和繁盛,让体院北所在的黄金三角地带,成为城市最核心的丰盛之地。


先有体院北,再有天塔。


“亚洲第一高”天津电视塔、五星级喜来登大饭店、闻名遐迩的肿瘤医院、培育艺术天才的“华夏未来”,西部奥体中心成为新的城市地域坐标,东部文化中心城市会客厅新装亮相。


天塔湖风景区、天津京剧团大本营滨湖剧院、体院和滨湖和环湖大中小学、华夏未来儿童公园,人文鼎盛。


如今的体北已经不单纯指体北社区,而是成为整个三角地的区域名称。


而在当代的城市语境中,“体北”两个字所代表就是醇熟与人文,但是却也在时间和需求的更迭中被日渐淡忘。


再谈天津体北,旧船票能搭着新规划腾飞吗? - 天天要闻


62年的时光,老旧的居住区和城市的活力,成为微妙的交融,社区夕阳下的老年人们散步、聊天,成为体北最常见的风景。


再谈天津体北,旧船票能搭着新规划腾飞吗? - 天天要闻


体北菜市场夜晚的安静和白天的喧闹形成了对比,城市孤独的背影在这人间烟火之地都倍显安全感。


再谈天津体北,旧船票能搭着新规划腾飞吗? - 天天要闻


1997年的创办至今的老姑砂锅,门脸变了,熟悉的味道没变,送走了一批批的天体少年,也成为城市青年的的寻梦怀旧之地。


再谈天津体北,旧船票能搭着新规划腾飞吗? - 天天要闻


天塔的灯光和静静的卫津河,还在讲述体北的安静过往。


体北的房子老了,体北居住的一代人也在成长,老去。


在那个居住需求旺盛和供应匮乏的年代,体北提供了一种当下的理想居住可能。这种天津本土化理想居住形态的渐进试验,其实没有停止。


有历史又有温情,有烟火有理想的天津城市居住情怀,带有强大的磁力复兴。


不舍的物理外迁和凝固的精神停留在这里交织,体北正在远去,体北也注定归来。




体院的迁走终究是城市的不舍,城市向前,土地生生不息,提供的是区域和空间重启的可能。


体北居住归去来,也拥有了新的时代情景下,全资源生活配置更自在的理想主义生活的可能性。


那些让人绿荫生长的大树,能不能荫蔽一代又一代新体北人的童年?


留下城市高光记忆的道奇棒球场,将会产生怎样的城市和鸣?


天塔湖畔体育场边的朗朗书声,还能否回荡在耳边?


这是一道关于城市和生活的理解题,也是一道必答题,而最终是鲁能选择拿下了这道题目。


从2015年以鲁能公馆开启天津城市阅读题,拿下了天津高端住宅的破纪录的高分,再到陆续成功打造鲁能城购物中心、康莱德酒店、鲁能国际中心写字楼多重复合业态,成就文理不偏科选手,再到深耕海教园的鲁能泰山七号,以及今日开启与鲁能公馆隔卫津南路相望的体院东地块,鲁能的历史成绩堪称漂亮。


当土地赋予了丰盛的城市情怀,产品又如何不负土地人文重托?


鲁能体北项目,期待你给这座城市的答案。


参考资料

《天津市体院北居住区规划》赵元祥

《紧凑视角下住区空间布局与居民日常行为交互关系研究——以天津华苑、体院北居住区为例》

《旧居住区适老化景观设计研究——以天津市体院北为例》

《天津市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变迁初探——以体院北、老城厢居住区为例》

文/波岛 天津城纪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