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偶遭多名熊孩子扇脸脚踢,家长只顾刷手机

6月24日,浙江杭州,一商场内的人偶被多名孩子扇打后反击,将一名男孩踢倒被其他顾客拍下。拍摄者曹同学称:当时有多名孩子围绕着人偶玩耍,并伴有扇脸踢踹等行为,持续较长时间。扮演人偶的工作人员将男孩踢倒后,有家长上前理论。

网友们纷纷表示:之前熊孩子扇脸踢踹人偶那么久,家长只顾刷手机不管。人偶忍无可忍反击,家长光速出警。

熊孩子的事件比比皆是,每每提及都会引起大家的共鸣,因为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熊孩子。

例如2018年的四川省遂宁市的一辆公交车上,七岁男孩无缘无故用脚不停踢向坐在对面的一个年轻男子,被年轻男子一个过肩摔后连踩三脚头部;

不久前5月25日,广东东莞一理发店内,6岁女孩拿着剪刀剪掉了女顾客一大撮头发,顾客报警后家长赔偿11500元,理发店2年内以成本价1500元/次为顾客接发8次;

5月27日,广东广州。一名客人带儿子进店买水,小男孩趁店主不注意踢了11个月大的婴儿一脚,对方家长不愿道歉,要求一起去医院检查也被对方拒绝。

小孩子有一套自己的逻辑,有时很幼稚,有时很可怕……

成年人有法律管束,但小孩子没有……

每一个被人讨厌的熊孩子,背后都是一对不负责任的父母。我们讨厌的根源不是熊孩子,而是他背后的家庭教育的缺失。

我们可以对小孩的很多行为给予宽容,但我们对他背后缺失的家庭教育和不负责任的父母给予纵容。

鲁迅在《救救孩子》里写到:“中国的家长,总爱说多子多福,从来都只知道生孩子,不知道养孩子。”

说到家庭教育,很多父母对此都并不在乎。许多父母对于家庭教育的理解仅限于打骂教育。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家庭矛盾频繁发生,孩子极易产生心理问题,并且不利于孩子素质的提高。

那么什么时候是家庭教育?或者先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只是对孩子讲大道理吗?肯定不是,教育更多时候是以影响的形式呈现的。

现在从胎教,到幼教,到学校教育,都开始着重培养孩子,思想,行为,习惯,能力,品德的全方面素质能力了。这是个好现象,因为未来一个人取得人生成就不仅仅跟学习成绩有关,还包括情商,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都息息相关。

幼年时期的孩子没有形成稳定的三观,其思想、行为很容易受外界影响。老师、同学、家长、父母包括网络所有他接触的事物都有可能成为模仿对象。

在孩子年幼时,家长或许可以做到替他摆平困难,那等他再大一点呢?小孩子的“恶作剧”或许会得到大人们的包容,轻轻放过,可是当他长大成人,家长也不可能时时刻刻把自己绑在孩子身上,一遇到事情就跳出来挡在“孩子”面前撒泼打滚耍无赖。

家长在受害人面前无理取闹、拒不认错的样子,到底能教到自己的孩子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