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家里的装修,正悄悄操控全家人的行为!
来,举个例子。
家里有个角落一直是空的,于是你打算放台跑步机,想着每天跑跑步,然后悄悄惊艳所有人……哼哼[泪奔]
果断购入,
一个月后,
效果出来了:
为什么很多人家跑步机最后都是闲置的?
很简单,因为没有氛围。
什么叫氛围?
健身房就是一种氛围,各种器械,各种健身大咖,肌肉猛男……大家都在撸铁,挥洒汗水。
或者,单纯的在你家跑步机前面挂上情敌的照片(关键元素),这也是一种氛围~
所有装修的本质,都是在塑造氛围。
环境行为学有个经典实验:
把办公室绿植从角落搬到过道后,员工步行量平均增加23%,
装修不是静态的背景板,而是24小时运转的行为训练场,那些被精心设计的动线、色彩与光影,正在用潜移默化的力量引导着我们的日常。
比如,想让孩子爱上阅读?如何从装修下手?
如果你家客厅是柔软的沙发,大大的电视,以及触手可及的遥控器,我想大部分孩子都会忍不住去看,因为你把氛围都制造到这了,不看似乎不符合剧情走向……
不如放弃传统客厅三件套(沙发+茶几+电视),换成实木桌+整墙书柜组合,不少业主实测:改造后孩子日均阅读时长有显著提升。
把强迫孩子阅读,变成制造空间氛围引导他爱上阅读。
再比如,如何拯救厨房,让下厨变不再是折磨?
不可否认,人都是趋美的,就连下厨也是如此。
如果厨房是这样,很难让人提起做饭的兴趣:
因此,想要拒绝外卖,增加在家做饭的频率,以及下厨热情,那么厨房的打造的关键词必须是:好用+好看!
合理的动线,提升效率;
高低台面化解弯腰酸痛;
感应灯带自动照亮操作区,轨道插座实现设备自由布局;
大尺寸水槽方便清洗;
嵌入式电器,整齐利落;
品质锅具,搭配好看的餐盘……
……
些都是促使我们在家做饭的动力。
再比如,有些朋友比较懒,不爱运动,那可以把家里高频走动的地方,设计的动感一些,通过色彩、家具搭配去营造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氛围。
如果你想要拥有一个情绪更加稳定的伴侣,除了选对人以外,你还可以制造一个情绪稳定的环境,比如素雅的新中式,自然的原木风,典雅的传统美式……
处于这样的氛围里,就像从短袖换成了晚礼服,会潜移默化的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一定的约束、标榜。
咱们个人的生活习惯,爱好,也需要环境氛围去衬托,才会更有味。
爱喝茶的朋友,必然喜爱中式的底蕴,因为茶是传统文化的具象代表,而中式风格又是文化的一脉传承;
喜欢喝咖啡的朋友,一般更偏爱原木、北欧风的清新脱俗,靠近阳光,来一杯咖啡☕,看看书,挺让人向往;
……
每种生活习惯背后都有一些支撑,我们需要找到它们,然后在空间里去呈现,这也是氛围的塑造。
可以说,真正懂装修的人,都善于用空间设计制造"想要的氛围",而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实则是精心策划的行为诱因。
游乐场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而图书馆、博物馆基本以素色为主?
新中式为什么让人觉得宁静?多巴胺风格为啥让人觉得动感?
这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
真正的好房子从不炫耀风格,而是懂得隐身幕后,用恰到好处的设计推着全家人往更好的方向走。
这是装修深层次的魅力,但很多人从未意识到,只是想着怎么用更潮流的设计、高档的材质,网红的家居去堆砌……
装修前先想清楚这3个问题:
1、我家装修是纯为了好看,还是需要塑造一种氛围?如果是前者,直接刷某红书。
2、如果是塑造氛围,这个氛围是怎样的?想达到什么效果?
3、如何塑造?用哪些设计、工具、元素去塑造?
这些问题会带你进入装修的更深度思考。
有人说,装个修而已,哪有这么麻烦。
注意:这不是麻烦与否的问题,因为无论你想不想,装修后的房子,都会默默影响居住者的行为,关键是看你怎么引导,引向何方。
……
一句话总结:
学会用"环境助推"法则,通过物理环境的精心设计,让正确行为更容易发生。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是厂长,专注整木定制|实木家具
作者:厂长。家居从业者。
整木定制、实木家具、家居好物
头条认证家居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