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广州有个副市长叫梁湘,去城里的小巷检查工作。回来就让政府停建新大楼,把钱省下来给穷人盖房子。当时没人明白为啥突然变卦,后来才知道梁湘在起义路的小巷里看见了啥。
那天梁湘走进一条窄巷,看见破旧大屋里挤了60多户人家,400多人。他随便推开一户门,屋里挤了11口人,16平米的地方连下脚都没地方。床上叠着床,连个转身都难。梁湘当场就哭了,说咱们当官的这么多年,老百姓还住这么差,太对不起人了。
当时广州正按计划盖政府大楼,突然叫停肯定有人反对。梁湘在会上说,现在工厂工人搬到郊区员村,那边啥都没有,看病上学买东西都不方便。政府要是光顾着盖大楼,老百姓不满意,发展有啥用?
后来政府把钱全用在盖便宜房子上,优先给住得特别挤的家庭。东郊西郊盖了一排排楼,虽然简单但能住人。员村那边更麻烦,工厂建好了,但连个买菜的地方都没有。工人想调回市区上班,闹得厉害。
梁湘带着人去员村看了,说工人搬来已经不容易了,得给他们解决生活问题。后来在员村中心建了条街,有菜市场、小卖部、学校,旁边还修了广州第一个森林公园。工人慢慢不闹了,还能在公园里歇歇脚。
梁湘后来去世了,但很多老广州还记得他。以前住在起义路的人搬进新楼,员村的工人能在便民街买东西,这些事都是梁湘想办法弄成的。现在年轻人可能不知道他,但老一辈人说起当年的住屋难、生活不便,总会提到这个名字。
政府后来又遇到类似问题,有时候还是先盖大楼,再慢慢搞民生。但梁湘那次确实让很多人有了像样的房子,至少不用再挤在16平米的地方。现在看那些老房子虽然旧,但对当年的人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