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陕北延安,少年时期的李鹏和邓颖超,留下了一张罕见的合影。镜头下的邓颖超,齐耳短发,眉眼间透着一股干练。她伸出左手,紧紧地搂着身边的李鹏,那一幕,如母子般温馨,如果不做介绍,很多人都会误以为他们是母子。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鹏的童年是苦涩的,他的父亲李硕勋因叛徒出卖而英勇就义,当时他只有三岁,幼年的他跟着母亲赵君陶四处躲藏,在白色恐怖笼罩下,地下组织频频遭到破坏,他们与组织失去了联系。赵君陶只能带着李鹏回到四川老家,生活过得艰难。
李鹏虽然失去了父亲,但是从小就从母亲口中听说了父亲的英勇事迹,他明白父亲的牺牲是伟大的,父亲的革命精神令他感动,在他的心中种下了坚定的信念:他要继承父亲的遗志。
令人欣慰的是,组织上并未忘记李硕勋烈士的家属,经过多方打听,在抗战期间,终于找到了赵君陶和李鹏的下落,当时在重庆工作的邓颖超得知后,激动不已。她亲自探望了李鹏,并安排他进入育才学校读书。
为了李鹏的安危,也是让他受到更好的教育,1941年,年仅13岁的李鹏跟随邓颖超来到延安,虽然他们并无血缘关系,但邓颖超待他如同亲生儿子。在邓颖超的关心和指导下,李鹏经过几年的学习,参加了工作,在解放战争期间,历任电厂技术员、基层支部书记。
解放后,李鹏远赴苏联留学,学成归来后在东北工作,他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邓颖超的悉心教诲。邓颖超见证了李鹏从工作到结婚,再到走上领导岗位的历程。
工作后的李鹏,尽管事务繁忙,但每年都会来到西花厅看望邓颖超。那份深深的情感,如同母亲与儿子之间的牵挂。
1992年,邓颖超离世。虽然李鹏从未开口叫过邓颖超一声“妈妈”,但邓颖超的慈母形象已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那份无血缘的母子情谊,成为了他们之间永恒的记忆。
“李鹏少年时期和邓颖超,一张罕见的合影,不是母子,感情胜似母子”相关视频
-
51:41
-
12:56
-
7:20
-
29:29
-
1:00:53
-
13:35
-
37:38
-
52:41
-
20:57
-
10:47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历史分类视频推荐
-
3:01:59
-
2:11:01
-
2:28:45
-
22:59
-
2:26:07
-
2: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