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中那些令人讨厌的人

上次我们说了在太平天国中那些令人尊敬的英雄好汉,当然在太平天国中也有一些令人非常讨厌的人。比如我就很讨厌天王洪秀全,我是真没有看出来他有什么过人的本事,怎么能够做天王呢?参加科举考试四次都以失败而告终,眼看与仕途无缘,他就动起了歪心眼,靠着基督徒梁发给他的一本《劝世良言》小册子,就开始传道。他在本地吃不开,就和冯云山一起跑到广西去宣传,可是,刚遇到一点挫折,转头洪秀全就跑回了老家,留下冯云山一个人在那里辛苦发展创业。

等人家冯云山刚搞出点名堂,洪秀全又跑去捡了现成的胜利果实。等到太平天国刚刚定都天京,洪秀全就开始享受生活了,他不但大兴土木为自己修建豪华的宫殿,还广纳美女充实后宫,据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被俘后在供词中说,短短十几年间,洪秀全的后宫之中妃子竟然多达八十七人之众,可见这个洪秀全是多么的腐败了。更奇葩的是,洪秀全在他自己贪享美色之时,却规定太平天国的将士们,夫妻之间不得同居,甚至不能见面,违者予以处斩,你说说这个洪秀全是个什么玩意?这不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嘛!

洪秀全贪图享乐也就算了,刚刚定都没几天,他又开始搞内讧,为了避免有人干预他的大权,策划发动了“天京事变”,这也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的快速衰败。为了挽回颓势,洪秀全是昏招迭出,心胸狭窄,猜忌多疑,只相信他自己亲戚,他重用自己的两个不学无术的哥哥,并将他们封王,同时,洪秀全为了牵制陈玉成李秀成的势力,他大肆封王,最多时,太平天国竟然多达两千七百多个王,什么乱七八糟的人他都封王,最后连王爵的名称都起不好了,什么巨王、畏王、直王、谐王、善王、力王、长王等,还有爱王、恋王、感王、恤王、慰王,你说这是个什么玩意?

洪秀全在太平天国后期的这种滥封王爵的做法,彻底破坏了论功行赏的原则,使得朝政越来越紊乱,大王小王一大堆,以至于根本就没有办法对他们进行有效管理,也从根本上大大加速了太平天国的灭亡。在天京被湘军围困时,洪秀全不是去想什么办法破敌解围,还是依旧沉迷于享乐,军民连吃的都没有,他就忽悠大家去食“甜露”,就是喝露水,你说说这洪秀全能干什么?这太平天国能不很快就被灭了吗?

令人厌恶的还有洪秀全的大哥洪仁发和二哥洪仁达,他们是典型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洪秀全等人金田举义后,洪仁发和洪仁达就被洪秀全封为国宗。到后来“天京事变”后,洪秀全为了牵制石达开等人,就封洪仁发为安王、封洪仁达为福王。通过现有的一些史料记载,这两人对太平天国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贡献,就是知道挑拨是非,借着哥哥洪秀全的势力去压榨其他太平军的将领。

史学家罗尔纲先生就曾说过:“太平天国后期政治腐败,洪秀全丧尽人心,国破邦亡,仁发、仁达实为罪魁”。可见洪仁发和洪仁达对太平天国的覆灭,是起到很坏的作用的。在天京被围,形势越来越危急的时刻,洪仁发和洪仁达却还在借机捞钱。太平天国将领决定“多买米粮回京,广积粮食”。然而,洪仁发和洪仁达却下令,“欲买粮者,非我洪之票不能,要票出京者,亦要银买方得票行,无钱不能发票也,得票买粮回者重税”,最后搞得无人愿意买粮回京,最后天京的太平军饿得只能喝露水。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一位优秀的军事将领,可是连他也屡遭洪氏兄弟的诬陷、诋毁,导致李秀成左右掣肘,无法施展。在天京被围困越来越紧急时,洪仁发、洪仁发每天派人按屋搜查,“有米银物合其用,任其取用”。在粮食快要吃完的时候,李秀成建议放出城中的男女老少,而洪仁发、洪仁达却派人把守城门,“搜净金银始放行”。1864年,天京城陷落,洪仁发被杀,洪仁达被清军擒获后处死。洪氏兄弟也得到了他们应有的下场!真是既可怜又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