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秘书“九一三”事件后回忆:“林彪手令”曾看到有两个版本

·关注 ▲ 盛丰颐养园 ▲ ·生活

耕耘“食”光 · 更新“味”来

于运深,1937年生于山东蓬莱,1950年参军,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1965年1月任林彪办公室秘书。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被“办学习班”4年,1975年结束审查。

到1971年,我在林彪办公室已经7年,是老秘书了。

林彪与黄克诚

9月8日,叶群打来电话,告诉我“老虎(林立果)回北京治牙,要严格保密”,并叫我联系301医院口腔科。“九一三”事件前夕,林立果曾以治牙为名,三次回到北京,两次我都见到了他。9月8日,林立果第三次从北戴河飞回北京看牙齿。晚上9时30分,他回了一趟毛家湾。这天是我在毛家湾值班。

林立果当晚没有住在毛家湾,他在毛家湾停留的时间不长,从他房间里拿了东西就走了。我一直陪在林立果的旁边,并跟他去了他的房间。林立果对我说,如果有他的电话,就找空军一号台。

在走廊上,林立果从白衬衣口袋里掏出一张16开白纸让我看,这就是后来说的“林彪手令”。我记得上面用红油笔竖写着“盼照立果、宇驰同志传达的命令办,林彪,九月八日”,没有章。看来这张白纸就是在怀柔直升机现场被周宇驰撕碎的那张,由北京卫戍区警卫3师搜集上交。1972年7月2日,由中共中央中发【1972】24号文件公布,但公布的“林彪手令”缺失三分之一以上的字迹。

我看“林彪手令”时,是边走边看,看得不是那么仔细,我感觉像是林彪的字迹。林立果并没有说明这张纸条的意思,我也没有问。我在“林办”七年,对林彪写这样的纸条早就习以为常了。林彪写字喜欢用军委办公厅服务处发的那种白纸,没有天地,用铅笔写,后来用红油笔了,字的大小一样,没头没尾,一大张纸就写几个字,只有一句话,例如“文革”初期林彪手令“立即放出邱会作”。

林彪高兴时,“哄”他写个条子很容易。据我所知,叶群、林立果都找林彪写过。我当时并没有把林立果让我看的这张纸当成什么重要的东西,也没有琢磨这个纸条的含义。我当时认为林立果又和叶群闹什么矛盾了,所以林彪才写这样的纸条。

林彪在北戴河的别墅

我当时根本没有考虑这个手令是写给谁的,按什么“命令”办,为什么只有一句如此含糊的话。林彪口述一般都非常具体,而这个手令太含糊,没有确定性。“盼”照“什么”办?不知道。而且用了个“盼”字,不像林彪一贯下命令的口气。林彪一生中从来没当过副职,下命令从来是死命令,坚决果断。“盼”有乞求、祈使、商量的意思,这倒像没有当过主官的林立果的口气。

1972年5月,林豆豆在玉泉山被审查时,曾让她鉴定“林彪手令”的影印件。林豆豆认为,“林彪手令”像林彪的字体,但更像是模仿。她说“像”,不说“是”,并始终拒绝写旁证材料。

据我所知,叶群不仅让李根清模仿林彪字体批字,她自己和林立果都在模仿林彪字体。叶群学在前,她借口是为了在关键时候起作用。林立果说:“主任学,我也学。”“九一三”事件前,林豆豆曾说:“老虎模仿首长的笔迹,我们都很担心。”林立果拿的这个“林彪手令”转来转去,最后还在周宇驰手里。

残缺的“林彪手令”

以后我才知道,中央专案组如此看重“林彪手令”。见过“林彪手令”的人比见过《五七一工程纪要》的人多,《五七一工程纪要》我在“九一三”事件前根本没有听说过。1980年审判“两案”,有关部门将直升机迫降现场搜集到的部分碎片拼对复原,拍成照片,出现在法庭上,以后又被公开在报刊上。这个“林彪手令”的字迹是“竖版”,而1999年林彪老秘书关光烈说,他见过的“林彪手令”是“横版”。“两案”并没有注意到“林彪手令”有两个。这也不奇怪,因为除了林立果和周宇驰,再没有人同时见过两个“林彪手令”。

我是:盛丰颐养园,每天都有文章更新,常常阅读啊。不妨给予一点赞赏,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济泉黄岩蜂蜜董事长王依增(右)宣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