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妄人和狂妄之人的区别

造成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条件,除了上层的威压之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大家都或多或少犯了“禁”,但说你有罪,就你有罪。

《世说新语•黜免第二十八•一》:诸葛厷在西朝,少有清誉,为王夷甫所重,时论亦以拟王。后为继母族党所谗,诬之为狂逆。将远徙,友人王夷甫之徒,诣槛车与别。厷问:“朝廷何以徙我?”王曰:“言卿狂逆。”厷曰:“逆则应杀,狂何所徙?”

诸葛厷在西朝(晋)时,年纪轻轻就有好名声,被王夷甫(王衍)所看重,当时的舆论也把(他)与王夷甫类比。后来被继母的娘家人所诽谤,诬告他是狂妄悖逆(之徒)。就要远远流放,王夷甫等一帮朋友,来到囚车边同(他)告别。诸葛厷问:“朝廷为什么流放我?”王夷甫说:“说你狂逆。”诸葛厷说:“逆就该杀头,妄怎么就流放了呢?”

诸葛厷也没搞清楚:“逆”不仅有背叛、抗拒,还有不敬尊长。逆而流放,是朝廷恩典;“狂”“妄”分开,比如“狂人”“狂生”“狂徒”“妄人”,的确不算什么罪,但狂妄连在一起,“狂妄之徒”,就是罪。狂妄一定会犯上,也犯众,犯上到“上”的时候,是“大不逆”,也会杀头的。